专家认为,增程式汽车不是“脱裤子放屁”,反而是未来主流?

数码科技天天唠 2025-04-01 09:18:45

最近,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的一场讨论,让沉寂已久的“增程式电动车”再次成为焦点。一位专家抛出的观点令人耳目一新:增程式并非过渡技术,反而可能成为未来主流,甚至伴随人类实现碳中和目标。

这一说法,与过去几年“增程式=技术落后”的舆论风向截然相反,也引发了许多人的思考——纯电和增程式,究竟谁才是终局?

从群嘲到真香:增程式如何翻盘?

几年前,增程式电动车一度被贴上“技术落后”的标签。网友们调侃它“脱裤子放屁”——明明烧油发电再用电驱动,多此一举。但现实却是,随着理想汽车用销量证明市场潜力,问界、比亚迪、零跑等品牌纷纷跟进,增程式车型的声量不降反升。

争议的核心在于技术逻辑。传统观点认为,纯电动车“去燃油化”更彻底,符合能源转型的大方向;而增程式因保留内燃机发电,被视为向燃油车妥协的过渡方案。但有趣的是,市场用脚投票的结果,让技术路线之争变得微妙——用户更在意续航焦虑能否解决,而非技术的“政治正确”。

专家观点:增程式为何能“长跑”?

论坛上专家提出的观点,为增程式正名提供了新思路:增程式的核心优势在于“兼容性”。

首先,补能灵活性。当前充电基础设施的覆盖率和效率,仍无法与加油站匹敌。增程式在长途出行或充电不便时,可通过燃油(或未来绿色燃料)补能,避免纯电车的里程焦虑。即便未来充电桩普及,这种“双保险”模式仍能满足多样化需求。

其次,燃料可替代性。专家提到,未来的增程式可能不再依赖汽油,转而使用甲醇、乙醇等绿色液体燃料。这意味着,增程式并非与燃油绑定,而是通过燃料清洁化实现低碳目标。

更重要的是,技术成本优势。增程式结构简单,无需复杂混动系统或超大电池组,研发和生产成本更低。这种“性价比”对消费者和车企都具备吸引力。

纯电与增程式:终有一战还是长期共存?

尽管专家力挺增程式,但行业趋势似乎“左右互搏”。例如,增程式的代表品牌理想汽车,已开始布局纯电车型;而坚持纯电路线的特斯拉、蔚来,则不断推进超充技术和换电网络。

这背后是技术路线的深层博弈:

纯电派押注电池技术和基建的突破,认为续航和充电速度的瓶颈终将被打破;增程派则认为,能源形式的多元化才是现实选择,尤其在商用车、长途出行等场景中,增程式更具适应性。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地域辽阔、用车场景复杂,一刀切的能源路线或许并不现实。未来更可能出现的局面是:纯电主导城市短途出行,增程式(或其他混动技术)覆盖长途和特殊场景,氢能、甲醇等补充特定领域。

结语:技术没有优劣,只有适不适合

回看汽车发展史,蒸汽机、燃油车、电动车都曾经历过“技术路线之争”,但最终胜出的未必是最先进的,而是最适应时代需求的。增程式从被群嘲到被重新审视,恰恰说明:在能源转型的漫长过渡期,用户需要的不只是理想化的终极方案,更是当下可用的最优解。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未来增程式用上了绿色燃料,充电桩也遍地开花,你会选择“纯粹”的纯电车,还是“兼容并蓄”的增程式?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观点。

0 阅读:3
数码科技天天唠

数码科技天天唠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