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毛主席视察过的唯一一个省级博物馆,位于安徽首府合肥的安徽博物院在文博界有着不小的影响力,镇馆之宝战国时期楚国重器楚大鼎是春秋战国时期体积最大的圆鼎,吸引了无数游客的眼球,和现代路由器几乎一模一样的云纹铜五柱器、吴王光为其女儿出嫁准备的嫁妆吴王光鉴、形态奇特的七足镂孔器等文物也都让游客记忆深刻。除了这些文物外,安徽博物院还有一件刻有错金鸟篆体铭文的青铜剑,他的主人是战国早期的蔡国国君蔡侯产,因此这件青铜剑又叫蔡侯产剑。

安徽博物院外景

安徽博物院外景

安徽博物院安徽文明史陈列
蔡国是西周时期的封国之一,第一任国君是周武王的弟弟蔡叔度,到蔡侯产时,蔡国国君已经传了23代。蔡侯产因为姓姬,所以也称姬产,其父亲是蔡成侯姬朔。公元前472年,蔡成侯病逝,姬产继位,是为蔡声侯。公元前457年,姬产病逝,蔡侯之位传于其长子蔡元侯。十年后,蔡国被楚国所灭。

安徽博物院文物

安徽博物院文物

安徽博物院镇馆之宝楚大鼎

安徽博物院文物
蔡声侯姬产病逝二千四百多年后的1959年,在淮南市八公山区蔡家岗赵家孤堆处发现了一处战国时期的墓葬,长眠于此的正是蔡声侯姬产。姬产的墓葬早年被盗过,然而仍然出土了一些青铜兵器、车马器、玉器等文物,其中就有安徽博物院珍藏的这件蔡侯产剑。

蔡侯产剑

蔡侯产剑

蔡侯产剑简介
蔡侯产剑为青铜材质,通长52.2厘米,在剑身近格处有“蔡侯产之用剑”2行6字错金鸟篆铭文。鸟篆文是东周时期流行于楚国、吴国、越国、蔡国等诸侯国的一种艺术字体,主要出现于青铜器物上,目前发现有鸟篆铭文的青铜器中越国最多,其次是楚国。

蔡侯产剑

蔡侯产剑
蔡侯产剑为蔡声侯姬产的自用之剑,或许蔡声侯还曾携带这把宝剑在战场上使用过,并且还曾沾过战士的鲜血。据说在蔡声侯的墓葬中一共出土了三件青铜剑,博物馆展示的这件刻有鸟篆铭文的青铜剑为其中的一件。

蔡侯产剑

蔡侯产剑上的鸟篆铭文
相关阅读链接:
转载请注明来源头条号xiaoyao游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