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龙的事,上了热搜。
河南富豪、卫龙创始人刘卫平也没想到,他会以这个方式出名。
标重15克一包的魔芋爽,实际带包装称重只有8.9克?
小包装的魔芋爽,很难发现克重不够,因为很少人会想到去称重。
这几年本来钱就难赚了,购买的零食也能“偷工减料,缺斤少两”,网友情绪被激怒了。
搞笑的是,网友开始了全球侦查模式,发现美国的魔芋爽,克重管够;
韩国版的魔芋爽,也是足斤足两。
事情一出,卫龙当天连续2次发文致歉。
态度还是有的,只不过第一次道歉模棱两可,第二次发文才诚恳。
其中提到,卫龙将展开产品生产、品质检测等自查工作,配合市监局抽检,向消费者开放工厂生产车间等。
一年卖出100多亿包的卫龙,早就走出国门,出口到40个国家和地区。
卫龙千不该万不该的,就是在本土市场被发现偷工减料。
卫龙去年很赚钱,零食涨价,毛利润上涨。
2023年,卫龙的收入、毛利、净利润都创下了新高,赚得盆满钵满。
收入48.72亿,增幅5.18%;毛利润23.23亿,增幅18.52%,毛利率高达47.7%;
毛利增幅远超收入增速,原因是去年,卫龙对主要产品提高了平均售价。并且原材料价格下降,钱都进卫龙口袋了。
从前5毛、1块的辣条成为了历史,“辣条一哥”不断涨价,在量不变的情况下,辣条等休闲食品的价格发生了很大变化。
2019至2023年,卫龙调味面制品的平均售价连续5年上涨,从每千克14.3元上涨至20.5元。仅去年上半年,卫龙调味面制品平均单价同比上涨近27%。
此外,卫龙的豆制品及其他产品也有涨价的现象,从每千克36.2元上涨至38.4元。
别小看价格上涨的幅度,卫龙一年的辣条可以卖出12万吨,豆制品可以卖出5315吨,魔芋爽一类的蔬菜制品可以卖出7万吨。
涨价的背后,企业赚得更多了。
剔除三费及所得税开支,卫龙一年能净赚8.8亿,净利润率为18%。
并且,卫龙收入的最大来源,还是中国本土市场。
卫龙去年在海外的收入是9762.3万元,占比仅2.2%。
但海外收入增幅达到49%,海外拓展步伐很快,但目前占比仍然较低。
和业绩保持增长走势相反,卫龙的股价跌跌不休。
上市至今500多天,卫龙股价已较高点跌超50%,市值没了140亿。
辣条,应该说制作成本很低。
一年收入48.72亿里面,销货成本仅25.5亿,接近一半都是毛利润。
但卫龙的钱,都花到哪里去了?
一个是打广告、宣传、经销商、员工等营销费用,另一个是管理费用。
去年,卫龙一年的营销费用支出超过了8亿,和2022年相比,去年营销费用大幅增长26%。
而管理费用为4.59亿元,和上一年相比略微下滑了。
经销及销售费用大增,主要原因有两点,一个是推广及广告费用大幅增加53.6%。
去年,卫龙的推广及广告费用为2.14亿元,平均每天花费58万来打广告。
另一个是雇员福利费用增加,销售团队扩大,导致卫龙的经销及销售费用上涨。
但是查阅年报数据,卫龙去年员工人数为6079名,反而和上一年相比少了228名员工;
总薪酬(包括董事酬金)则上涨至9.85亿元。
其中卫龙创始人陈卫平去年的薪酬为893万元,其弟弟刘福平薪酬892.9万,其堂弟刘忠思的薪酬为1642.9万元。
不仅如此,刘忠思的表兄彭宏志是卫龙的CFO,去年薪酬1519.5万元;刘忠思的表弟陈林是卫龙的高级副总裁,去年薪酬1344万元。
执行董事6个席位里面,刘氏家族占了5席。妥妥的家族企业…
比起上市前估值600亿,这家河南走出来的零食巨头,市值面临大幅缩水,卫龙走到了岔路口。
如何挽回公众形象?这是摆在卫龙面前的一道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