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说,加沙地带已“不适合居住”,需要彻底拆除重建。而拆除的前提就是先“清空”当地200万巴勒斯坦人,将他们迁到别国。至于迁去哪?埃及、约旦最有“可能”,因为这些国家的地理位置与历史都让美国觉得合适。特朗普这算盘打得响,搬空加沙再填满新的“居民”,美国负责出人、出力、出军队,最终实现“和平重建”。
可问题是,加沙这地方自1947年就被联合国认定为巴勒斯坦人的家园,怎么就成了特朗普口中的“世界人民的家园”?换句话说,巴勒斯坦人走了,谁住进来?答案几乎是昭然若揭:以色列人。内塔尼亚胡在联合新闻发布会上喜笑颜开,显然是早有“安排”。“和平重建”不过是换个壳子,美其名曰帮忙,其实是送地。
可即便美国有这样的“愿景”,现实问题依然摆在眼前:迁出200万人,这个“清空计划”怎么实施?迁去哪里?谁愿意接收?
巴勒斯坦人的未来在何处?加沙的200万人口,特朗普想把他们送到埃及和约旦,但两国领导人一听就急了。尤其是埃及,这个国家人口爆炸到1亿,宜居土地本就稀缺,水资源匮乏到连吃饭都是依赖政府补贴的大饼。现在再让它接收上百万巴勒斯坦人?显然不可能。约旦的日子也不比埃及好到哪儿去,目前已经有600万巴勒斯坦人和140多万叙利亚难民,外来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二,曾因巴解组织引发严重内乱,对难民问题尤为敏感。
1970年的约旦“黑九月事件”就是前车之鉴。当时,约旦境内的巴解武装试图反客为主,甚至威胁到国王的统治。为了清剿巴解,约旦政府不仅付出大量军人伤亡,甚至不得不求助西方和以色列。所以,若是特朗普提出让巴勒斯坦人迁到约旦,约旦的回答很可能就是两个字:“免谈”。
而埃及对巴勒斯坦难民更是敬而远之。2011年阿拉伯之春时,亲哈马斯的穆斯林兄弟会曾在埃及短暂夺权,结果哈马斯成员在埃及发动恐怖袭击,让埃及政府对其深恶痛绝。如今,埃及边境线上建起5公里宽的缓冲区,防止任何人偷渡。更别提接收难民,埃及政府连地道都用毒气和海水封死,怎么可能再张开怀抱接人?
显然,特朗普的迁移计划不仅无法落地,反而引发了周边国家更大的反弹。那么,加沙的未来还能有别的出路吗?
中企重建或是破解之道事实上,问题并不在于加沙地带不能重建,而是重建的模式选错了。特朗普要“清空”200万人口,把加沙划归美国控制,这才是根本原因。而如果换个思路,让加沙居民直接在本地重建家园,情况会完全不同。
以中国的基建速度,重建加沙并非难事。200多万人,也就相当于北京的3个回龙观。加沙365平方公里的面积只要稍加规划,清理一片废墟建高层住宅,容纳人口绰绰有余。中国企业建造类似项目并不陌生。此外,就算美国不愿意出钱,沙特、阿联酋等中东土豪国肯定愿意出资,前提是只要他们不用接收难民。可能大约三年的时间,就能给加沙居民一个全新的家园。若是特朗普是真的为加沙人民着想,他可能会考虑在本地重建的方法,倘若有别的心思,那就不好说了。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