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人会否认演员的演技是他们实力的关键要素,但塑造角色的声音品质同样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2020年播出的都市情感剧《流金岁月》中,四小花旦之一的刘诗诗的表现并未让观众满意,他们甚至吐槽刘诗诗的真实水平与配音差距甚大:口齿不清、换气不稳,基本的台词功底都非常拉胯。
这跟我们脑海里那个活泼可爱的"若曦“的形象相距甚远。配音演员杨梦露成功的为刘诗诗塑造出独一无二的“声音名片”,让人一听就能留下深刻印象。
这次,她决定原声出镜,观众才终于明白:原来真实的声音是这样的。
更尴尬的是,这部剧的女主角刘诗诗在和她搭戏的倪妮凭借扎实的台词功底和精湛的演技,直接拿下了表演奖项之后,自己却是两手空空,这种对比实在有些扎心。
这句话让我回想起一位老戏骨张涵予曾说过的一句话:"如果不是自己配音的,那圈内很多奖项是没有资格评奖的。"这句话听起来有些刺耳,但却揭示了一个事实。
演员的"声台形表"本该是基本功,但如今的影视圈,配音却被当做遮羞布。
谈到这儿,可能有些人会有疑问:配音不就是完成任务,演技到位就可以了吗?
可问题是,演技不可能完全独立于声音。
想象一下,一个角色的声音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元素。悲伤时哽咽、愤怒时咆哮、喜悦时笑声,这些微妙的情感表达,都需要演员用自己独特的声音去诠释。
让人加剧感叹的是,在当前影视圈,刘诗诗这样的情况并非孤例,从演技资深的老戏骨到新生代电影人,实力派偶像走到流量明星阶段,无不存在着对配音的过度依赖。
这个现象如实反映了整个演艺圈浮躁的现状。
就拿刘诗诗来说,作为一个实力派演员,出道多年了,为什么在台词方面就不能多下点功夫呢?可能是因为有配音这个“救命稻草”在,使得很多演员失去了提升自己的动力。
这样来看,《流金岁月》这次的"翻车"也不全是坏事,至少让我们看清了一个事实:在演艺圈这个竞争激烈的地方,只靠配音"遮丑"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说起配音,老一辈的观众肯定深有感慨,那时的影视剧都是现场收音,再加入各种方言,竟然也成为了一种原汁原味的情景喜剧。
然而当下,许多95后、00后新生代演员竟然把“配音依赖症”愈演愈烈。
就说说王鹤棣吧,这位在《苍兰诀》里凭借精致颜值走红的"古装美男",在花絮视频里,一口四川口音立刻让人出戏。
徐凯的例子让人哭笑不得。2017年,他在一部清宫剧中一夜爆红,戏约不断,男一号位置稳坐至今。但自从他出道以来,原声台词的时长几乎为零,都是由配音演员马正阳来"救场"。
有趣的是,跟他一起演戏的女演员都基本是原声出演,这反差真是没谁了。
为了替他开脱,粉丝们竟然说什么"音色跟古装戏不搭"。可看看陈道明、胡歌,他们怎么就能驾驭得了古装戏呢?更别提徐凯在现代剧里的表现了,那眼神空洞的状态,简直就像个"行走的配音模特"。
再聊聊任嘉伦,他不是科班出身,在2011年参加歌手比赛后去了韩国学习,三年后回国当演员。他合作的多是当红小花,作品收视率也不错。
这背后可是配音演员张杰的一份功劳。
陈钰琪在新生代演员中属于最"实诚"的一类,由于她被贴上了"小唐嫣"的标签,因此在新版金庸武侠剧中,无论是赵敏,还是重雪芝,她的配音都是由配音演员徐佳琪来完成的。
有一次,她想使用原声演出,但遭到制片方的坚决反对,理由简单而直接,就是“实力不允许”。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也觉得现在的演员太"舒服"了?有配音这个"外挂",演戏就跟对口型似的。但务必记住,那些没有配音的老戏骨们,曾经是如何一步步打磨自己的基本功的。
现如今新生代演员中,有的人连最基本的台词功底都不扎实,就开始琢磨如何成为顶流、如何圈粉了。
总的来说,配音本身并不是糟粕,但是,它也绝对不能成为演员偷懒的借口。想要在这个圈子里长久发展,演员必须要在台词和演技上付出努力。
回到主题,演艺圈其实并非全是哑巴演员,有些演员通过自身努力来证明原声出演并非遥不可及的事情。
赵丽颖就是“拼命三娘”的代名词,2019年4月赵丽颖怀孕后火速复出拍戏的形象也为无数人所关注。刚入行时的她,声线尚显稚嫩,毫不夸张地说,现在的影视圈会把她分为"要配音"的一类。
但是,她通过日复一日的坚持训练,成功地将声音融入到故事情节之中,赋予了她声音别具一格的故事感。
杨紫是一位90后的小花,被誉为"声音担当"。在出道以来,她一直坚持用原声出演,因此每一部爆款剧都是她自己的声音。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她和张晚意合作的电视剧,两人的台词功底在娱乐圈中都受到了广泛的赞扬。
在专业态度这方面,杨幂也是挺有一套。虽然从小就开始演艺事业,资历丰富,但她还是专门请了老师来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这种"江湖地位"还不忘充电的劲头,确实给后辈们上了一课。
在众多香港演员使用配音的大环境下,最令人钦佩的是胡杏儿。她坚持自己不用配音,只凭真正的实力塑造出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角色,成功地让观众沉浸在剧情中。
看看那些真正实力派的做派,再对比那些仅靠配音"混日子"的演员,高下立见。台词这个坎,不是跨不过去,关键看你愿不愿意下功夫。
其实,声音和演技就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二者缺一不可。那些企图通过寻找优秀配音演员来掩盖表演不足的演员们,与其浪费时间在这上面,倒不如多花些功夫来提升自己的演技。
毕竟,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演技和台词功底的差距,配音再厉害也无法掩盖。
您觉得这个说法有道理吗?
陈伟霆在一次采访中翻车的经典画面,那次的配音问题相当糟糕。
记者当时问他在某部电视剧中说得最多的台词是什么,所有人都以为这种普通的问题他能立刻回答出来。结果怎样?陈伟霆毫不犹豫地回答:"你去问配音演员吧,因为声音不是我的。
他的操作让全网都傻眼了,弹幕纷纷吐槽:"这就是你敬业的态度?""你这算哪门子表演?"更让人揪心的是,从2014年走红以来,他的作品基本都是配音的,这无疑让人重新审视"演员"这个职业的定义。
说起配音依赖,唐嫣可是个"老油条"了。作为85后小花旦,十八年的演艺生涯中,刚刚被评为"上海市二级演员"的她,使用原声的作品少得惊人。
即使是以古装剧为主要方向的迪丽热巴,由于全年均由乔诗语配音,更被网友戏称"乔诗语脸替"。
尽管她在现代剧中尝试用原声音色,但那软趴趴的台词功底使她没能很好地展现出律师应有的气场。
鞠婧祎更是直接,她是网剧专业户,因此并不在意原声台词这样的“负担”。为了保持自己的辨识度,她还特意找了专门的御用配音演员。
这次行动是明智的,也是对个人实力的清醒认识。
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反思:在这个全民追星的时代,是实力更重要,还是流量更关键呢?
这个配音问题,说到底,并不是简单的对错之分。
拿香港演员刘恺威为例,由于语言习惯关系,他的普通话发音并不标准,需要使用配音。姜广涛是他的配音演员。
这种情况总归还能找到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
问题是现在很多内地演员把配音当成了"遮丑布"。他们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让声音更贴合角色,而是用来掩饰自己演技的不足。
这种投机取巧的行为,说白了就是在给自己找借口。
这让我联想起周迅,她天资并不出众,但在电影中,她却能够表现出强大的独白表演,这不就是说:声音的高低并不是借口,是需要通过后天努力才能达到的。
如今的演艺圈存在一种现象:有些演员台词说不好,却能靠其他方面博得流量,自称是演技派。
所以说,演员这碗饭并不好消化。要么像周迅那样默默练好台词,要么只能依赖配音"续命"。但请切记,观众的眼睛是明亮的,配音或许能欺骗一时,但终究是瞒不住一世。
真正的演技派,并非仅仅依靠配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