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唱歌有框框

青龙刀笔记 2025-02-15 11:40:46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在武汉大学读书,要求进步,一次又一次申请加入共青团。凡发展团员的支部大会,欢迎非团员参加,看看人家的先进,找找自己的差距。每次我都去,认真听,仔细想,找找自己的差距,争取早日入团。在一次团支部大会上,讨论一位同学够不够入团条件时,有位团员发言慷慨激昂。他说:“完全具备了共青团员条件,大家听听他平时唱的歌,全是革命歌曲、战斗歌曲,从没听他唱过《在那遥远的地方》《小路》等软绵绵……”这席话,提醒了我,让我多少明白了自己难以入团的原因。其实我平时表现不错,学习成绩也不错。毛病之一,在唱歌上。年轻时,嗓子亮,爱唱,爱在歌声中生活,在歌声中向往……爱唱些什么歌呢?中国歌爱唱《在那遥远的地方》《五月的鲜花》《游击队员之歌》《松花江上》《大刀进进行曲》……还爱唱前苏联歌《小路》《海港》《红莓花儿开》《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在乌克兰辽阔的原野上》……少年不知愁滋味。去教室的路上,去图书馆的路上,洗衣时,洗澡时,嘴里常哼哼的是《在那遥远的地方》《小路》,当然也唱《松花江上》《乌克兰辽阔的原野上》。上面说的是“文革”开始之前的唱歌情况。1966年春夏,轰轰烈烈开始了,不但《在那遥远的地方》遥远了,《小路》走不通了,《五月的鲜花》《游击队员之歌》《松花江上》也难以听到了,《大刀进行曲》的歌词也被改了。《大海航行靠舵手》和语录歌在神州大地震天响,我也扯着嗓子大唱特唱。几十年后,唱歌不一样,《在那遥远的地方》作者王洛宾红了,邓丽君的歌来了,费翔的人来了,今年春节,香港大美女薛凱琪扭扭摆摆也来了,五彩斑斓,歌声悠扬。在央视的神圣春晚,人们注意到,有港台歌曲,还有西方元素。至于《在那遥远的地方》《小路》,平平常常,谁想唱谁唱,没人再说三道四。当年唱歌有框框,如今自由歌唱。可惜,我老了,唱不出来,只听,不唱。

0 阅读:2
青龙刀笔记

青龙刀笔记

写点过五关斩六将,也写点走麦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