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爱的读者,作者收入微薄,不得不在文中加入了短短5秒广告,观看即可免费阅读全文。我知道这可能会稍有打扰,但它确实能帮我增加一些收入,让我能够继续坚持写作。您的理解是我最大的动力!我会努力带来更多优质内容!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文丨博恩话史
编辑丨博恩话史
2007年3月23日,毛岸青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虚弱地躺在病床上,病房内充满了沉重的气氛,家人们围在他的身旁,紧握着他的手,眼中噙满了泪水。

毛岸青的呼吸越来越微弱,眼神中透出一丝难以掩饰的期待,他缓缓转过头,看着妻子,声音微弱但坚定地说:“把毛岸平叫过来,我想见见他。”
毛岸平是谁?毛岸青为什么要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见他呢?
堂兄弟毛岸平的父亲是毛主席的堂弟,也就是说,他和毛岸青也是堂兄弟关系。
毛岸平的童年是在韶山的田野间度过的,他和其他孩子一样,在乡间奔跑嬉戏,但不同的是,他的家族背景赋予了他更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毛泽连
父亲毛泽连对他要求严格,不仅注重培养他的学习能力,还注重他的品德教育,毛泽连常常告诫毛岸平,要继承家族的革命传统,为国家和人民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毛岸平幼小的心灵中,三堂伯毛泽东是一个伟大的英雄,一个为了国家和人民甘愿奉献自己一切的人物。

尽管从未见过面,但他经常听着父亲讲述毛主席如何带领人民翻身得解放,如何在长征中克服千难万险,如何在战场上英勇无畏,这些故事在他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毛岸平常常幻想,如果有一天能亲眼见到三堂伯,该是多么幸福的事情,他总是问父亲,三堂伯长什么样子?他是否真的像父亲说的那样勇敢和智慧?
1959年,毛泽平终于有机会见到毛主席了,他清楚地记得那一天的情景,村里一早便开始热闹起来,人们纷纷打扫门庭,整理家中,期待着这位伟大领袖的到来。

毛岸平和家人也站在路边,心情激动地等待着车队的到来,主席从车里下来,身穿中山装,面带慈祥的笑容,向村民们挥手致意。
毛主席的目光停留在了毛泽连一家身上,他快步走了过来,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毛泽连激动得几乎说不出话来。
毛岸平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幕,心中百感交集。

接下来的几天,毛主席在韶山进行了多次活动,拜访了老友,祭拜了祖先,毛岸平有幸陪伴在侧,亲眼目睹了三堂伯的风采。
毛主席平易近人的态度,幽默风趣的谈吐,以及对乡亲们的关怀,让毛岸平对他的崇敬之情更深了一层。
多次见面毛主席无法经常回家看看,为了弥补这种缺憾,他对儿子们有特别的叮嘱,希望儿子们能够代替他回家,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关心家乡的亲人和乡亲们。

毛岸青遵循父亲的教诲,开始频繁回乡探望。
1952年,毛岸平听说堂兄毛岸青回乡了,这个消息让他异常兴奋,因为他从来没有见过这位比他大十一岁的堂兄。
按捺不住激动心情的他沿着村外的路去找堂兄,刚走出不远,他就看见了身上沾满泥巴的毛岸青。
原来刚才马车行进途中遇到了一个大坑,毛岸青没注意到,一不小心掉进了坑里,幸好有好心的乡亲帮忙把他拉了上来。

毛岸平听后,觉得堂兄非常亲切和真实,他急忙上前,帮堂兄拍掉身上的泥土,两人一边聊一边往家里走,毛岸青细心地问起了家里的情况,还询问了毛岸平的学习和生活。
回到老宅后,毛岸青亲切地和家人们打招呼,大家围坐在一起,气氛热烈而温馨。
毛岸青从口袋里掏出一些糖果,分给毛岸平和其他小朋友,大家高兴地围在他身边,听他讲述外面的世界和经历的故事。
那天晚上,毛岸平和堂兄在老宅里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毛岸青给毛岸平讲了许多外面的见闻,还教了他一些简单的知识和技能。

毛岸平觉得堂兄不仅聪明,而且非常关心和照顾自己,心里对堂兄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在接下来的岁月里,毛岸青多次来到韶山,每次回乡,他总是住在毛岸平家,与堂弟和家人们共度时光。
毛岸青与毛岸平的关系也越来越亲密,二人从最初的陌生到后来无话不谈,成了最好的朋友和亲人。
1976年,毛主席去世了,毛岸青的情绪非常低落,他带着妻子回老家缓解悲痛,毛岸平默默地陪着堂兄散心。

几日后,毛岸青的情绪明显好了许多,他开始和家人们聊天,笑容也重新出现在他的脸上,毛岸平心中充满了感动。
最后时刻1990年是毛岸青最后一次回乡,他当时身体情况极差,拜访亲友长辈时,几乎是坐着轮椅被推着去的,毛岸平在一旁看着,心里很不是滋味。
毛岸青一家回京的那天,毛岸平一家和村里的亲友们都来送行,看着车子缓缓驶离,毛岸平心中涌起一种难以言表的情感,他知道,这可能是他最后一次见到堂兄了。
果然,2007年3月23日,毛岸青的病情急转直下,他躺在病床上,呼吸变得愈加微弱,但脑海中却浮现出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尤其是那个陪伴他度过无数乡村时光的堂弟毛岸平。

毛岸青用尽最后的力气,拉着妻子邵华的手,低声嘱咐道:“把毛岸平叫过来,我想见见他,最后再见他一面。”
邵华听后,立刻意识到事情的紧迫性,赶忙拨通了韶山老家的电话,毛岸平听到堂哥病危的消息。
他心急如焚,顾不得多说,立刻赶回家中收拾行李,马不停蹄地赶往火车站,心中默默祈祷能赶上见堂哥最后一面。
一路上,毛岸平的心情如同压了一块巨石,他回想起与毛岸青一起度过的那些时光:在毛主席故居前的深情凝望、在滴水洞前的合影、在村里与亲友们的欢聚……每一幕都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

天不遂人愿,当毛岸平终于赶到北京,赶到医院时,毛岸青已经永远闭上了眼睛,他来得太迟了,连最后一面也没能见到。
追悼会那天,毛岸平站在灵前,泪流满面,默默地回忆着堂哥的音容笑貌,心中充满了对堂哥的怀念和敬意。
在追悼会结束后,毛岸平回到了韶山,他带着堂哥的遗愿,继续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他要继承堂哥的遗志,为家乡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继续努力。
参考资料:
首都各界人士深情告别毛岸青.新浪网 [引用日期2021-07-02]
毛主席堂侄毛岸平在韶逝世 享年75岁.天下韶山网 [引用日期2019-01-28]
毛岸平(已故).湖南党史陈列馆培训 [引用日期2021-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