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爹是皇帝,但我支持叔叔当皇帝!

小寒冷风啸 2025-02-11 21:59:38

古代皇位争夺战一向很残酷,但是,假如说有个皇子,他不想着自己当皇帝,也不帮助其他兄弟争皇位,却支持叔叔当皇上,是不是感觉这个人疯了?

还有,某个皇孙,不想着帮助亲爹争皇位,却支持叔叔当皇上,是不是感觉也疯了?

只有亲生父亲是皇帝,你才是皇子,你才有继承皇位的资格。

叔叔是什么人?在皇家,叔叔就是要你命的人,比如朱棣和朱允炆,比如晋惠帝时的八王之乱。

但是,几千年历史,肯定有奇葩人奇葩事。像这种和父亲对着干,支持叔叔当皇帝的皇子,不仅有,并且不止一个。

先来说宋太宗的长子赵元佐。

宋太宗赵光义的皇位,一点都不正宗。

宋太祖赵匡胤离奇去世,去世前身边只有赵光义。就算没有烛影斧声,赵匡胤是自己喝酒喝多了突发脑出血,赵光义身上的疑点都洗不清。

更何况,赵光义当上皇帝后,对赵匡胤的儿子大开杀戒。

赵匡胤一共有四个儿子,长子和三子早亡,原本是次子的赵德昭就成了胜算最大的皇位继承人。

赵匡胤应该也是这么想的,孩子还小就应该多学习多历练。他让赵德昭到各地当节度使,想着慢慢来,做出成绩了再封王或者直接封太子,不着急。

但是没想到,赵匡胤突然死了,赵德昭连个王位都没有。赵光义登基后,封赵德昭为郡王,估计是一边重用一边提防。

后来,赵光义北上进攻幽州,赵德昭随军。有一天夜里出了乱子,皇帝赵光义还不知道去哪了,群龙无首,有人就提议,说让赵德昭当皇帝,众人响应。

感觉是另一场黄袍加身,但是还没等黄袍披到赵德昭身上,赵光义就出现了。

随便想想也知道赵光义心情很不好,但是赵德昭这个人,不知道是真的憨厚老实没心眼,还是太着急了,又做了一件错事。

此次北上赵光义不仅没有打下幽州,还成了高粱河车神,面子里子都没了,特别郁闷,也就没有给有功之臣封赏。赵德昭看到将士不满,就去和赵光义说,这样做不对,有功咱们就得赏。

赵光义气坏了,这不是收拢人心么?他怒骂赵德昭,说等你当了皇帝,再来封赏不迟。

赵德昭回府就自杀了,赵光义听说后又惊又悔,流下了鳄鱼的眼泪。

赵匡胤的最后一个儿子赵德芳,在赵德昭自杀两年后突然去世,《宋史》对此事只用了三个字“寝疾薨”,当时只有22岁。

赵匡胤的儿子都死了,赵光义还剩下最后一个威胁,就是三弟赵廷美。

因为赵光义能登基,理由是金匮之盟,兄终弟及。赵匡胤去世赵光义接班,赵光义去世自然就是赵廷美登基,赵廷美去世皇位回到赵匡胤的儿子身上。

现在赵匡胤的儿子都死了,赵廷美就成了头号敌人。赵德芳去世才半年,宋太宗就指使亲信举报赵廷美骄奢淫逸,暗中筹谋危害国家。一年后,又派人举报赵廷美要谋反。

赵光义把赵廷美下放到洛阳,还处理了几十个赵廷美一派的官员。又过了一段时间,有人举报,说赵廷美与别人说“愿宫车早晏驾”,就是希望皇帝早点死,他好接班登基。

朝中几十人联名上书,要求处死赵廷美。赵光义不同意,身为一个合格的兄长,不能处死弟弟。他把赵廷美流放到房山,派多人监视。两年后赵廷美就死了,只有37岁。

赵光义铲除所有潜在威胁,终于把皇位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可是舒心日子没过上几天,立刻又神情紧张,因为被他寄予厚望的长子赵元佐疯了。

史书说,赵元佐从小就聪明,文武全才。更重要的是,他长得和赵光义很像。大家想一下,身为皇帝,一堆孩子,肯定会有偏心行为。而赵元佐,长得像自己,还能文能武,又是长子,这绝对是天选接班人。

赵元佐之前做的都很好,赵光义很满意。可就在他一步步扫除外部威胁,千方百计弄死赵匡胤的儿子和弟弟赵廷美时,赵元佐与他发生了分歧。

赵元佐是金匮之盟的坚定支持者,他认为父亲的皇位是从伯父赵匡胤手里拿到的,兄终弟及,以后父亲去世,理应叔叔赵廷美接班。至于叔叔接班了自己怎么办,这个问题他不考虑。

所以,当父亲赵光义针对叔叔赵廷美时,赵元佐经常劝阻。并且是所有人都能看明白怎么回事,其他人都不敢说话,只有赵元佐敢劝。但是没用,赵廷美还是被一贬再贬,最后忧惧而死。

赵光义认为孩子小,以后大了就会明白自己的苦心。他绝对没有想到,赵廷美死后,赵元佐竟然变得疯疯癫癫的。之前脾气很好的孩子,现在经常拿着尖锐物品扎身边的侍从。

接班人变成这样赵光义很着急,他把宫里的太医、市井名医都派去看病。终于赵元佐病情好转,把赵光义高兴坏了,直接宣布大赦天下。

不久后就是重阳节,赵光义带着几个儿子在宫内聚餐,考虑到赵元佐刚刚好转,怕他劳累,就没叫他。结果,酿成了重大悲剧。

赵元佐知道此事后对身边人说,父亲这是彻底放弃我了。当天半夜他把侍女姬妾都关起来,放火烧宫。木质结构的房间一点就燃,一直到第二天早上这场大火还没灭。

赵光义气急了,再喜欢也不能纵容孩子放火烧自己家。赵元佐被贬为庶人,关押了起来。后来宋真宗赵恒继位,想到赵元佐是自己一母同胞的亲兄长,就把人放出来,恢复楚王爵位。再后来宋真宗去世,宋仁宗继位,对这位叔叔也很好。

赵元佐被放出来后,一次都没有发过病。所以有人猜测,他当年发疯烧皇宫是装的,主要是发泄对父亲的不满。他想让叔叔接班,不认同父亲的做法。

赵元佐的想法虽然奇特,但他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时间跨越到清朝,努尔哈赤的孙子爱新觉罗·岳讬,也是一位与父亲对着干、支持叔叔的人。

岳讬是代善的长子,母亲是代善的嫡福晋李佳氏。但是李佳氏去世太早,代善续娶,继母对岳讬特别刻薄,经常虐待孩子。而这些事情代善从来不管,有了后妈就有了后爹。

岳讬受不了继母的虐待,跑去找爷爷努尔哈赤求救。努尔哈赤看着孙子身上的伤,感觉孩子也太可怜了,就把岳讬托付给皇太极的母亲孟古哲哲抚养。

孟古哲哲心地善良,岳讬到来后,吃穿用度都和亲儿子皇太极一样。岳讬已经很大了,什么都懂,自然就把这份关照记在心里。和皇太极也熟悉起来了,直接成了他的得力助手。

后来,努尔哈赤去世,一帮儿子争夺汗王位。这时岳讬就已经很厉害了,镶红旗旗主,曾经的小可怜变成了举足轻重的实权派人物。他没有支持亲生父亲代善,反而旗帜鲜明的站在皇太极一派。

代善是努尔哈赤的嫡子,兄长去世后,他就是嫡长子。而皇太极是老八,身份不如代善。军功方面,代善常年跟着努尔哈赤攻城掠地,战功比年轻的皇太极大得多。努尔哈赤曾经多次表示,家业要交给代善打理。

虽然代善后来与努尔哈赤的继室阿巴亥,也就是多尔衮的母亲不清不楚,努尔哈赤很生气。但是努尔哈赤死前没有明确指定谁是继承人,身为四大贝勒之首的代善是有机会的。

可是,代善放弃了这个机会,转而支持皇太极。后人分析原因可能是代善考虑到自己名声不好,可能争不过,还不如主动退出。而他之所以支持皇太极,就是因为儿子岳讬是皇太极的坚定支持者。

除了岳讬,同样被虐待的二子硕讬和三子萨哈廉也都支持皇太极,反对自己的父亲代善,还劝说代善支持皇太极。可是说代善这一生,也挺悲催的。

皇太极等人都去世后,康熙晚年,九子夺嫡异常激烈,咱们都熟悉就不说了。总之雍正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当上皇帝,但是他的儿子弘时,竟然与八爷党走的很近。

弘时是雍正的第三个孩子,但是前两个都死了,弘时相当于长子。雍正继位的时候,弘时19岁,乾隆弘历和弟弟弘昼都是12岁,所以弘时还是有很大优势的。

但是在雍正四年,弘时就被赶出紫禁城,雍正还对外宣告弘时是政敌允禩的儿子,不是我的儿子了。

接着,允禩被撤掉黄带,从玉蝶除名,不是皇家人了,弘时也跟着被除名。

雍正对儿子弘时这么狠,原因就是弘时与八爷党走得近,多次上书给八爷党说情,甚至在雍正明显表态不高兴后依然坚持,最后把雍正惹急了,连儿子都不要了。

弘时在雍正继位时就很大了,皇位争夺战有多残酷他肯定知道,父亲和八爷党的恩怨肯定也清楚。但是他竟然支持八爷党,处处和雍正对着干,真是不知道怎么想的。

即便雍正要把皇位传给乾隆,他不服气想争一争,也得长点脑子,直接把雍正惹毛了有什么好处?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