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风向标”!国务院副总理出席广交会,当面听取各方关切诉求

政知见 2025-04-17 18:51:44

撰文丨余晖

在美国发动关税大战的背景下,4月15日,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开门迎客。

4月15日至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在广东出席第137届广交会有关活动并调研外贸工作。

他说,要“进一步加大稳外贸支持力度,培育外贸新动能,鼓励拓展国际经贸合作,为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共同努力”。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出席广交会巡展活动。

第一,坚持“握手”而非“挥拳”。

面对当前关税战、贸易战阴霾,中国已经先后举办多场活动。

3月23日至24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举办,吸引21个国家86位跨国企业正式代表参会。

4月13日,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购在中国”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海口举行,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700余家企业、4100余个品牌参展。

面对当前外部不确定性,中国坚持的是“握手”而非“挥拳”、“拆墙”而非“筑垒”、“联通”而非“脱钩”。

就在3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国际工商界代表时说,“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中国正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利用外资的政策没有变也不会变。”

我们用行动践行承诺。

2017年以来,全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由93条减至29条,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全面取消。去年,中国新设外商投资企业5.9万家,同比增长9.9%。今年一季度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达10.3万亿元,其中出口突破6万亿元,实现6.9%的增长。

中国的开放也为世界提供了机遇。

此次在广东,何立峰说,中国制造业门类齐全,产业配套能力强大,各类商品质优价廉,为采购商提供了丰富的选择。

“中国有超大规模市场和巨大消费潜力,为各国优质产品进口提供了广阔空间。中国正在积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宏观经济长期向好,始终是投资兴业的沃土和值得信赖的贸易伙伴。”

第二,风向标。

广交会创办于1957年,是我国目前历史最长、规模最大、商品最全的综合性国际贸易展会。

就在前不久(4月10日),广东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了一批广交会创办初期档案,直观展示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以创办广交会为契机,打破封锁、广交天下朋友,发展对外贸易,独立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珍贵史实。

新中国成立初期,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和货物禁运,中国急需架起一座与世界沟通的桥梁。1957年4月25日,第一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前身)在广州拉开帷幕,成为新中国冲破西方经济封锁与政治孤立、打开通向世界大门的重要窗口。周恩来总理亲自定下展会的简称——广交会。

从1957年起,广交会被看作是中国对外贸易的“晴雨表”和“风向标”,每年春秋两届,从不间断。

从2007年开始,展会增加了进口展区,“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

2024年4月,国务院总理李强同第135届广交会境外采购商代表座谈时提到,“广交会的历史,也是各国企业共享中国机遇、实现互利共赢的历史,是中国不断扩大开放、积极融入国际市场的缩影。”

第三,听取各方关切诉求。

第137届广交会于4月15日至5月5日在广州分三期举办。

在全球贸易格局面临深刻调整,国际贸易规则被重新书写的当下,广交会依然被视为做生意的最佳平台。

数据显示,本届广交会展览总面积达155万平方米,展位总数约7.4万个,吸引约3.1万家企业参展,其中出口展参展企业数量首次突破3万家。

除了数量更多,质量也更优。

参与本届广交会的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专精特新“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等称号的企业超过9700家,比上届增长20%。本届广交会还首次设立服务机器人专区,集中展示人形机器人、机器狗等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最新成果。

需求侧方面,截至4月14日,广交会已有215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20万名境外采购商预注册。美国沃尔玛、塔吉特,法国家乐福、安达屋,英国特易购、翠丰,德国麦德龙、雷弗,日本似鸟,智利晟客世等255家大商确认参会。

此次在广交会,何立峰先后到了广交会展馆家用电器、电子消费品展区和服务机器人专区等多个展厅,了解企业参展情况。

他还分别与外贸企业和境外采购商座谈,并实地调研外贸企业,听取各方对当前国际经贸形势的看法与主要关切诉求。

何立峰鼓励外贸企业利用好广交会平台,充分展示中国品牌、产品、技术和产供链优势,用足用好稳外贸政策,积极开拓多元化市场。

希望各国采购商继续做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同行者”、投资中国的“推动者”、中外经贸规则的“对接者”、中外友好交流的“促进者”,共享中国开放发展机遇。

欢迎下载“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12 阅读:4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