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发新规严禁高校招聘限定985211,网友:这真的公平么?

卸岭力史 2024-11-18 16:45:18

近日,教育部发文明令禁止招聘信息中出现“985”、“211”等字眼,官方的解读是,要打破学校出身的壁垒,让所有毕业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竞争。

这一举措无疑是给广大双非院校学生打了一针强心剂,仿佛一夜之间,通往理想职业的大门不再被出身所限制,只要有实力,就能为自己争取到一席之地。

这像是一场关于公平的宣言,宣告着就业市场将迎来新的时代,然而,对于985/211高校的学生来说,这无疑否定了他们作为顶尖高校的最大优势,而对于双非本科说来说,相当于有机会和顶尖高校学生竞争就业岗位。

那么问题来了,这看起来是为了体现就业公平的措施,真的能保证公平么?有网友直言:既然双非院校和985/211高校学生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了,那我还费劲考这顶尖高校干什么,同样是十年寒窗,明明我成绩更好,到头来却变的没意义了?

二、争议旋涡:理想与现实的碰撞

对于这件事,支持者欢呼雀跃,认为这是打破院校歧视的里程碑事件,让机会均等成为可能。他们相信,这将迫使企业将目光转向能力和素质,而非仅仅盯着学校的牌子。

双非院校的学生终于可以摆脱“低人一等”的标签,凭借真才实学与名校毕业生一较高下,那些曾经被HR一句“非985、211免谈”拒之门外的优秀人才,也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然而,反对的声音也同样振聋发聩,有人质疑,这不过是换汤不换药的“表面功夫”,不让写“985”、“211”,企业难道就不会用其他方式筛选了吗?

也有人认为,985、211高校的毕业生,在学习资源、师资力量、学术氛围等方面确实存在优势,他们的综合素质普遍较高,这本就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实。

现在一刀切似的完全抹掉这种差异,是不是寒了顶尖高校学生的心,对名校学生不公平?他们付出的努力、获得的成就,难道不应该得到相应的认可吗?

甚至有网友犀利地指出,如果没有了985、211的门槛,普通家庭的孩子将面临更激烈的竞争,上升通道将变得更加狭窄,最终变成“卷”的更激烈。

现实困境:公平与效率的博弈

新规的出台,无疑给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带来了新的挑战,以前只需要看一眼学校名称就能快速筛选简历,现在则需要仔细研读每一份简历,评估每一位候选人的能力和素质。

这无疑增加了招聘成本,降低了招聘效率。尤其对于一些大型企业来说,每年需要招聘大量的应届毕业生,这项工作量可想而知。

如何建立一套科学、客观、高效的人才评价体系,成为摆在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仅仅依靠面试和笔试,很难全面评估候选人的能力和潜力。

一些企业开始尝试引入新的评估方法,例如能力测评、背景调查、实习经历等等,但这些方法的有效性和公平性,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与此同时,如何避免新的歧视性标准出现,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些企业可能会用其他指标来代替“985”、“211”,例如英语水平、获奖情况、社会实践等等。

社会各界对于人才评价标准的认知也存在差异。一些人认为,学习成绩和学校排名是衡量人才的重要指标,而另一些人则更看重实际能力和工作经验。

如何达成社会共识,建立一套被普遍接受的人才评价体系,需要政府、企业、高校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教育部的新规,虽然初衷是好的,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在保障公平的同时,兼顾效率,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或许,只有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才能找到一条真正可行的道路。

破局之道:构建多元化的人才评价体系

要真正破除就业歧视,仅仅依靠禁止使用“985”、“211”等字眼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一套多元化、科学化的人才评价体系,让不同类型的talent都能找到自己的舞台。

有人提议,高考成绩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高考是相对公平的选拔机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潜力。

但高考成绩并非万能,它只能反映学生在某一特定时间段的学习水平,并不能完全代表其未来的发展潜力。

此外,实习经历、项目经验、社会实践等等,也都是重要的参考因素,这些经历能够反映候选人的实际操作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鼓励企业更多地关注候选人的综合素质,而不是仅仅盯着学校的牌子,是打破就业歧视的关键。

建立统一的人才库,可以整合不同高校毕业生的信息,方便企业进行筛选,避免重复劳动,同时,也可以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

未来展望:打破壁垒,构建公平的就业生态

教育部的新规旨在打破就业壁垒,让就业市场摒弃过去的“唯学历论”、“唯名校论”的思想。

诚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每个人都应该有平等的机会去展现自己的才华。

但是对于这件事,小编认为我们需要完善制度,建立更加科学、公正、透明的人才评价机制,让真正有能力的人才脱颖而出,让每个人都能在公平的竞争环境中实现自身价值。

我们需要加强合作,构建更加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搭建更加畅通的人才流动渠道。

打破就业壁垒,不仅仅是为了维护社会公平,更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让每个人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才能释放出更大的社会活力,才能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信息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部署做好2025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2024-11-13

冲上热搜!教育部:校招严禁限定985和211高校-2024-11-14 15:57·长江日报

0 阅读:49

卸岭力史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