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说武侠故事是成年人的童话,只因书中的主角总能邂逅奇遇、练成神功,最后击败终极反派,携手红颜知己退出江湖。
这样的话虽然没有错,但若你仔细品味金庸的武侠著作,就会发现他架构的江湖世界里也有让人感慨万千的儿女私情,像极了现实生活中的某某某。

好比射雕时代的刘贵妃,她是南帝段智兴最宠爱的妃子,享尽了荣华富贵,为何却在短短数月里爱上了一个幼稚单纯的穷光蛋?
一、一段孽缘周伯通有个外号唤作老顽童,即便他的武功已颇有成就,但仍像一个孩童一般爱玩爱闹。那时王重阳在华山之巅得了《九阴真经》,旧疾复发的他自知时日不多,于是王重阳带着师弟周伯通来到大理,住进了南帝段智兴的深宫之中。
为了能将先天功传给段智兴,也为了学会大理绝学一阳指,王重阳最后携手段智兴一起闭关修炼。
数月之后,二人神功大成,可他们却赫然发现,刘贵妃的小腹微微隆起,而周伯通却不知去向。仔细盘问才知道,在段智兴练功的这几个月里,周伯通竟和刘贵妃打得火热,周伯通先是做起了刘贵妃的师父,传授她点穴大法。哪知一来二去之后,刘贵妃竟和周伯通挨挨擦擦,二人最终做出了大逆不道之事。

尽管刘贵妃红杏出墙,但爱她极深的段智兴还是忍耐克制,甚至还让刘贵妃在王宫里生下了和周伯通的孩子。
岂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裘千仞打伤了刘贵妃的婴孩,刘贵妃带着婴孩找到段智兴苦苦哀求,希望段智兴施展神功救婴孩一命。
段智兴就算再怎么宽宏大量,也不愿耗费内力替这个孽种运功疗伤。周伯通之子最终命丧黄泉,刘贵妃也因为段智兴的见死不救愤然出走。
经此事件后,段智兴深感自责,万念俱灰的他无心朝政,最终避位为僧,从此成了南僧一灯大师。
不难看出,这一段孽缘害惨了三个人,周伯通因为做错了事选择逃避,他和瑛姑几十年没有见面,而另一边的段智兴也饱受伤害,最后选择了落发为僧。
看到这里不免会觉得奇怪,段智兴乃堂堂一国之君,英俊潇洒的他为何会敌不过一穷二白的周伯通?
二、周伯通的魅力不可否认,周伯通单纯率真、毫无心机,的确能让一些异性心生好感。加上刘贵妃多年待在王宫,只知道王宫戒备森严,哪里见过像周伯通如此洒脱奔放的奇男子?

通过周伯通,刘贵妃这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么精彩,她赫然忘了自己不仅是段智兴的妻子,还是大理国的贵妃,这才情不自禁,和周伯通做出了有违伦理之事。
反观段智兴,他虽然贵为一国之君,也是一位丰神俊朗之人,但段智兴毕竟日理万机、勤于政事,哪有时间陪刘贵妃风花雪月。
如此一比较,就能窥见周伯通那独特的魅力。
更重要的是,刘贵妃深知大理段氏有一个流传多年的习俗,她清楚地预见了自己那寂寞凄凉的未来。
三、大理段氏的悲哀通过新修版的《天龙八部》,身为读者的我们会知道,金庸通过修改剧情,将《天龙八部》和《射雕英雄传》串联在了一起。
此外,金庸还清楚地写着,段誉就是大理国的宣仁帝,他的历史原型就是段智兴的爷爷段和誉。原文道,宪宗宣仁帝段誉,登基时年号‘日新’,后改文治、永嘉、保天、广运,共有五个年号,其后避位为僧,一共做了四十年皇帝,传位于其子段正兴。段正兴史称‘景宗正康帝’,次年改元‘永贞’。他做了二十五年皇帝后,也避位为僧,传位于其子。
注意看,段誉后来选择了出家,出家前他将王位传给了儿子段正兴。段正兴做了几年皇帝之后也选择了避位为僧,将王位传给了儿子段智兴。

也就是说,段智兴之所以选择出家是有两个原因的,其一是受了刘贵妃和周伯通的刺激,其二是因为大理段氏有皇帝落发为僧的习俗,这个习俗传了一代又一代,身为贵妃的瑛姑岂会不知?
瑛姑知道,将来的某一天,自己的夫君段智兴也会褪去龙袍,成为一个独坐青灯下、陪伴古佛旁的和尚。
随着段智兴的避位为僧,瑛姑的下场会如何?轻则软禁深宫、孤独终老,重则打入冷宫、九死一生。

面对肉眼可见的未来,颇有个性的瑛姑绝不会坐以待毙,一颗春心早就蠢蠢欲动。随着风流老顽童的出现,瑛姑深知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凭借自己的美貌,加上周伯通的无知,瑛姑终于做出了惊人壮举,她最后也如愿以偿地离开了大理王宫,最后找到了周伯通,二人一同在百花谷里度过余生。
如此一来,就能解释瑛姑身为高高在上的贵妃,却轻易爱上了周伯通,只因她的心早就不属于大理段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