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武侠小说妙趣横生,实属经典中的经典,即便这些著作完结多年,观众朋友们也对剧情的发展了如指掌,但金庸的著作翻拍成电视剧搬上荧屏之后,读者们仍是百看不厌。
金庸的作品为何有这么大的魅力?笔者认为,金庸成功的秘诀在于创新。

金庸总共写了十五部武侠小说,有以春秋战国为背景的《越女剑》,以北宋为蓝图的《天龙八部》,也有以明末清初为背景的《鹿鼎记》。
尽管这些经典之作都出自金庸一人之手,但无论是剧情铺垫、人物塑造还是武功设定,都没有千篇一律,反而能让读者有耳目一新之感。
正如金庸在《后记》里所说的那样,《鹿鼎记》在报上刊载时,不断有读者写信来问:“《鹿鼎记》是不是别人代写的?”因为他们发觉,这与我过去的作品有很大不同。其实这当然完全是我自己写的。《鹿鼎记》和我以前的武侠小说完全不同,那是故意的。一个作者不应当总是重复自己的风格与形式,要尽可能地尝试一些新的创造。
细心的读者还会发现,在金庸坚持创新之下,他的笔下诞生了一位用剑高手,此人正是剑魔独孤求败。
原来在金庸以往的著作当中 ,高手往往凭借一对肉掌就能断金裂石,达到所向披靡的境界。此类的高手写多了,读者未免会觉得枯燥,在这种环境之下,剑魔独孤求败就此横空出世。

独孤求败虽然没有在书中正式登场,但《神雕侠侣》、《笑傲江湖》、《鹿鼎记》都接连出现了独孤求败的名字。
在神雕时代,金庸借着杨过的视角走进剑冢,得知了独孤求败当年纵横江湖三十余年,凭借超凡入圣的剑法睥睨天下,做到了杀尽仇寇、败尽英雄的惊人之举。
独孤求败所言非虚,杨过只是得了一把玄铁重剑就能在重阳宫一役中大放异彩。
在《笑傲江湖》里,主角令狐冲在思过崖偶遇了剑宗高手风清扬,最终花了一个晚上的时间学会了全套独孤九剑。
这套独孤九剑正是独孤求败所创,金庸再次借着风清扬的一番话,将独孤求败那无人能及的武功修为展现得淋漓尽致。风清扬道:“创制这套剑法的独孤求败前辈,名字叫做‘求败’,他老人家毕生想求一败而不可得,这剑法施展出来,天下无敌,又何必守?如果有人攻得他老人家回剑自守,他老人家真要心花怒放,喜不自胜了。”

《鹿鼎记》更像是一部历史小说,然而金庸依旧借着澄观和尚的一句话,提及独孤求败的无招胜有招当世无敌。
通过三番五次的侧面描写,金庸将独孤求败这位角色塑造得神秘又强大,不过武侠迷们会打破砂锅问到底,独孤求败有没有什么奇遇?否则他如何能做到破尽天下武学,毕竟要对各门各派的武功了如指掌,方能做到一一克制、一一破之。
有一种解读之法非常有趣,不仅能阐述独孤求败的真实身份,还能解释杨过在剑冢找不到的《独孤九剑》,为何会出现在百年之后的风清扬的手中。
在《天龙八部》的末尾,慕容复接连遭受挫败,他先是落选西夏驸马之位,后又认了段延庆做义父,却被段誉“截胡”。
因为复国之梦遥遥无期,接受不了打击的慕容复沦为一个喃喃自语的疯子,而王语嫣也在金庸的改动之下抛弃了段誉,重投慕容复的怀抱。

不过,由于慕容复的复国计划随之曝光,苏州燕子坞是不能再待了。为了躲避朝廷的追杀,王语嫣、阿碧带着慕容复东躲西藏,最后逃到了云南,躲在了段誉的庇护之下。
随着慕容复、王语嫣的离开,曾让鸠摩智垂涎三尺的还施水阁一下子成了无人问津之地。数年之后,一位风姓男子旧地重游,无意之中发现了还施水阁的入口,此人正是风波恶。
风波恶原是慕容家族的奴才,此人喜爱打斗,武功却不高。当年慕容复拜了四大恶人之首的段延庆为父,惹来了包不同的一顿训斥。风波恶哪里知道,自己和包不同在慕容复的眼里简直就是一文不值,慕容复为了维护段延庆,竟出手击杀了忠心耿耿的包不同。
风波恶看清了慕容复的真实面目,心灰意冷的他带着包不同的尸首扬长而去。多年之后,风波恶听闻慕容复、王语嫣等人躲到了大理,自己这才旧地重游,重返燕子坞。

不料风波恶的怀旧情怀竟触发了一场奇遇,他凭借还施水阁里珍藏的武功秘籍突发奇想,自己何不自创一门剑法,从此化名独孤求败,不断寻找高手比武对决?
功夫不负有心人,风波恶创出了一门剑法唤作独孤九剑 ,他依仗这门剑法重出江湖、所向披靡,最后将自己的生平事迹刻在了剑冢的石壁上。
如此一来,这样就能解释杨过为何无法在剑冢里找到剑谱秘籍了,只因风波恶退隐之后娶妻生子,将《独孤九剑》传给了后代,最终传到了风清扬的手中。
综上,风波恶的这段奇遇造就了3位高手,分别是杨过、风清扬和令狐冲。遗憾的是,金庸封笔得早,若能将这段故事展开来写,又是一部经典佳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