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年授衔,傅作义为何不是开国上将?毛主席:授上将委屈他了

文史江湖 2023-09-28 10:50:11

1949年9月,新政协在北京召开,作为上海市市长的陈毅被安排在了北京饭店一间颇为豪华的房间里,陈毅看了一眼后不甚满意,又得知傅作义目前的住处还没有安排好,就告诉接待人员:

“我住什么地方都可以,傅作义将军住惯了好地方,他是朋友啊,不能委屈他,就把这间让给他吧!”

陈毅的此举引起了一些同志的不满,他们纷纷议论:“天下是我们打下来的,傅作义一个败军之将,有什么资格住陈老总的房子?”

陈毅听到这些议论,在一次会议上专门提出批评:

“傅作义将军在电台上讲了半个钟头,湖南就起义了两个军!这挽救了多少解放军战士的生命?你们谁能做到?谁要是能让国民党起义两个军,我不仅把房子让给你,还要送给你10辆小汽车,待你为上上宾!

我不住北京饭店,照样能吃饭、上班、骂人;傅作义将军住了北京饭店,他就会觉得我们是朋友,不是过河拆桥!他的一个活动能减少我们多少伤亡?我们共产党人,心胸应该像太平洋,而不是三国周瑜的小肚鸡肠!”

一番慷慨发言,引得台下掌声如雷。事后,陈毅果然以上海市军管会和市政府的名义给傅作义送了两辆小汽车。

傅作义促使北平和平解放,居功厥伟,名垂青史,成功开创了毛主席所谓的“北平方式”,不但保住了一座千年文化古城——未来的新中国首都,也保护了北京200万市民的生命财产,可以说是国军起义将军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除了促进北平和平解放,傅作义在平津战役后还另有一番贡献,这一点,在上面陈毅元帅的话中可以看出。

北平和平解放后,绥远暂时还未解放,负责镇守此地,是国军绥远保安司令董其武,董其武是傅作义的老部下,他当时统兵近8万人,他如果不起义,攻打绥远也需要付出很大的伤亡。

当时,蒋介石为了拉拢董其武,将其任命为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并派徐永昌和空军副总司令王叔铭专门飞到绥远与他会面,要他站稳立场。

傅作义此时主动请缨,向毛主席建议由自己出马,亲赴绥远,向董其武将军陈明大义,释疑解惑,并组织其起义。毛主席闻言大慰,派傅作义和邓宝珊携带银洋20万到绥远,对董其武进行工作。

当时董其武部的二号人物、9兵团司令孙兰峰就对绥远起义颇有怀疑,他对傅作义说:“他们在北平同我们定的和平解放条件很好,但有的就不执行,这样的起义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我不愿参加。”

傅作义向他解释:“某些地方做的不够太好,那也是难免的。双方的协议是很好的,但有的人不能很好地执行,执行上不得力也是有的。这些是掌握和执行政策的人的水平问题,不能说协议不兑现,说话不算数。仗是绝对不能再打下去了。”

在傅作义的说服和争取下,孙兰峰最终决定参加起义。

此时的傅作义带着20万银洋到绥远,离开了解放军的控制,他如果有想法,实际上有很多机会可以趁机离开。比如,蒋介石得知傅作义去了绥远后,便让元老张群给傅作义发电,建议傅作义来重庆;蒋介石本人也通过孙兰峰告诉傅作义,自己会派专机接他到重庆,但两人的建议都被遭到了傅作义的拒绝。

之后,蒋介石又派了和傅作义私交很深的徐永昌到包头,邀请傅作义去广州,但傅作义再次拒绝。

最终,在傅作义的推动下,绥远和平解放,所部被改编为2个军和1个骑兵师,而且,其成员中多为国军,解放军战士只占少数,这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

据曾任书记处政治秘书室主任师哲回忆,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后,傅作义曾找到毛主席,说自己还有多少电台,多少枪支存在什么什么地方,可以都交给国家,毛主席听后回答:“你留着用吧。”可见,中央对傅作义的信任和宽松。

绥远和平解放后,傅作义又利用自己的私人关系和在国军内的重大影响力,对推进湖南、新疆多地和平解放做出了一般人难以发挥的贡献,避免了万千生灵免遭涂炭,可谓又一功德无量的贡献。

陈毅元帅主动让出自己的房间给傅作义,并送给他小汽车,将他奉为功臣,正是因为陈毅元帅深知战争的残酷,以及傅作义的贡献所在。

然而,说来奇怪的是,在1955年的授衔中,陈明仁、董其武、陶峙岳这三位起义将领都获得了开国上将的军衔,开国中将中,也有孔从洲、曾泽生、韩练成这些起义将领作为代表,而最具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傅作义却并没有享受这一殊荣。这背后有什么原因呢?

49年9月,第一届政协上,傅作义当选第一届委员,会议期间,他曾向主管绥远工作的薄一波建议:“后可耕地为10万顷,而现耕种面积只4万顷,如果政策允许的话,他愿意在此修水利搞合作农场。”

薄一波非常重视傅作义的建议,便汇报给了中央,不久后,毛主席就在傅作义意愿的基础上提名他为中央人民政府水利部部长(1954年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在水利部长的职务上,傅作义一直干到离世。

55年授衔时,政府干部不参加授衔这是中央的规定,很多同志因此错过了元帅、大将、上将军衔,傅作义自然也不能例外。

在最初讨论上将名单的时候,傅作义本来也在其中,但毛主席说:“这对宜生先生(傅作义)不是光荣,而是委屈。”

因为傅作义已经是享受副总理待遇的行政4级,而上将为5级,待遇不升反降。况且,董其武、陈明仁都是傅作义的后辈,让他们一同位列上将,对傅作义来说都算“委屈”了。

有资料显示,周总理曾专门就这一问题对傅作义进行过解释,傅作义对此也是欣然接受。

傅作义在水利部长任上,每年都会拿出1/4以上时间出北京视察各地,数十年间,他走遍长江、黄河、淮河、珠江、黑龙江、松花江等地的水利工地,为人称道的是,他每次外出视察,总是轻车简从,有时还自带行李,展现了其“布衣将军”的风采。

1974年中央召开纪念“二二八”起义座谈会,彼时的傅作义住院无法出席,特别委托老部下董其武代其宣读书面发言:

“我是1895年出生的人,正是台湾被日本侵占的那一年。现居台湾的许多老年人,都是在那前后出生的。这些人以及晚出生一二十年的人,都受过外人的欺侮凌辱。你们骂我是降将,表示对我的话你们是不屑于听的。但我当时就认为,我做了一件正确的事。二十五年的历史充分证明了,我做的确实是一件最正确的事。我现在仍然要劝说你们……”

同年4月19日,傅作义在北京病逝,享年78岁。

3 阅读:799

文史江湖

简介:历史中存在太多迷局,静静等着我们去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