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为导弹射程不够发愁时,王永志毛遂自荐:我能解决这个问题

文史江湖 2024-07-15 18:17:20

希望各位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能第一时间了解最有趣的历史故事,又能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王永志:目睹战火后,立志学航空

1932年11月17日,王永志出生于辽宁省昌图县的一户农民家庭。此时的中国,正处于外辱内患时期,但王永志在家人的呵护下茁壮成长起来。

等王永志到了接受教育的年纪,尽管家里贫困,但是他的父亲还是将他送到学校。对于这个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王永志很是珍惜。一个七岁的孩子早出晚归,每天往返16里地,从来没有喊过苦叫过累,成为了班中最为用功的学生。

在学习过程中,王永志也展现了自己的天赋,成为班级中学习成绩最好的几人之一。正是因为王永志那出色的表现,使得他的家人很是欣慰,也愿意支持他走学习之路。

1945年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此时,东北暂时处于无政府状态,王永志所就读的学校也关闭了,他只好回家务农。

几年的读书生涯,并没有使得王永志手不能提,肩不能扛,反而他在农活上学习很快,干活干得是有板有眼。后来直至八路军抵达东北后,王永志在原先老师的帮助下,再次进入学校学习。

初中三年,王永志表现依旧非常耀眼,成绩永远是第一。这个时候王永志接触到一些生物和农学的知识,他想到自己家的情况,想到了村里乡亲们的情况,为此便决定长大当一名农学家,研究作物,为全天下的农民造福。

当然,王永志并不是书呆子。他不仅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而且对革命运动也非常感兴趣。因为王永志的家庭,就是在土改之后一步步好起来的,这也使得他对中国共产党心生向往,想要成为其中的一份子。

1948年12月,王永志成功加入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即后来的共青团。后来由于王永志的出色表现,他成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王永志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内心是非常高兴的。原本王永志准备打算参军报告,但是在老师的提议下,他还是继续走学习道路,准备成为一名高级人才,为新中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随着学习的进行,王永志的视野得到了扩宽,并且结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报告,战火也烧到了鸭绿江。王永志非常关注前线的情况,并了解到了我国空军的情况。在王永志看来:

在现代战争中,武器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而飞机是一种最厉害的现代化武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如果没有强大的国防为后盾,就没有安静的学习环境,什么改良物种,当生物学家不过是一句空话……

正是基于此,王永志改变了自己的想法,立志想要学航空。在当时大学中的航空系录取分数是很高的,为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王永志更是刻苦学习,最终成功考入了清华航空系。

在清华大学的第一年,王永志不仅在飞机设计专业的基础知识学习的很扎实,而且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都得到了很好的启迪。后来随着中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王永志跟随清华大学航空系一起转入了新成立的北京航空学院。

由于北京航空学院刚刚建校的缘故,为此王永志还是在清华大学上课。不管身边的环境如何变化,王永志都没有改变自己的初心,并凭借优异的成绩被派往苏联留学。

1955年8月,王永志和其他同学一起踏上了留学之路,进入莫斯科航空学院学习。在留学期间,王永志从来没有任何懈怠过,表现很是出色,但是一件事情的发生令王永志很是郁闷。

那就是王永志学的好好的,被转了专业改学火箭导弹设计专业。刚开始的时候,王永志还是有些想不通,不过在同学们的劝说下,王永志想通了,服从国家发展的需要,学好火箭技术。

从学校毕业后,王永志没有选择留在苏联,反而于1961年3月踏上了回国之路。

王永志找到钱学森:我能解决这个问题

1961年3月,王永志回国后被组织上分配到国防部五院一分院总体设计部工作。

当时钱学森担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的院长兼总工程师,新中国的航天事业在钱学森的带领下艰难起步。不过航天是高尖端技术,需要大量后备人才,王永志凭借自己的表现成为国家重点培养的技术人员。

为能够让王永志更好的实现自己的才能,组织上决定将他派往结构部门工作,先掌握火箭的各个分系统,然后在进行总体设计。

对于组织上的安排,王永志是服从的,而且也有利于他的成长。不久后,王永志被任命为工程组副组长,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他很快对火箭的结构和原理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在这个岗位上,王永志一干就是两年的时间。在这两年的时间里,王永志边看边结合理论,一步一步走得很是扎实,最终被调回总体设计室工作。

1964年5月,王永志作为总体室总体设计组组长的王永志,第一次参加发射中国自行设计的中近程火箭任务。

火箭发射必须一丝不苟,王永志和他的同事们深知这个道理,为此来到发射基地后,大家便投入到了紧张工作中。不过由于天气燥热的缘故,这就使得火箭推进剂在高温的情况下膨胀了起来,原本设计的燃料箱放下不了,严重影响了设计的射程。

根据相关人员的计算:射程不够了,弹头将无法飞抵弹着区。

这个问题很是严重,为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一个个的论证会召开,各位专家都在苦思冥想。王永志作为搞总体设计的一员,他知道扩大燃料箱这个方案是不可取的,能否另辟蹊径呢?

经过王永志的反复思考和计算后,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减少600千克的燃料,这枚火箭照样可以达到预定射程。

王永志的这个意见在提出后,却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可,觉得这个办法不可信。面对这样的情况,王永志认为自己的这个方法是可取的,既然现场的专家不同意,那么自己不如越级去向钱学森院长汇报。

就这样,王永志来到了钱学森的办公室,鼓起勇气说道:“我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这时候钱学森也在为火箭推进剂的问题发愁,他便让王永志讲讲自己的想法。随着王永志的讲解,钱学森的眼睛也亮了起来,等到王永志讲解结束后,钱学森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呀,你这个想法有道理!”

王永志如实回答了自己的名字,随后钱学森静静地思考了几分钟,然后说道:“你的这个办法,我看行。”

正是在钱学森的支持下,王永志的这个方案在专家会议上得到了通过。

1964年6月29日7时,一声巨响,我国第一枚自行设计的中近程火箭,朝着预定目标飞去。这次的实验结果表明,王永志的方案是正确的!

王永志同志这种创新路线和逆向思维也引起了钱学森的关注。这次过后,王永志被调去从事中程火箭的研制,并提升他为总体设计室副主任,分管中程火箭的总体设计和研制工作。

在此后岁月中,王永志没有骄傲,始终踏踏实实搞技术,逐步成长为我国航空领域的专家,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文史江湖,每天发布历史类文章,希望您能关注我们!

2 阅读:402

文史江湖

简介:历史中存在太多迷局,静静等着我们去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