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湖南人,毛主席天生喜欢吃辣椒、游泳。后来,随着时间的流逝,他又逐渐爱上了喝浓茶和抽烟。
前二者,可以说是毛主席从小的习惯,是他对家乡的留念。而后二者,则是他能够更好操持国事的“辅助”,是他泰山崩于前面不改色以及做重大决策时最重要的“伙伴”。
抗日战争时期,毛主席在延安窑洞中用七天七夜写出了世界级军事著作《论持久战》。据说,那时毛主席除了写作做得最多的就是吸烟,一天可以抽五六十根;解放战争时期,毛主席指挥三大战役神经高度紧张,多靠吸烟提神。
毛主席究竟是从何时起开始抽烟的?对此毛主席曾亲自做过解答。他说:“我原本是不抽烟的。但南方潮热,蚊虫多,吸烟一来是为了赶虫子,二来是敬别人,而自己又不好不抽。所以烟瘾就越来越大。”
到了井冈山时期,革命前途一片渺茫,毛主席陷入了深深的愁云之中。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毛主席的心中也会升起一丝孤寂,此刻,抽烟就成了他排遣孤寂感最好的“良药”。
可井冈山上物资紧张,纸张更是稀缺,毛主席常常为卷烟纸犯愁。这时,妻子贺子珍想出了一个办法,她把剪过资料的旧报纸中没有字的边裁下,作为写字用纸,其他则作为抽烟用的卷烟纸。
不知多少个日夜,毛主席就是将这报纸的烟灰吸入鼻腔,然后做出重大决策的。
对毛主席来说,烟草其实还有一个重要作用,那就是拉近与群众的距离。解放前,毛主席经常与群众聊天,那时候群众表达友好的方式就是递烟,所以毛主席每次都是来者不拒,或者自己掏烟给群众抽,结果导致烟瘾越来越大。
一开始,医疗条件跟不上去,也没人注意抽烟对人体的伤害。但后来,一些从国外留学回来的医生被分配到各级领导身边,抽烟的危害也渐渐被科普出来。
毛主席相信科学,从思想和运动上也愿意戒烟,因此有一段时间,他的衣服口袋里装的是瓜子、糖块。每当想吸烟时,就吃瓜子或者含颗糖。
但这一方法并不管用,原因是毛主席想抽烟是其次,最主要是喜欢烟夹在手中的那种感觉,所以这种办法很快就以失败告终。
于是,医生们又想到了另外一个办法,那就是把烟剪成两截。毛主席也同意这种方法,并坚持了下来。但这完全是一种心理战术,究竟有没有减少抽烟,根本无法计算。
从这之后,戒烟运动就彻底失败了,毛主席的抽烟习惯又恢复到了从前。
可是在1954年,毛主席却突然提起了戒烟,但并不是自己戒,而是让另外一个人。她就是贺子珍。
战争年代,贺子珍总是给毛主席卷烟,她自己从来不抽,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抽烟也成了她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这里可以大胆猜测一下,贺子珍之所以爱上抽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毛主席。
1937年,贺子珍一意孤行选择到苏联治病,无论毛主席如何挽留都无济于事。但她却从没有想过,自己的倔强会使这段婚姻走到尽头。
到苏联后,贺子珍满怀希望地来到了医院,请求医生帮自己清除体内那些折磨得她无法入睡的弹片,可医生却遗憾地告诉她弹片陷得太深已无法取出。听到这个消息,贺子珍很难过,但她不愿就此回国,依旧倔强地留了下来,她给自己定下了学习的目标。
命运总是爱捉弄人,贺子珍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学习计划不仅没能顺利完成,还使自己掉入了泥沼中。
十年之后,贺子珍终于返回了故土,但此时物是人非,毛主席有了新的家庭,她也无缘革命工作。
贺子珍在晚年谈到这段历史时,依旧充满悔恨。她说:“我不怨毛主席,一切都怨我。我当时太年轻,不懂事,一心只想出去把身体养好,再学习几年,就回来。没想到事情并不是我想得那么简单。”
直到去世,贺子珍也不曾说过毛主席一句不是,对毛主席也从来没有过一句怨言,但陪伴贺子珍度过余生的,是她对他的思念,对他的牵挂。
或许只有学毛主席的一举一动,才能使贺子珍暂时忘记痛苦,于是,她学着毛主席的样子,叉着腰,手里夹着烟,目光沉沉地看向远方。
外孙女孔东梅曾在书中这样写道:“外婆身材高而瘦,总是一根接着一根抽烟,有时叉着腰肚子在房间里来回走动……我忽然想起,外婆抽烟和叉腰的姿势是那么像外公!”
贺子珍越抽越凶,凡是认识她的人,对她最大的印象就是爱抽烟。
2004年,孔东梅为探寻外婆足迹来到了井冈山,见到了当年服务过外婆的工作人员彭处长。彭处长对她说:“你外婆抽烟很凶,六六年的时候,一个晚上两包,都是那种不带嘴的中华烟。”
贺子珍抽烟很凶的情况,甚至传到了毛主席的耳中,为此他十分担心。
1954年,贺子珍因听到收音机中毛主席的讲话录音,情绪激动,大病一场。毛主席得知后心情很沉重,第一次在女儿面前落了泪。
之后,他含泪写下一封信,叫女儿送给贺子珍。只见上面写道:“不要抽那么多的烟,抽烟多了对身体不好。要去看医生,好好治病……”
毛主席还嘱咐女儿李敏:“你告诉上海组织,妈妈病了,请他们多多照顾,带她去看病。”
一向喜欢抽烟的毛主席,自然并不会劝说别人少抽烟,却唯独对贺子珍说过这样的话,可见他真的非常担心。
李敏也曾说过:“我明白,爸爸一直惦记着妈妈,眷恋着他们心中那份真挚的情感。”
不过,毛主席自然知道戒烟很难,所以在之后女儿去看望母亲时,他还是会在行李中多放几盒烟。有一次,外宾送来一条外国名牌香烟,毛主席打开了一包,抽了一半时忽然想起贺子珍,就把剩下没有拆开的几包包好,托人送给贺子珍。
1959年庐山会面后,贺子珍激动地从桌子上抢走几盒烟和安眠药,毛主席很担心,但他担心的并不是烟,而是那瓶药效非常大的安眠药。
贺子珍抽烟的习惯一直保持到去世前,但毛主席在生前最后两年彻底戒烟成功。
毛主席虽然烟瘾大,但自制力也非常强大。据说在重庆谈判期间,毛主席听闻蒋介石从不抽烟,且非常讨厌烟味,所以整个谈判期间他未抽一口,这使得蒋介石深为恐惧,他说:“他的精神和决心不可小视啊!”
再加上从1972年开始,毛主席开始生病,而香烟极大加重了他的病情。这一点,毛主席也深有体会。于是在1974年,毛主席开始彻底戒烟。
有好几次,毛主席都非常想拿起一根来抽,但当他把手伸到烟盒上空时,理智又告诉他不行,然后摇摇头走开了。
还有一次,周恩来看到毛主席戒烟如此痛苦,就劝他可以少抽些,他还是坚持不抽。最终,毛主席彻底戒烟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