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棋坛当前的主流是中韩对抗,外加掀不起大浪的日本和中国台北,后两者竞争力偏低,没能夺取世冠头衔已经有17年之久。
现在的问题是,怎样才能把世界围棋大赛办得既紧凑精彩,又具备世界性的影响力?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赛事,而不是被贬为“东亚杯”。
先来看目前几项世界大赛的办赛规模和赛制安排。三星杯、烂柯杯均为32人参战,LG杯和春兰杯的本赛名额是24位,梦百合杯和明年揭幕的北海新绎杯的门票是64张,新一届应氏杯的参赛人数是56个。
LG杯
赛程安排是紧凑还是拖沓?很遗憾,除了三星杯之外,大多数世界大赛要拖延几个月甚至近一年,极端的情况下有两三年才结束的。这与其他体育项目背道而驰,非常不利于围棋的世界化。
笔者眼里比较理想的世界围棋大赛是什么样的?我从比赛名额、时间安排、人员来源这三个方面予以叙述。
其一、人员规模多少为宜?
能够现身世界大赛,对棋手而言就是一种荣誉,能够增加自豪感,即使没能取得像样的名次。
人数太少的话没有代表性,太多了有点比烂,举办单位也承受不起。按照我的估计,相对活跃的职业棋手,如今在近千人。鉴于此,我以为世界大赛以64人参战最为适宜。
梦百合杯
其二、赛程安排怎么才合理?
我最推崇如今的三星杯模式,从揭幕到收盘一气呵成。世界杯足球赛、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等大型体育赛事都是如此。
以64人参战世界围棋大赛为例,前几轮均为单败淘汰赛,两天一轮,决赛为三番棋,满打满算的话,半个月的时间冠军就能水落石出,这才是棋迷的视觉盛宴。
赛程的过分拖延,只能让棋迷们失去新鲜感和关注度,大大降低了棋赛的品味。
为了体现最高水准,减少偶然性和超级冷门,比赛用时最好是每方3小时,五次一分钟读秒。
其三、棋手来源是局限化,还是多元化?
如果像LG杯那样,仅限于中日韩和中国台北,那就坐实了“东亚杯”的称呼。
现在欧美也有了职业选手,尽管数目不多,但要把他们视为星星之火。围棋要走向全球,世界大赛就必须给他们入场券,个人觉得以2-4张为妥。
一个女性学围棋,就可以带动整个家庭,因此世界大赛设立女子组也是很有必要的,安排两个名额为好。
除了上述三点之外,世界大赛应该采用公开赛制,确定16人左右的种子选手和一两张外卡之后,可以在世界范围内进行预选赛。比赛地点,可以安排到中日韩之外的国家,这样才能扩大影响力。
三星杯
在宣传报道方面,应该尽量吸引发达国家的媒体参加,人家不愿意的话,可以采取主动邀请外加经济补贴的方式,等于做广告呗!
不管怎么说,现在的世界大赛弊端不少,改革是必须的。以上建议仅仅是笔者的拙见,疏漏之处在所难免。
至于世界围棋大赛的奖金规模,棋迷朋友们有何高见?敬请指教为盼!
可以[点赞][点赞]
改进有必要,扩大围棋世界影响[点赞][点赞][点赞]
不切实际,睁着眼说瞎话
只要你出钱,多少人参赛,赛程如何安排都是你说了算,如果说了不算,咱就不举办这比赛了[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