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颀
远公遁迹庐山岑,
开山幽居祗树林。
片石孤峰窥色相,
清池皓月照禅心。
指挥如意天花落,
坐卧闲房春草深。
此外俗尘都不染,
惟余玄度得相寻。
【赏析】
李颀(?-757)是唐朝一位有点名气的诗人,他于开元二十三年(735)进士,还在河南新乡县当过县尉。至天宝初年(742)以后,他滞留于长安、洛阳,无所事事,等待调迁,但朝廷把他遗忘了,于是心灰意懒,辞官回归故里颖阳(今河南登封),隐居东川(今嵩山、少室山一带)。
他老家是赵郡,今天的河北赵县,但他一直居住在颖阳,可能他父母早就来到了河南。自此,李颀便成了一个山野自由之人。
据《唐才子传》载:"性疏简,厌薄世务。慕神仙,服饵丹砂,期轻举之道,结好尘喧之外。"这大概是隐者的通病,他们虽然放形于山水,讴歌于自然,但他们又想追求长生不老,沉迷于那些养生之术。因此,他有许多与道人应酬的诗作留传于今,当然,他也与释家人物接触,并有佛理禅学的功底,在他的诗中,就有许多表达佛家思想的佳作,如上面这首《题璇公山池》的诗,就是一首十分好的禅诗。
璇公是李颀的一位禅友,他居于山林,潜心参禅,在其居地有山池,这首诗就是为山池而写。
起联就引经据典地说:"远公遁迹庐山岑,开山幽居衹树林。"这里的远公,是东晋有名的高僧慧远,人们称为远公,他隐居庐山东林禅寺,一心钻研佛法,创立门派,成为当时的佛教领袖。李颀说璇公的人品与对佛学的认真程度完全可以和远公相比,你们居住的地方就是一个充满禅意的山林。"衹树林"并非简单说树林,而是代表说法之地,释迦牟尼成佛后最开始说法是在"鹿野苑",那也是一片繁茂的森林,环境十分幽静的地方,后来才居于"竹林精舍"。
"片石孤峰窥色相,清池皓月照禅心。"联中的"色相"、"禅心"都是佛教用语,诸法皆空,现实中的一切事物无非是暂时显现出来的形式,故称为色相;清静寂定的心境,即为禅心。南朝梁江淹的《吴中礼石佛》诗有"禅心暮不杂,寂行好无私"。还有唐皎然"禅心共寂寥"的诗句,都表达了这一种心境。
这一联是李颀有名的诗作,许多寺院直接引用作为对联悬挂,全联意思说璇公终日与片石、孤峰相对,可窥色相皆空;清池、皓月,是璇公禅心的体现。联中运用佛教万物皆有情的佛教观点,大自然中的山川、草木、大地、鸟兽,皆有佛性,片石、清池、孤峰、皓月,也具禅心。李颀的本意还是在说璇公居住山林,日日与片石、孤峰相对无语,但在这无语的修炼中参悟到无欲无求,无相无碍;在清池、皓月的相伴下领悟到清静寂寥的禅心。
颈联"指挥如意天花落,坐卧闲房春草深"。"如意"是佛教界人物常用的法物,说法时常持手中。"天花落"是引用神话传说故事,当说法说得十分精彩时,天神也感到高兴,便从天上撒落鲜花来。也是比喻璇公说法精彩无比,使得天上都撒落鲜花,他就在禅室内或坐或卧,心无杂念,无挂无碍,参禅入定,冬去春来,终成正果。"春草深"即是时间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在修行中慢慢地过去了,这既呼应了首联的"开山幽居衹树林",又说出璇公修行的生活。
最后李颀在诗中说:"此外俗尘都不染,惟余玄度得相寻。"璇公置身世外,跳出红尘,闭门修行,不问俗事,只有像玄度那样的雅士名人才能与他谈禅论道,品茗吟诗。诗中的许询,字玄度,是东晋时名士,也是一位大隐士,筑室南山,采药炼丹,常与支遁诸名士遍游地山水。李颀在这里不但称誉了璇公人品高洁,不人俗流,同时也把自己纳人了玄度一类的名士之中。
李颀的诗,语言生动,情景交融,用典自然。有些诗中把自己参禅悟道的思想情感融入其中,使人感到禅意深远,余味悠长,这首《题璇公山池》就是这样的一首好诗。
由于他隐于山林,所以他的创作题材大都是行旅、送别应酬之作,但也有些诗情感真挚,常有"高苍浑朴之气"。唐殷播在《河岳英灵集》评价他说:"发调既清,修辞亦秀,杂歌咸善,玄理最长。"他常与王昌龄、崔颢、岑参、王维等交游唱酬,其诗留传不多,今《全唐诗》存其诗三卷。如《少室雪晴送王宁》诗:"少室众峰几峰别,一峰晴见一峰雪。隔城半山连青松,素色峨峨千万重。过景斜临不可道,白云欲尽难为容。行人与我玩幽境,北风切切吹衣冷。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南山岭。"诗中不但表达了他对王宁的真实感情,同时也对友人提出了希望,诗中语言朴实无华,但禅理易见,禅味浓浓。
还如他在《送王昌龄》五言古诗中写道:"前望数千里,中无蒲稗生。夕阳满舟楫,但爱微波清……,叹息此离别,悠悠江海行。"诗中充满离愁别恨,说明他还是一个重友情、重情感的诗人。
心里常常想着别人,别人才能想着自己。
(蒋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