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到了晚年的时候,他却选择了一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租块地盖房子,一天三顿饭就只有馒头和青菜,差不多过得跟普通人没啥两样。
他为啥要过这么简朴的日子呢?更让人纳闷儿的是,临死前他留下了七句遗言,这些话到底有啥深意呀?
从商人的儿子变成军界的后起之秀。
富商的这个儿子,每天早上五点钟就得起来读书,晚上还得点灯熬到很晚。在私塾当中,四书五经得背,商业账目也得学。
父亲的严厉管教给他日后从政奠定了牢固的根基。十四岁时的一场变故使他的人生轨迹发生了改变。
父亲叫他学着经商,接管了一个小布庄。阎锡山年纪轻轻就涉足商海,碰上的都是些老谋深算的商人,没多久就遭受了重大挫败。
做棉花生意亏得一塌糊涂,布庄都快干不下去了。就因为这,阎家欠了一屁股债,父子俩只能连夜往太原跑。
在太原,他们租了间破破烂烂的房子,就这么过起了清苦的生活。这段经历让年轻的阎锡山彻底懂得了,在这样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光靠经商是没法掌握自己命运的。
他开始寻思别的出路,军事方面的道路慢慢进入他的视线。在太原的时候,他亲眼看到清朝军队又腐败又落后,这让他有了投身军队的决心。
他不但对现代军事理论了如指掌,而且传统兵法也极为精通。就因为这么优秀,他得到了公费去日本留学的机会。在日本的时候,他可不只满足于军事训练,还老是往各个革命团体里钻,去接触新思想呢。
1912年回到太原之后,他靠着扎实的军事素养和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很快就在地方势力里崭露头角了。他很会平衡各方面的关系,既不得罪中央,又能保住地方的自主性。
亲自缔造的繁荣昌盛之世。
在军事建设这一块,他一方面想着扩充军队的数量,另一方面也很看重提升军队的素质呢。那17个师的部队啊,装备不但精良,战斗力还挺高的。
他建起来的兵工厂能自行生产步枪、手榴弹这类武器,这可让军队的自给自足能力大大提高了。
政治选择的成本。
抗战胜利之后,中国到了关键的转折关头。阎锡山得做一个重要的选择:是接着维持比较中立的态度呢,还是干脆选边站呢?
想了又想之后,他最后决定支持国民党。他这么做呢,一是担心共产党的意识形态,二是他和蒋介石长期以来在政治上有那种默契。
他被安排了个没实权的闲差,以前的手下也都被分散安排了。这种难堪的状况使他特别失落,也促使他开始反思自己的政治抉择。
1950年的时候,他自己主动搬到台北阳明山的山脚下住。就这么一个举动,意味着他慢慢开始从政治舞台上退下来了。
人在临终之际所说的话。
阳明山的那段日子最能反映阎锡山性格的转变。这个以前称霸一方的军阀,住在一间破房子里,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
房子周围种的全是蔬菜,他天天都得亲自打理菜园子。这儿没现代化的设施,他只能自己挑水、砍柴。
以前跟着他的好几十个老部下,受不了这种穷苦日子,一个接一个地走了。他只能自己种地来糊口,一天三顿吃的都是馒头就青菜。
每天早上,他都要在院子里练太极拳,接着就开始一天的活计。到了晚上,他总是一个人在屋里看看书写写字,把自己对人生的感想记下来。
蒋介石虽说送了部军用电话来,可电不够用啊,这电话大部分时间就只能当个摆设。他就寻思着开个印刷厂的事儿了,这真让人感叹命运变化无常呢。
他临终前留下了七句遗言,这七句遗言彰显出他最终抵达的人生境界:莫要大哭,诸事从简,只接受挽联,不收挽幛,灵前供奉无花之木,尽早出殡,墓碑上刻他的日记且规定好段落,诵读《补心录》。这些简单质朴的要求,体现出一个政治人物最终回归本真的心灵历程。
他的经历让我们明白,人生中每一个抉择都或许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不管是身处权力的最高峰,还是回归平淡的生活,这都是人生的一道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