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出山词四首(正月十二日作) 其一 清 · 袁枚
天涯有客赋长征,身要从容马不停。
故节又从江左认,《移文》应向北山听。
梅花送我开如雪,春草留人绿满庭。
揽辔挥毫缘底事,几行僮约付园丁。
在天涯海角,有一位旅人,他的心怀壮志,赋诗表达他的远征之志。他身姿从容,骑着马儿奔腾不息,仿佛在追逐着梦想的脚步。他曾在江左之地,寻觅着那久违的故节之风,那份忠诚和坚韧,仿佛在告诉世人,他的心永远属于那片北山之巅。当梅花如雪般盛开时,他看到了生命中的希望和美好。而那些绿草如茵的春日景象,似乎在默默地挽留他,让他留连忘返。他挥毫泼墨,书写着心中的激情与理想。他为何要揽辔挥毫?原来是为了那些未来的约定,为了那些与园丁共度的美好时光。
这位旅人,他的内心世界是如此丰富多彩。他的梦想和激情,让他勇敢地踏上远征之路。他的坚定和执着,也感染着每一个与他相识的人。
七律.出山词四首(正月十二日作) 其二 清 · 袁枚
十载青云别凤池,笑人邓禹遍京师。
重看傀儡登场日,又到邯郸入梦时。
白下笙歌催祖道,东山猿鹤问归期。
沿塘新种芙蓉树,待得花开看是谁。
这首诗是袁枚在离开官场、隐居南京之后所作的一组七律中的第二首,表达了他对仕途生活的感慨和反思。
首先,诗中“十载青云别凤池,笑人邓禹遍京师”两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当年在京城做官的情景。他以凤池为喻,表达了自己曾经在官场上的得意与辉煌。而“笑人邓禹遍京师”则暗示着他的地位和声望之高,以至于能够让整个京城都为之侧目。
接下来,“重看傀儡登场日,又到邯郸入梦时”两句,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无奈。他将自己比作傀儡,表达了被官场所操控、无法自由表达自己真实意愿的苦闷。而“又到邯郸入梦时”则暗示着他对官场的虚幻和无常的感慨。
最后,“白下笙歌催祖道,东山猿鹤问归期”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期待。他以笙歌为喻,描绘了隐居生活的美好与自由。而“东山猿鹤问归期”则暗示着他对回归自然的渴望和期待。
七律.出山词四首(正月十二日作) 其三 清 · 袁枚
出门身在百花前,难免花枝笑独眠。
南陌马冲红杏雨,竹楼书锁绿杨烟。
长抛春色偏正月,小住名山合四年。
薄宦心情江上水,好风吹处便开船。
正月十二日,我踏出山门,置身于万花之前。眼前繁花似锦,我却独行其中,难免有些孤寂之感。此时,花儿似乎都在笑我孤独的眠,仿佛在调侃我与世隔绝已久。
漫步在南陌之上,马蹄踏过之处,红杏如雨纷纷飘落。绿杨掩映下的竹楼中,书香弥漫,宛如人间仙境。此刻的我,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山水画中。
我抛却了尘世的纷扰,一心只盼望春天的到来。在这个正月里,我感受到了生命的新生和希望。四年的山中隐居生活,让我领悟到了生活的真谛。如今,我重返尘世,带着一颗淡泊名利的心,去追寻我心中的理想。
我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乘船漂浮在江面上。微风拂面,心旷神怡。我愿随着江水漂流,去寻找我心中的乐土。在这片广阔的天地间,我将继续我的人生旅程,去追寻那份属于我的幸福和安宁。
七律.出山词四首(正月十二日作) 其四 清 · 袁枚
飞沙漠漠傍雕轮,情在苍生累在身。
此去愧非初嫁女,再来原是谪仙人。
云兴海岳思为雨,花别桃源怕误津。
听说金陵诸父老,望侬如望隔年春。
此诗首联写出了诗人心中的悲凉和无奈。“飞沙漠漠”描绘了无边无际的沙漠飞沙漫天的景象,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寂和苍凉。“傍雕轮”则表达了诗人的身世飘零,如同在飞沙中行进的雕轮一般。而“情在苍生累在身”则道出了诗人的心声,他心系苍生,但却又身不由己,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
颔联中“此去愧非初嫁女”用比喻的方式表达了诗人的遗憾和无奈。他觉得自己就像一个被强迫嫁人的女子,无法自主选择自己的道路。“再来原是谪仙人”则表达了诗人的自豪和豁达,即使被流放,他仍然觉得自己是一个神仙般的存在,有一种超脱世俗的豪情。
颈联“云兴海岳思为雨,花别桃源怕误津”则通过比喻和象征的方式表达了诗人的志向和担忧。他希望自己能够像云彩一样化作雨水滋润大地,但同时也害怕自己像离开了桃源的花朵一样迷失方向。
尾联“听说金陵诸父老,望侬如望隔年春”则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和期望。他听说金陵的父老乡亲们都在期待着他能够像隔年的春天一样带给他们希望和生机。
这样的解释等于什么也没有说明白,不过袁枚这四首诗确是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