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兰妈谈育儿
孩子有没有感恩之心,大多数都是在幼年成长时受到了一些影响
如果我们没有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而是任由问题不断扩大,那和孩子之间自然会背道相驰地越走越远
昨天中午,去鞋店给女儿买鞋时就遇到了这样一幕:
一位妈妈,带着刚放学的女儿去鞋店试鞋
只见女孩一瘸一拐地走进店内,刚脱掉鞋就看到已经红肿的双脚
当时,店员还心疼地问:“哎呀,脚都走红了,这么小的鞋,你怎么还穿呀”
女孩回答说:“我妈妈让穿的”
正当众人感到疑惑时,妈妈开口告诉我们:
“我上周,上上周,刚给她买了两双新鞋,可是还没穿两天,不是说老师不让穿,就是说鞋小了,穿不进,可新鞋的码数,明明比她脚上还大两码呀,最后她自己非要穿那双小脚的鞋,说什么都不听,我能有什么办法呀“”
正说着这个事儿时,妈妈余眼看到女儿相中一双煞白煞白的运动鞋
她当时就批评说:
“你买这么白的鞋干什么?自己懒得连牙都怕刷,鞋穿脏了也不知道洗一下,不是纯属给我找事吗?不准买”
随后,妈妈又指了指鞋架上的一双黑色鞋说:“就这双,拿去试试”
女孩不愿意,撅着嘴说“我不要,还是算了,不买了”
话毕,女孩又穿上之前那双挤脚的小码鞋
看到这一幕,妈妈直接暴脾气上嘴:“你到底在作什么,故意的是吧?非要让人家觉得我连一双鞋都舍不得给你买”
女孩不应,直接拖着一瘸一拐的双脚独自离去
妈妈还在身后大喊:“就这死犟死犟的性格,以后根本指望不上你会孝顺,不把我们气死就算好的了”
再看着母女俩走路都隔着一米远的逐渐消失背影,我突然意识到沟通的重要性
或许我们总是在抱怨孩子不懂事、不懂得感恩,事实上孩子懂不懂感恩,这和我们对待他们的方式有着直接性关系
特别是那些长大后和父母情感冷漠的孩子,通常在小时候都承受着一些不太好的经历
比如,在以下几种环境成长的孩子,他们长大后就可能不懂得何为感恩:01
孩子做决定时
父母总喜欢过度干涉
青少年心理学研究发现:
“父母的手伸得太长,孩子就无法真正获得快乐,将来也会在自卑中不断否决自己”
有些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喜欢把娃当成自己的附属物,在精益求精下也会用尽所有的方法去让孩子变得完美
可孩子是一个完完全全的独立个体,小的时候自我意识感没有那么强,家长说什么孩子可能还会照听照办
可孩子长大之后,如果父母再继续约束控制,那孩子内心所积攒的所有愤怒,最终都会一一反噬在家长的身上
我认识一位情绪比较暴躁的朋友
她从小被自己的母亲管得特别严厉,不管大事小事基本上就没有做决定的资格
小时候没有自由可言的童年,就像是一道提起来就刺痛的伤疤
长大之后,小到衣服穿着,大到买房工作,还有你每天吃什么、喝什么、做什么…只要是母亲在场,那就能喋喋不休地说上好几个小时
用朋友的话来说,只要一听到母亲的声音,那一整天的心情都格外沮丧,晚上甚至还要依靠药物来助眠
有一次,母女二人去参加婚礼
从入座开始,母亲就在一旁不停地说她:“你看看自己,打扮得跟个妖怪一样,特别是这个口红,颜色太深了,再看看你带的这个耳环,像什么呀?”
朋友当时被吐槽得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
可母亲还在一旁不依不饶地说:“你看看,大家都朝我们这一桌子看,肯定是在看笑话”
从那以后,朋友再也不愿意跟她的母亲一块儿出门,总觉得下1秒可能就会被贬低的一文不值
母亲呢,也时常因为这份疏远抱怨自己的女儿如何不孝、不懂的感恩
说实话,我挺同情朋友一路走来的经历,一个总喜欢过度干涉子女决定的父母,本身就是越界里的多余者
如果再不停地贬低、把孩子看低,那孩子不疏远你、疏远谁呢
02
孩子需要爱时
父母没有在身边陪伴
孩子懂不懂得感恩,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父母的陪伴够不够
有很多家长总认为:
孩子还小,现在什么也不懂,趁着年纪小的时候出去多挣些钱,等上小学的时候再回来辅导学习
事实上,孩子的每一个成长阶段都是不可复制的,父母的影响力也不可忽视
如果你以为孩子小就可以随便离开,那孩子长大后完全有理由质问你“我需要你的时候不在身边,现在我不需要你了,又凭什么跑回来管我”
深以为然
父母和孩子之间联系是时刻存在的,想要完全了解、获得孩子的尊重,那陪伴就是必不可少情感牵绊
讲真的,曾经作为留守儿童的兰妈,如今和父亲之间的冷漠关系,就是源自于幼时被留守在家的那段缺爱痛楚
大概在8、9岁之前吧,每年还期盼着“爸爸什么时候可以回家”,那种思父心切的心理,也让我对团聚的盼望达到顶峰
在交通不便、没有通讯设备的情况下,每逢年底听说务工父母纷纷回家时,我几乎每天到家门口的小路上坐着等待
每听到有摩托车的声音就站起来激动不已,当看到车直接开走后又失落地回到原地…
那几年,不论天寒地冻都阻挡不了我苦等老爸归来的决心
可等到老爸好不容易回家后,他不是急着找牌友打麻将,就是对我各种挑刺、和批评打击
那个时候我一度认为“爸爸是讨厌我的”,从等待到失望、再到心寒,我慢慢收回了对老爸的所有期待
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内心的委屈和怒火也越来越重,我不再是那个温顺乖巧的女孩,开始跟老爸各种顶嘴不说,还总想着可以再快一点长大,能够早点逃离那个让人窒息的地方
这就是陪伴的意义,你缺失了孩子的陪伴,也错过了他们最需要爱的时候
可见,从小缺爱的孩子,他们长大后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冷漠,也是必然的结果
03
孩子生病难受
继续让他们带病学习
孩子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长大,学习成绩也不是一次两次就能金榜题名
比起学习成绩,孩子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才是重中之重,如果家长抓错了方向,那孩子自然会逃离得越来越远
之前,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个热点话题
正值感冒高峰期时医院输液室爆满,在拥挤的人群中有这样一个特别的位置
那是为输液孩子专门设计的输液室,挨着墙边有一个写字台,孩子们可以一边输液、一边趴在上边写作业
评论区一时间议论纷纷
有人说,让孩子输着液写作业,这样的学习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也有家长认为,如果你不让孩子学习写作业,他们就会抱着手机玩个不停
从评论的各个观点来看,大家对输液时写作业是存在两方面的不同看法
一种是孩子不写作业、就会玩手机
另一种是孩子输液还写作业,容易加速疲劳、不利于病情恢复
如果从综合角度来分析,孩子生病本身就是比较难受的状态,带病完成作业也固然是为了不耽误学习,但孩子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才是主要的考虑范畴
每年一到流行感冒季节,学校感冒的孩子都是一波接着一波
家长们也为孩子的状态心疼不已,可一到请假的时候就开始担心“会不会落下课程,会不会请假之后就跟不上学习了…”
女儿感冒状态不好的时候,我也曾考虑过这个问题,当时还强忍着担心劝孩子再坚持坚持
结果,老师就在群里发通知说:
“孩子不是靠一节、两节课就能把知识学完,班上每天早上都有好几个孩子趴在桌子上,难受得听不进课不说、坐在那里也是硬撑着,只有身体健康、状态好了,才能真正提高学习效率”
不得不说,老师说的话才是正理,也是我们一直寻找的答案
孩子在生病期间本身就处于虚弱状态,心灵上也是,在这个阶段所需要的关爱也要高于平时
作为父母,我们可以允许孩子在病期偶尔“偷偷懒”,等到他们康复之后再跟着孩子一起去补习复习,这种患难与共的陪伴才是获得人心的最珍贵记忆
04
孩子长大之后
家长依然对孩子掌控
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阶段之后,就要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做决定
如果家长在孩子长大之后依然对他们掌控、事事干涉,那只会加快孩子的逃离速度
有一位妈妈,她的女儿在上高三那年突然叛逆、厌学了
在求助心理咨询师的时候,妈妈从学习如何不认真,再到自己如何辅导作业、在网上找具有励志视频让女儿观看的细节,统统都绘声绘色地描述着
那种事无巨细地安排,在心理咨询师看来:这是对孩子的不信任和担心
特别是学习成绩不如其他孩子的时候,妈妈那看似好心的对比,或许是希望女儿能学习xx同学身上的优点
可是有对比就会产生伤害
你在表扬别人家孩子的同时,对自家孩子来说也是一份能力上的否决
比如,女儿一放学回家就跑去找零食吃
妈妈看到后就会唠叨说:
“你看看xx家的女儿,跟你一样的年纪,人家放学后就赶紧惦记着写作业,你倒好,回家就忙着吃零食,待会吃饭又开始挑三拣四了”
又或者,女儿长大上初高中后,每天吃了什么饭、穿的什么衣服,都要在电话里跟妈妈汇报一下
如果没有收到女儿的信息,妈妈就跟定了闹钟一样,一到下课就赶紧打电话询问
那种事事需要汇报、事事又需要干涉的掌控,简直是压得女孩喘不过气了
在压力比较大、心态又崩溃的情况下,女孩直接破罐子破摔地拒绝上学
这就是父母过度管控的苦果,你伤害了孩子、孩子也在伤害中失去自我光环
05
孩子懂得感恩
那是父母给足了底气
孩子长大后懂不懂得感恩,取决于他们童年,也在于父母给的底气足不足
表舅是一位特别出色单亲爸爸,也是一位医疗水平过硬的外科医生
由于经常要做手术的原因,表舅经常累到走不动路,一台手术完成后也可能是后半夜
为了不影响家人的休息,他常常躺在办公室的椅子上睡着了
在工作方面,表舅是外科的一把刀、救死扶伤的天使
可是在教育方面,作为一名父亲始终对孩子是有亏欠的
据说,好几次家长会都没时间参加
即便是成绩再好,也没有机会当面跟自己的父亲分享
有一次吃午饭的时候,表舅透过监控看到了儿子好几天前拿着成绩的隔空喊话:
“爸爸,你看,我今天考了100分”
“我厉害吧,班里考满分的就那么几个”
“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我想你了”
随着没人回应的冷场,孩子的情绪也逐渐崩溃
从那一天开始,表舅就觉得愧对孩子,每天不管多忙多累,只要是工作结束了就赶紧回家
哪怕是轻轻地给孩子盖一下被子,早上起床做一个鸡蛋饼,这些事都让孩子格外珍视
如果平时和孩子相处的时间比较少,缺少沟通的时间和机会,表舅就会以写信的方式,把自己想说的话写在上边
儿子回家后看到了信,也会以回信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一些想法
后来,儿子考大学、参加工作、结婚买房等人生大事时,表舅也只是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然后把决定权交给孩子自己去选择
这种以爱名义的陪伴和支持,就是孩子最需要的内心力量鼓舞
父母能够给孩子的爱,也是在孩子年幼需要爱时不缺席陪伴,长大后能够放手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孩子需要你的时候会主动求助,不需要你的时候把舞台交给孩子,做那个台下为孩子鼓掌的父母,这才是孩子长大后的一场得体退出
那么,关于孩子长大后可能不懂得何为感恩的成长因素影响,大家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建议与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
按她要求的买呗 但也要她自己刷鞋 绝不能又懒又要好看 我女儿喜欢浅粉色的 听她的买了一双 自己刷了几次再不买浅色 怎么省事怎么来 适当的范围内 允许他们试错
国人的父母总是喜欢打压孩子,显示出自己的威严[得瑟]控制欲很强烈,把孩子当成私人工具一样的
娃上学之前,啥都是她自己挑的,各种粉红鹅黄天蓝七彩。直到娃上了一年级,故事来到了每天回家跟从煤场下班了一样,洗衣服洗到怀疑人生。然后她的人生变成了一片漆黑,让她知道知道什么叫人心险恶,怀疑人生![笑着哭]
磨破脚也是活该,有本事自己刷鞋啊,又懒又臭美,这种磨破脚也是自找的
深有体会,我都三十二岁了,今年刚有一个八个月的宝宝,每次给我妈视频,都要说让给娃娃剃头发、戴帽子、穿鞋子,说了一遍又一遍,给她解释了一遍又一遍,现在都怕了她了,今天还发语音又说给娃娃穿鞋子,是真的很烦
很多事情不是你那些西方伪思想能理解和接受的,所谓得自由平等的人权,是同龄人之间,同等级之间,同辈分之间的。在不同得时候就是要先懂得顺从和尊重。小孩从小给予太多的思维自由河尊重长大了就是最不尊人的。因为从小都是需要别人百依百顺的顺从他的意思,而根本不会考虑别人的不易。给你选择和建议是最需要和最适合的;而恰恰xiaoz孩子没有经历生活和社会的阅历希望什么事情都是他自己说了算,可是当后果和责任来了,他们却根本担不起,也不懂得去担。这就是西方和东方教育理念得差异。最后在孩子成人能担责的时候理智明智的父母才应该放手。而孩子这个时候就会主动的去牵父母的手。西方国家得孩子有多少会和父母牵手共度余生的。
其实就是他想要的你不给,他不要的你硬塞,在不断的索求和被拒绝之中,大家逐渐的变得无法沟通无法理解。长大之后,父母等着孩子感恩,孩子等着父母道歉,还是不同频。至于怎么解除隔离?这是当事人的事,旁观者看看就好,别多嘴,不然就是见者有份定律,麻烦会蔓延到你身上的。
[???]买皮面耐脏的不就好了,学校有规定穿白鞋啊,穿其它颜色的老师还会给鞋子拍照发群里说这种不行
站着说话不腰疼,又喜欢穿白色鞋,自己又不刷[笑着哭]
我儿子要买什么就买什么,之前会跟他讲大概价位
孩子生病还让学习那有学校一半的责任
意识不到自己带有的方向性吗?关键是你要是曾经信任的也就算了,阔是看清了面具之后的样子,肿么继续玩?你跟我谈倒退十好几年前肿么对我的?你让我相信今天你会改变吗?算了吧,真的对你没有兴趣。
都找自己原因。家长别太干涉。孩子也别太玻璃心。我今年快40了,可以说一辈子没留过长头发,小时候我妈不给我留,说她懒得给我梳头,让我长大了自己留自己梳,后来我也习惯了,一直短发,觉得挺好啊。我是儿子,如果是女儿,我也是不会给她梳头的。
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就是想要的那种孝顺[得瑟][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