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剧已经消亡了吗?

萝严肃吖 2024-11-21 15:38:59

国产影视“虚假”“悬浮”的毛病已经被说了好多年,但我还是一打开新片就难受,看来看去都很难代入。

小时候看的国产影视,当然有没见过的大都市繁华,但也经常觉得电视里的人跟我们家差不多。“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曾是每天早上都在电视里响起的一句口号,而这种感觉在当下却始终难寻?

我仔细想了想,为什么我总是对新片挑三拣四,觉得“不够平民”,大概有这几个原因。首先是画面就让我觉得怎么看怎么假。

而“画面质感”又是由打光、布景构成的。国产剧打光十级滤镜已经是个老问题了,我现在很疑惑的是,为什么那种,完全如同生活本身一样的色调消失了。

过去很多电视剧,看似质朴,有生活的粗粝,其实打光是很讲究的。比如两个人在房子里,光源也就跟逼仄的老房子一扇小窗户透进来的一样,看到这种画面,观众不觉得是一场戏,感觉自己就在屋里看家常琐事。

(△《空镜子》)这些年的很多影视剧,一开始往死里调白,人均冷白皮看不清,俗称“澡堂子滤镜”。

后来又变成,悬疑一键灰冷调,怀旧温馨一键黄调,但就是不自然啊!

娄烨对《风中有朵雨做的云》打光的要求是,打了要跟没打一样,要跟生活本身一样。无独有偶,“平民剧导演”杨亚洲也说过,要贴近生活,多用自然光。——但唯有精心设计才能有样的“生活质感”。

道具、布景更是如此。让我们亲切的影视画面,生活背景里总是带着凌乱和使用过的陈旧。但又不是纯粹的堆砌,而是一种活人在其中生活,每天用每天收拾的感觉。这当然需要准确的设计和重现。而细致真实的布景还原出来确实是最费工夫的了。

现在打开电视,总是觉得里面的人,过日子太整洁了,所以像在一个一个模型里做戏。

(△如此光洁的灶台瓷砖)而打开小时候看的电视剧,就觉得画面里真是锅碗瓢盆都在用。

不是说时代发展了经济变好,就不需要追求烟火气了。大陆观众也会对《有生之年》那间紧凑的老屋感到亲切,哪怕屋里一个人也没有,都知道这家有一大家子人在住。

昨天李雪琴在快手上发了自己的家乡铁岭,反而会觉得那样的视角很有意思。其实这个年代,也许大家的手机里更能捕捉到“现实”的味道,当然不那么精美,但真实得如同我们每个人的眼睛看到的一样。

而很多现在的创作中,那种“平民感的缺失”甚至是直接体现在角色面相上的。为何打开电视总是有那么那么多光鲜亮丽毫无瑕疵的人?见过一部剧想跟随网络热点讲一讲“给女性灌输容貌焦虑”梗,结果对着超白滤镜下脸上没有一丝皱纹的女明星讲出这些台词,就……有点荒谬。

从前我们总是能在电视剧里看到父亲母亲身边叔叔阿姨一样的人,漂亮或者不漂亮,反正看着就是得上班下班买菜做饭的人。

(△《浪漫的事》)和外表上的“好不普通”一致的是,现在的主角们总是能名利双收。哪怕开头不能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后面随着剧情发展也得赚钱,好像除了“发达”之外就不能表达什么戏剧性了。

而那些过日子省钱、常常碰壁的“普通人”,又仅仅被放在配角身上,集中成一个负责笑点的功能性人物。比如:男主女主都是事业不停开挂、体面如同广告一样的成功人士,男主爸妈女主爸妈则负责嘻嘻哈哈搞笑。

这种配置在国产剧里我们习以为常——但,难道人类是分成两种NPC吗,一种负责成功,另一种负责普通?总是怀念小时候看电视的感觉,张大民就着树建一间小屋,没有多少钱,也要把自己的日子过下去。就像看到了我的父母邻居们。过日子嘛,哪有顺利的,但也就这么过了,有时候还过出了点意思。

尤其是在“女性角色”上,那种作为“普通人”的“人性”反而更难出现。男主角们还有“浑身毛病一事无成只要有一点坚持一点伤痛就引发共鸣”的余地。女主角们则还是在各种符号里打转。

一旦提出“女性要有血有肉要自强”,就会被误会成“女性很强”,“很强”又被立马替换成“名利上的成功”及“很多人很多人爱她”。“大女主”三个字被嚼了又嚼现在只剩错位和乏力,已经让我们应激到:“什么?大女主了?要搞玛丽苏了?”而如果创作者们非常卖力地说“普通人”“普通女人”,则又常常依赖网络段子式的“接地气”来塑造,其实不过是跟最网络吐槽和网络集体创作的后面拾人牙慧。

该怎么形容这种差异呢,说一个我这几年喜欢的“女性平民塑造吧”。《俗女养成记2》里有一个钟欣凌客串的身材胖胖的女警察,一开始以为只是来搞笑的打酱油角色。

但是连这个客串的搞笑思路其实也是在打破刻板印象的:女性可以当警察、女警不等于警花、女性当警察跟男人当警察一样,看到超速的就要罚款,休息的时候吃汉堡超开心。——没有对女性做出“要瘦要美”的这种刻画,因为生活里很多女性就是可以这样爱吃但敬业。

就在我为“胖胖的女警察”这种形象也感到舒展之后,剧情还藏着一个彩蛋,原来前面看似无厘头的剧情里,真正发生的是,被家暴过的女性露出了淤青说自己正在出走的路上,女警察就会立刻拥抱她,然后把驾照还给她不再计较超速问题,用力地挥手:“走!走!”

这种刻画并不需要多少网络金句,也不要多么感人肺腑由角色说出口的中心思想,甚至也不需要多跌宕起伏的剧情。甚至连这个角色都没名字,但她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是一定存在的,是让我们感受到普通人的人性光芒。普通,生动,不开挂,又在某个时刻光芒万丈。而其背后的创作思路,包含着时代思潮的演进:倡导女性进入更多行业、摒弃“白瘦幼”审美、女性互助与反家暴。

“平民故事”越来越稀缺的当下,“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这样一句尘封在记忆里的口号成为我们共同的需要。

有时也会被质疑:是不是你们只想看过去的故事,是不是只想看丧的东西,说白了就是过去的都比现在好罢了。其实完全不是这样。丧也可以,励志也可以,生活没有容易的事,我们只是想看到平民的喜怒哀乐。平民可以受挫,但不能挫败于创作者的嫌贫爱富,把优秀的品质都给有钱人。

平民可以成功,但不能成功于脱离生活经验的异想天开,那更是一种对于普通人的敷衍和糊弄。过去的作品总是亲切,并不因为怀旧滤镜,因为和生活对上了。现在大家生活水平好些了,但生活里也都是普通人,“平民故事”不应当消亡。

何不把目光投向现实生活中真正的平民?在当下的创作中找回“平民故事”“平民精神”,最好的方式,就是看到真实本身。

在社交网络上经常能看到真正的平民英雄在闪着光,有时在快手上做“赛博田野调查”,都会感叹,这么多生动活泼的人,都是创作素材,怎么还没有人发现?如果电影电视拍得不好,我不如看普通人自己拍的片段算了。镜头毫无章法和训练,那但恰恰保证了捕捉的每一帧都是没有掩饰的现实,那生活里凌乱又时刻更新的一切。

我最近印象尤其深的是,怎么还没有人发现,从盲人按摩师变成播音员的董丽娜,值得拍个人物传记片呀?

最早是看到家里亲戚很爱发董丽娜的快手作品,她作为视障女性,坚持在快手上发自己的朗读作品,跟大家想象中的“短视频都肤浅”的调性完全不一样。她的声音很好听很坚韧,朗读的内容也是帮很多基层受众拓宽了一些认知,激发了大家对诗歌美文的向往。

因为很佩服董丽娜,我后来搜索了一下才了解到她的故事多么有突破性。董丽娜有先天视力障碍,出生后就有弱视。8岁时她进了大连盲校学习,开始学习盲文,能够学习就让她快乐,但那时所有人都在告诉视障学生们:一定要好好学推拿,这是你们将来唯一的出路。

然而董丽娜的疑问是:“如果有人告诉你,你们所有人只能做同一件事情,过同样一种人生,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人生怎么能够刚刚开始就要看到结局?”这是真正遇到困境却热爱生命的人发自内心的疑问,是很多作品挖空心思也写不出的对白。

中专毕业后,董丽娜成为按摩师。工作辛苦,但她最受不了的是每天都是重复的生活,再也不能成长和进步。22岁时,她决定离开大连坐火车去北京。因为她想“像其他人一样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

在北京有更多公益机构,她获得了培训10天播音主持的机会,然后她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了,是播音。2007年,董丽娜拿到了普通话一甲证书,2011年1月,她报名参加播音主持本科的自学考试。

但因视障在新生照片采集环节被拒绝,“没有先例”。于是董丽娜再去相关机构留言询问并给教委写信,然后,她突破了阻碍拿到了考试资格。最终,她走到了谁都不敢想的地方:考取了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今年毕业了。

董丽娜的快手置顶视频就是她从中传研究生毕业,作为代表发言的片段。

她收获了超过4万的点赞,她的故事激励着更多视障人士及身心障碍人士去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当然,也鼓励着没有障碍却内心不一定比她强大的普通人。

而快手可能比很多影视从业者更会发掘平民故事。董丽娜的声音优势被快手发挥到了极致。她就是《500个家乡》系列短片中《大连人要赢》里那把自信坚韧的女声。

即便不知道董丽娜是谁,看了这个短片也会感受到,我们平民的故事,可真迷人啊。董丽娜说,她和大连的底色是一样的。什么底色呢,大概就是漂漂亮亮体体面面,就想赢。

所谓的“要赢”不是碾压弱者的残酷,反而是无论什么状态都能热爱生活的勇气,从“要赢”中获得能量和乐趣。

大连人在吃和穿之间选择穿,大连人拿快递也要漂漂亮亮。

大连一百多年的老电车还在优雅前行,这个我早就知道,但听了董丽娜的讲述才明白,原来这是一种大连精神之必然呀。

这是大连,是大连人,也跟董丽娜的人生形成了互文。难怪她从不甘心别人为视障人士规划的人生,难怪她一个人就要闯北京,难怪她一个人和考试体系说理,为后来者趟出‍了一条深造之路。

就算完全不知道董丽娜,也会在她对大连的解说中知道,她看不见。但,她的声音那么沉稳和自信,当然也是那个“要赢”的大连人。

这则短片我看了又看,这是我久违了的,一直渴求的“平民”故事。它拍摄了完全还原生活质感的画面;

镜头里的每个人,都是闪闪发光的平民主角,还特别突出了爱运动的女孩子,打破性别刻板印象。

更有董丽娜摸着盲文的画面,充满人文关怀,也是跟董丽娜这样一个平民巾帼站在一起的视角。

平民的故事里没有开挂,只是不愿意认输,大连人是这样,董丽娜也是这样。看着海报里她坚毅的面孔,我觉得,这就是我想看的女主角。

因为太喜欢《大连人要赢》,我又去快手搜了《500个家乡》,发现另一个能作为我们普通女孩代表的李雪琴,也为自己的故乡铁岭拍摄了一条《柔软的铁岭》。

我们对李雪琴和铁岭的印象都是“能唠”,但李雪琴缓缓道出铁岭的本质,彪悍或幽默,后面都是柔软。

正如李雪琴无论是自嘲还是娱乐大家,招人喜欢的原因是,她讲的话,最终都落在了同情和理解。她是柔软的铁岭人。柔软也是平民叙事里很重要的一个因素,生活不一定容易,但普通人之间总有朴素的善良和柔软。

“东北文艺复兴”的风吹了这么久,我一直说,应该东北女人来搞了,没想到,先帮我实现愿望的,还是最懂平民的快手。

在快手,关于普通人的故事画面,总有最真实的质感,因为那就是生活。在快手,人人都是平民,但人人都是主角。你可以看见无数在生活里探索的人,但找不到虚妄的成功学。

厌倦了重复的功利主义故事。让我们把目光投向平民、基层,投向真实的生活吧。我们总是说需要真实,需要平民视角;但并不是说希望时代不发展,希望文艺的一切都是陈旧的,一切都是不发达的,只是丢下“现实”去寻找“他者”。

实际上,回归真实,才能找到新东西。就像《500个家乡》里对全国各个城市的重新讲述,会让大家都觉得新鲜又熟悉。看到董丽娜介绍大连、李雪琴介绍铁岭,你大概也会想,我能不能这么介绍我的家乡。

‍对于这些被重新认知的家乡,我又会想,我还没去过的城市太多了,不一定要去一线城市省会城市,每个城市都有值得去的地方。为什么关于中国城市的讲述里,有太多重复的超一线城市图景,是否也是一种慕强和刻板。我们分明是来自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家乡在我们身上留下印记,相互看看彼此的故乡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中国不只有CBD,也有更多小城、小吃、小故事。小故事汇集在一起,也许才更波澜壮阔。500个家乡里就有500样中国,500种平民故事。

0 阅读:0
萝严肃吖

萝严肃吖

一块严肃的扯淡自留地,萝贝贝和小助手们倾情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