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解放后从师长一路升为大军区司令员,军区撤销时他有些意外

趣史汇 2025-01-25 14:51:54

在共和国的30年代就参加了红军,经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是皖南事变的亲历者和幸存者,在解放战争中,参加了著名的莱芜、孟良崮、淮海、渡江和解放上海等战役,在新中国后被授予少将。

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他作为云南方向的实际作战总指挥,取得了出色的战绩,更被提拔为大军区司令员。然而没过多久,担当军区司令没多久,整个军区却遭到撤销,尽管这一切让他倍感意外,然而作为一名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他仍然坚定执行军委的决定。并在晚年退居二线后,依旧关心国家的建设,持续发挥自己的余热。这就是开国少将张轾秀将军。

从红小鬼一路成长为师长,在革命战争中得到锤炼和成长。

1933年,18岁的张铚秀加入了红军永新游击队。得益于从小就参加儿童团的经历,他在战斗中总是出色的完成各项任务。1934年2月他成为了永安独立营的副排长,到了4月份,张铚秀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党员。

1935年11月19日,作为红六军团第十六师第四十七团一营营长,张轾秀跟随部队一起,奉命从湖南省桑植县开始长征。长征途中,1936年1月上旬的一次战斗中,让他右腿中弹负伤,只能坐在马背上跟随部队继续长征。时任团长的覃国翰专门挑选了在战斗中缴获的一匹好马让张铚秀骑着,以保证他能顺利跟上大部队。

1936年10月,红二军团经历千辛万苦,终于抵达了陕北,与中央红军胜利会师。由于当时的国内抗战的呼声日益高涨,当时陕北的中央领导深思熟虑后,为了培养更多能适应时代变化的军事人才,特意让各个部队的红军干部们进入抗大深造学习,其中也包括张铚秀。

从抗大学习毕业后,张铚秀向组织请求去往最需要的前线战斗,由于当时民族抗日统一战线刚刚建立,加上当时时局需要,1937年11月张铚秀被派往南方到新四军中工作。当时新四军刚刚成立,加上由于日军南侵的步伐加快,因此南方的抗战非常紧迫。张铚秀奉命回到自己的家乡永新扩充新四军的队伍。

由于工作出色,在1940年的3 月,张铚秀回到皖南新四军军部出任第一团的副参谋长。11 月,张铚秀又出任新四军皖南第一纵队新编第一团的团长。1941年1月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爆发,张铚秀也随军部被国民党的部队包围在皖南山区。为了能够冲出包围圈,他带领着剩下的战士在山区丛林中不断战斗。

为了保存仅有的力量,张轾秀与剩下的新四军战士们采取白天在山林中隐蔽,晚上再行动。就这样艰难辗转了一个多月,才终于冲出包围圈,来到了江北。作为极少数从皖南事变中幸存的人员,张铚秀顾不上悲痛,又转身投入到更为严酷的战斗中。从1941年到1945年日军投降,他先后参与了多次对日伪军的战斗,为民族解放立下了赫赫战功。

抗日战争结束之后,张铚秀又马不停蹄地奔赴解放战争的战场。1945年10月一直到1949年3月渡江战役前,他先后在新四军第七师第十九旅(后整编为华东野战军第七纵队第十九师)、华野第九纵队第二十六师(后整编为第三野战军第二十七军第八十师)任副师长、师长。他随着部队,一路从安徽皖江打到山东,又从山东打到安徽、上海。行程数万里,参加了著名的莱芜、孟良崮、济南、淮海、渡江和解放上海等战役。新中国建立后,他又继续随着部队参加了抗美援朝。在1955年授衔时,张铚秀被授予了少将军衔,成为新中国的开国少将。

和平时代再担重任,中越自卫反击中顶大梁升为大军区司令。

战争结束后,张铚秀跟很多战友一样,积极参与到新中国的军事建设事业中。然而70年代后期,国内国外局势风云突变,特别是国际上美苏冷战达到白热化程度。此时,越南领导人在苏联的支持下极为膨胀。越南不仅在东南亚大搞扩张,还多次纵容越军骚扰中国的边界地带。

面对狂妄的越南当局,我国领导人作出决策,启动对越自卫反击行动,维护国家的边疆安全。1975年8月,张铚秀调任昆明军区副司令员,自从东南亚局势陡变以来,越南方面对我国边境的挑战和骚扰他都看在眼里,多年来在战争中锤炼的经验也让他知道,冲突的升级已经是必然。

因此他提前就下令带队深入边境地区,亲自侦查了越南的军事布局及当地的地形环境,为即将到来的战役做好充足准备。1979年2月,我国领导人决定分别从广西和云南两个战略位置,对越南的军事行动展开钳形攻势。

东线战场的指挥权交由许世友将军,西线则由新任昆明军区司令员杨得志负责,2月17日凌晨4点半,正式的战斗命令下达,解放军自广西和云南两大方向,对越南的6个省和11个县展开了全面进攻。战役初期,西线在张铚秀的战略指导下,战果显著。但就在这紧急关头,杨得志将军因紧张的指挥工作和过度劳累导致胃病急剧恶化,被紧急送往野战医院,由于病情实在紧急,只能通过专机转运至北京进行治疗。于是,此时西线的指挥权突然空缺。时任昆明军区副司令的张铚秀此时责无旁贷,当即接过西线的指挥棒,成为西线实际上总指挥。

圆满完成了西线的战斗任务之后,在1980年1月,张铚秀被正式任命为昆明军区司令员。1982年9 月,张铚秀在中共第十二届代表大会上再次当选为中央委员。1984 年 6 月,中央军委决定利用老山战场,轮战锻炼部队。张铚秀和军区其他领导一道,严密组织指挥本区部队和外区部队在老山轮战,以较小的代价换取较大的胜利,完成了军委赋予的轮战任务。

百万裁军重大战略出炉,尽管意外但依旧坦然接受昆明军区被撤销。

1985年,正值改革开放的初期,中共一个引起世界轰动的重大战略落地。这就是百万裁军。在这一年,人民解放军三总部机关的人员编制比整编前精简了近一半。原先的11个大军区精简合并成了7个,3年内将有60万干部退出现役,转业到地方……

由于当时,云南边境的自卫还击战场硝烟未尽,这使得在精简整编方案下达之前,包括昆明军区司令员张轾秀将军在内的喜多人都认为,昆明军区不会撤销。要知道当时中越边境还有战火,而且昆明军区的基干是由原属二野的部队组成。大家都认为,二野的老政委,大概不会拿昆明军区开刀。

甚至当张轾秀将军带着军区军务部长,来到北京出席军委扩大会议的时候,皮包里还装有昆明军区接管成都军区的具体方案。然而,在扩大会议上,宣布的方案确实直接撤销昆明军区,其机关人员及部队与成都军区合并。

其实,党中央如此决定,是非常高瞻远瞩的。因为从军事和国际政治角度来说,保留成都军区要比保留昆明军区合理得多。因为中越边境的战争,此时已经接近尾声。从战略地位来看,成都比昆明重要得多。

昆明军区的撤销,在军内外引起了强烈的震动。这让人们看到了中央的决心,也看到了中国军队真正走向现代化的希望。当军委常委会公布了合并后新的军区领导班子的时候,大家看到,在名单上,张轾秀已经不在其列。

然而张轾秀将军却非常坦然,因为他当时已经71岁高龄。即使任职也是过渡人物,此时交班更有利于合并后的工作安排。在会议结束后,张轾秀将军回到昆明。由于中越边境地区的前线指挥部的人员也面临整编,为了维护战斗部队的稳定,他直接来到前线。

在“前指”进行了传达和工作部署之后,张轾秀将军继续走过一个又一个前线指挥所和边防团。在这里,他留下了一个即将卸任的司令员和究竟战争的老兵的嘱托。最后,他来到了麻栗坡烈士陵园。这里安息着1979年以来,历次战斗中牺牲的烈士们。

老将军深情地望着这一排排墓碑,凝视着一个个年轻的名字,正是这些年轻的生命,造就了胜利和荣誉,也守护了共和国的国土。张轾秀为这些长眠的英灵献上了花圈,在此地默默站立了很久才离开。

1985年8月14日,昆明军区召开了师以上干部会议,张轾秀代表军区党委做了30年总结报告。半个月后,昆明军区党委和机关正式停止办公,沿用了30年的“昆明军区”,改为“原昆明军区”,下属部队也全部按照新的成都军区的命令开始调动。

就这样,张铚秀坚决执行中央军委的命令,从昆明军区司令员的岗位上退下来。次年 9 月,张铚秀在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上当选中顾委委员,中共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再次当选为中顾委委员。1988 年 7 月 15 日,被中央军委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虽然退出领导岗位,张铚秀仍然非常关心党的事业和军队建设,经常到各地调查研究。其中,他在担任中顾委委员期间,先后向中央提交各种建设性书面建议10 多件,受到中央的重视和地方党委、政府的尊重。

张铚秀退居二线后,一边忙于社会公益活动,一边享受着退而不休的乐趣。晚年张铚秀神清气爽、声音洪亮。他还曾被评为“全国和全军健康老人”。对于老年健康,张铚秀经常提到三句话:“一是对待健康长寿,下要保底(85 岁)上不封顶;二是健康不单纯是身体健康而且心理要健康,做到身心健康;三是长寿要讲究质量。”2009 年 8 月 14 日晨,张铚秀因病在北京 301 医院逝世,享年95岁。

今天当我们再次回顾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辉历程,不仅仅是缅怀他们曾经历过的艰难岁月,更应该学习他们顾全大局,不贪恋权位的高风亮节,才能真正继承他们的事业,在新时代中创造新的辉煌。

参考文献

郑晓国 南东风.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邓小平1977—1992年活动实录》 1993

主编 周明 傅溪鹏. 《沙漠风暴--战事风云卷》 1999

张轾秀将军的传奇人生

0 阅读:372
趣史汇

趣史汇

仅是一闲云野鹤之士,隐于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