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什么说把三星堆文化定义在“商晚周初”证据不充分?
• 三星堆遗址的文化特征、器物风格和宗教礼仪与殷代文化存在显著差异,无法简单归属于“商晚周初”时期。
• 三星堆的宗庙系统和礼制文化展现出明显的早夏或尧舜禹时期的特点,例如高台神位、神人坐像,以及青铜树等独特器物,与殷墟文化中的跪礼和殷代礼制有本质不同。
• 目前考古学界尚未发现三星堆与殷墟存在直接的时间重叠或文化传承的明确证据,因此将三星堆文化强行归入“商晚周初”缺乏足够依据。
2. 为什么说三星堆文化要早于殷代、早于殷墟文化?
• 坐姿与跪姿的文化差异:
• 三星堆的帝王、神像多表现为“坐”于高台之上,这种坐姿象征权威和尊崇,与三皇五帝时期的礼制传统一致。
• 殷墟文化中,跪姿礼制(即“夷礼”)取代坐姿,成为其礼仪体系的核心特征。
• 这一转变说明,三星堆的坐位礼制早于殷墟的跪位礼制,表明三星堆文化的年代应早于殷墟。
• 青铜器与礼制的区别:
• 三星堆的青铜树、神坛、高台等象征“天帝崇拜”和“王权神授”的礼仪,反映出早期王权与神权合一的特点。
• 殷墟文化的宗庙礼制和祭祀器物更多体现出祖先崇拜与宗法体系的发展,与三星堆的神王合一特征有显著差异。
• 器物风格的演化:
• 三星堆器物造型复杂、装饰华丽,体现了高度成熟的青铜工艺,明显早于殷代青铜器的规范化发展。
3. 夏礼、殷礼有明确的区别?
• 夏礼强调“坐位”和高台崇拜:
• 三星堆的帝王或神人形象多“坐”于高台神位,椅子上装饰虎、龙、鹰等权力象征,体现出王权至上的特点。
• 这种礼制对应早夏时期礼仪,突出神、王一体的宗教崇拜。
• 殷礼强调跪拜与平礼:
• 殷墟文化中,跪姿取代坐姿,成为礼制的主要形式,表现出殷人崇尚跪拜礼的文化特征。
• 跪礼被视为“夷礼”的专属形式,展现了殷代祖先崇拜与宗法体系的礼仪特色。
4. 三星堆凭有“坐”就可以判断它早于殷墟?
• “坐”位文化是早期华夏礼制的重要标志之一。
• 从三皇五帝到早夏时期,帝、神坐于高台或云台之上是一种普遍现象。
• 三星堆的坐像神人和高台神坛体现了这一文化传统,说明其礼制文化承袭自早夏甚至尧舜时期。
• 殷墟文化则以跪姿为核心,表明跪礼的兴起标志着礼制的变迁。因此,三星堆的“坐”礼制显然早于殷墟的“跪”礼制。
5. 华夏文明早期没有“坐位”是错误的认识!
• 三星堆遗址证明,“坐”在高台之上作为神与王的象征性姿态,早在三皇五帝时期便已成为常态化礼制。
• 三星堆的椅子装饰丰富,包括虎、龙、鹰等纹饰,象征王权与神权的统一。
• 认为“坐椅”到汉代才出现,是忽略了三星堆乃至早期华夏礼制的关键证据。
结论
三星堆文化的礼制、宗教崇拜和器物风格具有早夏甚至更早的特征,与殷墟文化存在显著差异。特别是“坐位”礼制的存在,表明三星堆的文明要早于殷代。通过对夏礼与殷礼的比较,可以清晰看到华夏文明在不同时期的演进脉络,也进一步证明了华夏文明早期“高台坐位”礼制的真实性与普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