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经济学》——你可以不信,但是世界变得更好了吗?

谵语镜 2023-07-07 11:34:55

在经济指标已经日渐开始成为人们评判社会中的现象时,被用来衡量一切的重要指标,人们开始日益迷茫于:什么样的经济学才能达到大家都期待的、更为理想的状态?

毕竟,历史上、社会上那么多经济学家,提出了那么多的假设,建立了那么多的模型,都无法弄清楚,什么样的世界才是人们想要的——特别是那些想通过做出完美的数字题建立所谓的完美世界的,他们的世界明显和一般人不一样,而这个世界里,明显是普通人更多一些。

有趣的是,现代的经济学历,因为忽视了更多人的需求,开始越来越“测不准”了。所以,作者在本书中独树一帜地提出,人文社科的意义是,界定什么是经济模型需要采集的、对经济运行可能会造成较大影响的数据的来源的基础元素,比如对一家公司和一个行业的信心,比如对某种技术的未来的憧憬或需要,最重要的“不是规则、约束、制度,而是伦理。我们真正需要的并不是一个社会层面的,位至八层楼高度的标准,我们需要的是一个能落地的标准,也就是说,在个人伦理层面上,让试图成为好人的真人不断博弈并达成协议,进而让他们自愿参与到一个能让穷人的财富增值3000%的自由社会之中”。

同时,经济学现在不缺少将一个至今运行的还算不错的事例的方方面面归纳成优质模型的学说,因为这就是一个锦上添花带人入坑的过程,用优秀去证明优秀,但是,从前被忽略的人文因素现在已经开始不容忽视了。否则,这个世界将日渐走向割裂。

因此当越来越多的经济学术和经济模型全都要围绕着如何确认当下新制度主义的合理性,却从来不提及这些制度之所以能使人们获得大爆炸型的财富的根本人文类因素,甚至借助身份和职业努力地用并不纯粹的舆论话术对他人进行干预,努力将这些很容易被干扰且产生波动的数据,解释成或者固化成未来经济中重要的一环,确认其不可替代性,无论是听起来还是想起来都很讽刺,很滑稽。

作者在书中援引了诸多经济理论问题,经济学家的著名言论(比如“低层次陷阱,贫困的循环”,“规则俘虏”等),并对其进行了相对犀利切中的评判。作者就此提出,那些试图在其他图书中证明作者的观点不可靠的人,他们自己甚至无法掌握其理论根基的基础算法,得出的结果也已经不太适合用于当今的社会,那么,在作者的理论未被大量投入实用甚至证伪之前,作者当然可以认定自己的经济学理论是有可操作空间的,本书的大量篇幅也被用来对质疑声音进行反质疑,并罗列出诸多已经被经济学家们只进行侧面或片面分析的经典经济学方面的问题。

且由于作者撰写此书的立场是想要将人文社科类因素引入经济学的计量领域,因此引用了大量基于人文社科方面的知识,比如西方世界的文艺作品或历史常识来佐证自己的观点,且作者的母语为英语,部分翻译后的内容除了依旧能保持其既幽默又辛辣的文风,但也容易因为句式和语法的原因,带给东方读者不算流畅的阅读体验——读者最好在阅读本书前,就懂得一些西方经济学知识,也有较好的西方文史知识,否则,会容易在作者西式俏皮的回应中不知所措。

0 阅读: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