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向彻底变了!第一批来华免签的外国人,回国后开始茶不思饭不想

浩舞默画历史 2025-01-19 11:00:54

2024第N种回顾方式。

自从我国推出针对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44小时免签政策之后,世界旅行和舆论的风向就彻底发生了改变。

原本寻常的大街小巷,突然间出现了很多洋面孔。

更重要的是,这些洋面孔回国之后,竟然出现了严重的戒断反应。

因为外国人的态度,那些原本对中国免签政策持反对意见的网友,也说不出任何丧气的话来。

这个免签政策,对我国有哪些方面的积极影响?外国游客的戒断反应又是为哪般?

记得2024年,我国推出144小时的免签政策之后,网上并不是一边倒的支持声。有不少网友认为,这个政策会害了中国。

有人说,中国一线城市的物价本来就高,那群外国人进来之后,市场上面的东西供不应求,物价只会变得更高。

中国人民自己的生活成本,会因此而大量上升。

还有人说,中国虽然地大物博,但本身人口已经很多,对资源和环境的消耗有目共睹。

如果正常的旅游,还能控制外来人口的数量,但现在放开免签政策,岂不是会进一步加大环境的负担?

网友们反映的这些问题,的确是客观存在的。

不过,在政策真得推行,外国游客真的大量来到中国之后,网友们才明白过来,咱妈的心思,原来深不可测。

第一批来中国踩点的游客,很多都来自于西方国家,有美国的,有英国的,有加拿大的。

他们刚刚走出飞机,见到我们的国际机场,嘴巴里的惊呼声就停不下来。

出现在他们眼前的是,一座完全与现代化文明深度绑定的机场。

服务人员随处可见,可以用不同的语言为外国游客提供导引服务。

各种指示牌上面也有着多国语言指示,官方的提醒非常到位。

除此之外,智慧化建设已经覆盖到机场的方方面面,外国游客掏出手机,就能完成许多他们在自己国内都办不到的事情。

甚至不用走出机场门口,他们就能在交通枢纽内部完成不同交通工具的换乘,比如搭载高铁或者地铁。

如此一站式的便利服务和全方位的周到指引,颠覆了他们过去对中国的印象。

在没有真正来到中国之前,他们对于中国的了解,完全仰仗于西方媒体的各种报道。

而那些报道并不客观,不怀好意的媒体总是用各种手段来抹黑中国的形象。

他们说中国是一个脏乱差的国家,街道上随处散发着刺鼻的臭味,各种各样的垃圾堆满了住宅区的门口,小摊小贩拥挤不堪,而且遇到外国游客还会随便占便宜。

就连印度这样一个把母亲河当作粪池的国家,在西方媒体报道中都比中国来得更好。

这种颠倒黑白的报道,显然是西方国家舆论战的一种手段。

而当中国真正打开国门,欢迎外国游客用眼睛来见证的时候,一切舆论战上不得台面的手段就不攻自破。

安静整洁的车道,自学英语的商家店主,热情好客的本地居民,都给这些外国人营造了一种宾至如归的感受。

洗脑包就是这么打破的,所以这一波,中国在大气层。

除此之外,外国游客对于中国人民的生活质量,也有了更全面地认识。

过去他们觉得,中国人没钱,所以日子过得穷困潦倒,一个茶叶蛋都得掰成几瓣省着吃。

不得不说,这种误解,和我们的某些台湾同胞,倒是有异曲同工的地方。

他们会产生这样的看法,大概是被同一家媒体洗脑了。

而当真正进入中国社会的烟火氛围,外国游客才发现,茶叶蛋固然好吃,却是中国美食中最微不足道的一个小小品类。

走到北京,一口铜锅涮肉,鲜得他们眉毛都快掉了。

走到山西,一碗面可以做成那么多种花样,让他们惊得眼珠子快要掉出来。

走到四川,麻辣火锅摆上桌,肚子疼,眼泪飞,但是吃得酣畅淋漓。

不同的外国游客,在做攻略的时候,会选择不一样的城市,领略不同的风土人情。

而等他们回去,大家都在网上交流,这才发现,怎么中国处处都不一样,但又处处都精彩呢?

原来这就是大国的魅力,过去的他们,可从来没有机会感受。很多外国人,把144个小时全都用在了吃这件事上。

从南吃到北,从东吃到西,酸甜苦辣,各种味道都尝了个遍,直到离开的时候还恋恋不舍。

有很多外国网友都承认,在他们离开中国之后,他们最舍不得的就是中国的美食。

因为只要走出中国的土地,再想品尝到同样的味道,几乎是难如登天。

看到这样的留言,再联想到一些中国留学生在国外的饮食情况,真的不得不让人感叹对比之强烈。

很多留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习惯了我们民以食为天的观念,到了国外之后,看到单调寡淡的白人饭菜,实在不知道该从何下手。

于是那些从前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孩子,在国外不得不学着自己下厨。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勉强品尝到一些中国的味道。

而即便是他们对厨艺并不精通,在国内根本排不上号,但是到了国外,他们只要能学着自己做饭,都能吸引一批其他外国同学的关注。

还有一个网友分享了一件特别有趣的事情,他在美国留学的时候,曾经尝试过做一顿非常有家乡特色的大餐。

在他进厨房准备的过程中,其他外国同学闻到味道,就已经馋的直流口水。

等到他把东西全部端到餐桌上之后,不允许其他人先动筷,要求他们必须和他一起看完一部抗美援朝的纪录片。

这就是靠美食进行的意识形态输出吗?只能说,干的好。

还有一位欧洲妈妈发布视频,说现在已经拿自己的女儿没辙了。

他们一家人到中国旅行之后,这位欧洲妈妈的女儿迷上了中国的各种面食,离开中国之后还想吃。

但是无论怎么尝试,他们都没法儿在自己家复刻同样的味道。

于是现在,她的女儿每天吃饭时都会唉声叹气,叹得他们又好气又好笑。

看得出来,世界范围内,舆论风向已经彻底变了。从前,中国人喜欢出国旅游,美其名曰见世面。

而现在,外国人扎堆往中国跑,他们才是真正的见世面。

那些无脑或者黑心媒体对中国的攻击,谩骂,都成了自己打在自己脸上的巴掌。

但凡来中国旅游过的人,回去只要一宣传,一传十十传百,用不了多久,全世界都能看透他们拙劣的谎言。

等到事情发展到这一步,那些之前还不理解我国免签政策的同胞网友们,终于恍然大悟。原来为了一碟醋,我们包了这么大一盘饺子。

从今以后,中国甚至不用在舆论战上面花费多余的力气。

那些抹黑中国的言论只要一出现,外国网友甚至会主动帮着中国出谋划策,打破过去流传甚广的洗脑包。

一些来自韩国的游客也十分有意思,他们来到中国,着重体验了中国的一些非遗文化习俗活动。

回去之后,他们相当感慨的说,终于知道自己的国家为什么处心积虑要偷窃中国的文化了。

好东西谁都想要,自己包里没有,当然只能把手伸向别人的口袋。

不需要中国再做什么解释,他们就能明白这个道理。

这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最高境界,无须紧绷,用自己的魅力彻底折服对方。

点击,就可以看到榜单,阅读更多深度好文章。

参考资料:

1、免签效应持续显现 “中国游”更加火热(国际视点)——光明网2025-01-16 08:49

2、“免签朋友圈”扩大,中国深化开放的“政策名片”——中国青年网2024-12-03 06:45

0 阅读:12
浩舞默画历史

浩舞默画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