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这钱…能不能再缓缓?最近手头实在紧。”弟媳小雅的声音隔着电话线,听起来像被风吹散的蒲公英,飘忽不定。我捏着手里泛黄的离婚协议,上面咖啡渍像极了干涸的泪痕,心里五味杂陈。2008年的短信提示音突然响起,是催还信用卡的通知,我深吸一口气,告诉自己要冷静。
1. 借钱风波“小雅,这都拖了半年了,当初说好三个月的。”我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但指尖却不自觉地摩挲着毛衣起球的地方,那粗糙的触感让我更加烦躁。阳台上那盆枯姜的茉莉花,是我离婚后唯一留下的东西,象征着我曾经想要守护的家,如今却只剩下残败。
小雅支支吾吾,说最近生意不好做,孩子又要上辅导班,开销太大。我心里冷笑,当初借钱的时候,她可不是这么说的。那时候,她信誓旦旦地说,只要周转一下,很快就能还上。我看着离婚协议上那个刺眼的日期,想起前夫决绝的眼神,心痛得像一左胸第三根肋骨持续低温。
我叹了口气,语气软了下来:“小雅,我也知道你难,但我也不是什么大款,这钱对我来说也很重要。要不,你先还一部分?”
电话那头沉默了很久,久到我以为她已经挂断了电话。突然,她带着哭腔说:“姐,我…我实在没钱。要不,你找我妈说说?”
我愣住了。找婆婆?这算什么事?我跟婆婆的关系一直很微妙,客气而疏离。她总是带着一种审视的目光看着我,仿佛我配不上她的儿子。
挂断电话,我感到一阵无力。我帮她,她却想把我推到婆婆面前。我看着老式挂钟整点报时,想起离婚前,我和前夫也经常因为钱的事情吵架。那时候,他总是说我太计较,不懂得体谅他的家人。
我决定去找婆婆谈谈。
婆婆家还是老样子,客厅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盆栽,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婆婆正在厨房里忙碌,看到我来,只是淡淡地打了个招呼,并没有放下手里的活。
“妈,我…我想跟您说件事。”我有些局促地站在厨房门口,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婆婆回头看了我一眼,眼神里带着一丝探究:“什么事?说吧。”
我把小雅借钱不还的事情告诉了婆婆。婆婆听完,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惊讶,只是淡淡地说:“我知道了。”
我有些失望,以为婆婆会帮我说话,没想到她却如此冷淡。我正要转身离开,婆婆突然叫住了我:“等等。”
她走到我面前,语气平静地说:“小雅这孩子,从小就被宠坏了,不懂事。你放心,我会跟她说的。”
第二天,我接到了小雅的电话。她的声音很低,带着一丝不情愿:“姐,我…我把钱还给你。”
我有些惊讶,没想到婆婆竟然真的帮我解决了问题。我问小雅,婆婆跟她说了什么。小雅支支吾吾,不肯说。
后来,我才知道,婆婆跟小雅说:“这钱是人家辛辛苦苦挣来的,你借了不还,丢的是我们家的脸。你要是不还,以后就别叫我妈了。”
小雅从小就怕婆婆,听到婆婆这么说,自然不敢不还钱。
3. 难以言说的滋味钱是还回来了,但我心里却并没有感到轻松。我总觉得,这件事让我和婆婆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了。
我开始反思自己。当初,我为什么要借钱给小雅?是因为同情她,还是因为想要得到婆婆的认可?或许,两者都有吧。
我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憔悴而疲惫。离婚后的生活,比我想象的还要艰难。我努力工作,想要重新开始,但过去的阴影却总是挥之不去。
那天是周三…不,应该是周四,我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闻到了一股桂花香。那是我初恋时最喜欢的味道。我停下脚步,抬头望向天空,夕阳像煎过头的溏心蛋,散发着温暖的光芒。
我突然明白,有些事情,过去了就过去了,无法挽回。我能做的,就是放下过去,勇敢地面对未来。
4. 谁是赢家婆婆帮我拿回了钱,小雅乖乖还了钱,看起来我赢了。可我总觉得,我才是那个吃亏的人。我失去了和弟媳之间可能建立的真诚关系,也更加看清了婆婆的处事方式。她维护了家庭的体面,却也让我感到一丝寒意。
这件事就像一块石头,扔进了我平静的生活,激起了层层涟漪。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人际关系,也更加明白了人性的复杂。
我开始学习放下,不再执着于过去,也不再奢求别人的认可。我开始关注自己的内心,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
也许,这就是成长的代价吧。
5. 未来的路我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但我相信,只要我努力,就一定能走出困境。我会继续工作,继续写作,继续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
我会把阳台上那盆枯姜的茉莉花重新栽种,期待它能再次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我会记住这次教训,更加谨慎地处理人际关系,不再轻易相信别人。
我会努力成为一个更好的人,一个更坚强、更独立的女人。
故事的最后,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在人际关系中,我们应该如何把握好“帮”与“不帮”的界限?当我们遇到类似的情况时,又该如何做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