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侄子从南京到粟裕家度假,粟裕:以后假期不要老往北京跑

历史实战派 2023-12-13 09:31:06
前言

粟裕有位胞兄,叫粟沛,也曾参加过革命,建国后在老家一所中学当副校长。原本日子挺安生,好友一家被诬陷是反革命,粟沛做担保为好友证明,却搞得自己也被诬告,进了监狱。

原本这件事不是什么大事,粟裕很了解自己哥哥的情况。粟沛最早加入过国民党,后来因为理念不同,又改加入了共产党,且从未做过危害共产党、祖国和人民的事情。

其实粟裕为哥哥说几句话,也许事情就能解决。但是粟裕不愿意干预组织的决定,让哥哥服从组织,在监狱中认真改造。

粟裕

结果,粟沛在劳动改造期间患了病,很快病情恶化就去世了。粟裕觉得有些愧对哥哥,因此很关照粟沛的儿子粟刚兵。

新中国成立初期,粟沛和粟裕商量,希望粟裕给自己找一份体面的工作。粟裕却不愿意搞特殊,就拒绝了哥哥。粟沛不太高兴,就回老家去了,然后在老家当了地方中学的副校长。谁又知道会发生后来的事情呢?

粟沛遭受了4年牢狱之灾,1954年去世,享年51岁。

侄子是个捣蛋鬼

粟沛去世后,儿子粟刚兵在南京跟着奶奶生活。1955年年初,粟裕到南京公干,特意抽出时间去看望母亲和侄子。

粟裕和夫人楚青

粟裕还特别找侄子谈话:“南京、北京的熟人和我说,你很顽皮,是个捣蛋鬼。我觉得顽皮不一定是坏事,要看具体情况。对敌人、坏人顽皮是好事,让他们一听你的名字就头疼。但对师长、亲友顽皮就是坏事,应该热情真挚,互爱互助。”

粟刚兵只听着,并不说话。

粟裕只好耐心地又说:“你今年上了中学,应该对小学生活作个总结,改正错的,发扬好的。”

粟裕每次只要来南京,都会找侄子单独聊一聊,关心侄子生活和学习的情况。实际上,粟刚兵脑子聪明,学习成绩一直不错,但就是爱玩闹,总顽皮。

粟裕和陈毅

时间久了,粟裕见侄子“顽皮”的性子没能改变,认为可能长期和老人住在一起,老人溺爱孩子,不舍得管教,很担心侄子的成长。

1959年,粟裕将侄子带到北京上学。平时,粟裕对自己儿子要求很严格,趁着这个机会,就给粟刚兵、粟戎生、粟寒生三个孩子制定了作息制度,方便养成好习惯。

不料,学校刚开学,南京的母亲病了,并要求粟刚兵回南京上学。粟裕想了想了,将事情和侄子讲清楚,让侄子自己决定。

粟刚兵很感动叔叔愿意尊重自己的意见,表示愿意回南京陪伴奶奶,且回南京一定好好学习,不再顽皮捣蛋。

1961年,粟刚兵被评为三好学生,并保送进入军医大学学习。粟裕接到消息很高兴,鼓励侄子继续加油。

1962年年初,粟裕将侄子接到北京过寒假。粟裕身边一些工作人听说粟刚兵学医,认为学军事更好。粟刚兵学了一段时间医,也感觉不感兴趣,就找粟裕帮忙,看能不能调到步兵学校去学习。

粟裕听了却说:“你有这样的想法很正常,我年轻时想当老师,教书育人,振兴国家。后来投笔从戎,是因为革命需要,于是我就学习如何当个好兵。你想转学,只是因为不感兴趣了,到了步兵学校学一段时间,又不感兴趣了怎么办?”

粟刚兵不敢再多说什么,之后也再也没提过转学的事情,老老实实学医。

侄子建议粟裕修房子

1963年,粟裕身体不太好,大病小病不断,总跑医院。暑假,粟刚兵又来北京过暑假,刚好听说后勤部门要安排人来修房子。

粟裕一家住的房子比较陈旧,确实应该翻新一下。然而粟裕却说房子还能住,不用修。

粟刚兵听见就插话:“前几年北京住房紧张,您把院子里比较好的一部分房子让了出去,在围墙重新来了一个门进出。现在这房子年久失修,修一下不应该吗?”

粟裕根本不理粟刚兵,而是跳过这个话题说:“你以后假期不要老往北京跑,到老根据地的农村看看,看看农村人民的衣食住行。”

1964年暑假,粟刚兵就没有去北京,去了苏北的一个农村。在农村度过了暑假,粟裕特意问粟刚兵做些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粟刚兵说:“我听了不少新四军过去杀敌的故事,还在南通芦基港疗养院和游击队长张妈妈学了几首民歌......”

说着,粟刚兵就唱起来“毛主席当家家家富,粟司令打仗仗仗胜......”

粟裕打断侄子的歌声,开始提问,问农村的庄稼长得怎么样、农民生活怎么样、烈士家属和遗孤过得怎么样等等。粟刚兵当然答不出来。

粟裕很生气,狠狠批评了侄子一顿。1966年,粟刚兵因为反对林彪,被调到地方农村。林彪去世后,粟刚兵多次写信向海军领导申诉,希望能够回到部队工作。

海军的萧劲光司令表示:可以收回部队。北海舰队准备将粟刚兵收回部队。就在办理回部队手续的时候,粟裕知道了情况,立即找粟刚兵沟通:

“受迫害的人成千上万,是不是都能收回部队?有关首长都是我的老战友,他们同意把你收回部队,是出资革命战友的情谊,是特殊照顾,所以这件事不合适。”

粟刚兵不敢和叔叔顶嘴,但心里是不服气、不理解的。

粟裕一看侄子低着头不说话,就猜到了侄子的心思,悉心教导说:“你不能回到部队,也不要感到委屈,成千上万的同志都面临这样的处境。你在地方,在基层,踏踏实实地干上十几年,也能为国家和人民作贡献,回不回部队又有什么关系。”

1984年2月5日,粟裕在北京病逝。粟刚兵突然接到噩耗,忍不住失声痛哭,粟裕对他的关心和教诲历历在目,成了一生的财富。

关注历史实战,了解更多精彩人物故事!

7 阅读:1888

历史实战派

简介:讲好历史故事,还原历史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