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烟台市各区市2024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税收情况,春节前都陆续正式公布了。可以看出,在当前经济大环境总体放缓的情况下,烟台市财政收入仍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全市公共预算收入达到了698.8亿元,接近700亿元大关,增速3.7%。稳居全省第三位,虽距离第二位的济南1083.05亿元距离不小,但也把第四位的潍坊619.6亿元远远抛在后边。
分区市看,龙口市依旧遥遥领先,其后依次是芝罘区、招远市和莱州市,分别居第二、三、四位,最后仍旧是栖霞市“垫底”。栖霞市2024年财政收入只有10.13亿元,险些跌破10亿关口,尚不及龙口等一些乡镇街道的财政收入。栖霞也是一个40多万人的县级市,财政规模如此之小,虽有区划调整、水源保护等多种因素,但却也与无支柱产业发展有关。也可以看出,烟台11个区县(不包括功能区)之间,经济发展差距也太大了。
就增速而言,全市平均增速3.7%,超过这个速度的依次是福山区7.2%、蓬莱区5.6%、牟平区5.2%、招远市5.0%、莱州市4.4%、海阳市4.1%。芝罘区、莱阳市和龙口市均为3.9%,低于全市平均增速的,只有莱山区的0.6%,唯一负增长的只有栖霞市的-25%,而且这个负增长的幅度还异常不小,看来是栖霞的增速拖了烟台的“后腿”了(未与经济区等5个功能区比较)。
就财政收入结构和质量而言,烟台全市未公布其税收情况和占比,但估计税收负增长是大概率的事,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也肯定会同比下降,反映出了全市财政收入质量在进一步下降。全市11个区市,除莱州市外,税收全部呈负增长状态(芝罘区未公布其数据),其中还是栖霞下降了38.4%。其次是蓬莱下降了21.9%、莱山区18.4%、莱阳市11.8%、龙口市10.0%。税收大幅度下滑而总体财政收入还保持了增长,无疑是加大了非税收入的征收力度,依靠非税收入填补了税收下降的“窟窿”,现在全国不少城市都是这种情况。
烟台的地区生产总值2023年就突破万亿大关了,2024年财政收入居700亿一步之遥,2025年过700亿大关,也肯定是铁板钉钉的事。估计再有三五年,也会突破千亿大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