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已封锁,“三位一体”防护已就位,人员机具可以上道作业”。2023年5月22日凌晨4时30分,随着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达州工务段现场施工负责人蒋显军严肃而紧凑的指令,221名跃跃欲试的干部职工闻令而行,按照既定施工方案,各自奔向指定“战位”,开始了当晚的作业。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a85684bc3c129fbb408eacabb0f023b3.jpg)
达州工务段职工测量轨道几何数据
据了解,襄渝铁路是连接湖北襄阳与重庆的国家I级客货共线铁路,也是新中国历史上电气化速度最快的铁路线之一,为国家三线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c96745b0f688f0a7908c1e75a1797fd9.jpg)
达州工务段职工对钢轨进行氧割
“襄渝铁路日通过列车对数133对,通过总重110兆吨,由于客货运输繁忙,钢轨出现磨损、变形等病害,更换钢轨势在必行。”该段副段长周蜀昕介绍。
“咻、咻咻......”,突然,从远处传来断断续续、貌似子弹划过的钢轨晃动声不觉地映入耳帘,如轻柔、缓慢的蓝调音乐,余音绕梁。5时05分,机械换轨台车开始以每小时3公里的时速进行着卸装轨。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ca2fd4257fb0cf7870d122cce42a6c6b.jpg)
达州工务段职工对钢轨状态进行检测
与此同时,起点“龙口”处激情四溢的“硬摇滚”也正式上演。“螺栓机、电动扳手”等现场作业机具的咆哮声、撬棍与钢轨的碰撞声、对讲机呼喊的应答声响彻初晨的天空。隧道内,切割钢轨时绽放出的烟火与车灯、头灯交织在一起,如同绚丽的繁星,照亮了深邃的“黑”。就这样,一颗颗“旧”的螺栓、弹条、胶垫被“换岗”,一根根新钢轨落入槽内。
“此次换轨施工,我们首次应用换轨车、闪光焊车等大型机械化施工作业的组织模式,有效提高了作业效能,降低了劳安风险”。该段线路技术科工程师张成涛介绍。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ff4c6e402d7f54c482c508f2bce4b538.jpg)
达州工务段职工辅助换轨台车进行排轨
此次襄渝铁路集中大修,该段计划利用15个“V停天窗”(本线封锁,邻线行车)更换达州至覃家坝区间16.395km线路设备,其中近14km线路存在“上下行线”之间间距较窄、施工场地局限等因素。
为确保安全万无一失,面对时间紧、任务重、安全风险大等考验,该段精准施策、做足预案,首次应用集众多“黑科技”于一身的HGC--Ⅳ型换轨车、闪光焊车、气压焊车等多个机械台车设备在繁忙干线上进行换轨作业,有效提升施工质效的同时,降低了作业安全风险。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8e3eb61aad0bcf168c64fa156cd5237d.jpg)
达州工务段职工进行气压焊接钢轨
“以往换轨施工多为人工作业,主要利用撬棍先将旧轨拨出,再将新轨拨入的模式进行更换,劳动强度大,长距离换轨效率低,且此次施工多为‘上下行线’间距较小区段,使用机械化换轨台车能有效降低新旧钢轨更换时的安全风险,保护职工劳动人身安全。”该段自轮运转科负责人郑义军介绍。
此外,该段多次召开专题研讨会、协调会,从人员思想、方案设置、后勤保障等多方面入手,全面研判安全风险,制定精细化施工方案,严格执行作业标准,落实安控“二十一条”措施,抓实作业组织、现场把关,定人、定点、定时加强重要节点和关键环节盯控,确保安全可控,各项施工流程有序推进。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7f440f5d528a4d3aa6ea673a1335f8cf.jpg)
达州工务段职工利用螺栓机紧固钢轨扣件
8时00分,经过3小时30分钟的紧张“会战”后,襄渝铁路达州至覃家坝区段成段更换新钢轨施工作业圆满完成。当日,该段完成新轨更换0.997km,应力放散0.997km,闪光焊接2头、线上气压焊2头。截至目前,该段已完成新轨更换14.899公里,闪光焊接、气压焊接、铝热焊接100头,胶接绝缘10副。
通讯员:张耀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