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无土栽培很常见,在特定的LED光下立体种草莓您见过吗?通过光温、水、气、肥等生长要素的控制,火星也可以种草莓。

岁末冬寒,农忙依旧。走进武汉光谷这家植物工厂,种植工程师正在查看不同生长周期草莓的长势,为其疏花疏果。相较于传统的种植模式,这里的植物不再拘泥于土地,而是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上楼” 行动,于立体化的多层空间中错落有致地扎根、舒展。植物方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种植工程师聂维告诉记者,这里的草莓全人工光立体种植模式在湖北是属于独一份的。不管是在高山之巅还是在海底火星,都可以进行种植。

新型栽培技术和数字化物联网,让农业种植科技感满满。技术人员巧借物联网的“东风”,以一台功能强大的中央控制器为“指挥中枢”,将植物照明控制、传感器、控制器这些基础产品设备紧密串联,进而搭建起智能环控、智能灌溉、中央控制等一整套智慧农业物联网平台。如此一来,植物种植彻底挣脱了本土土壤的束缚,全程实现智能化操控。这般突破性的创新,使得种植效率如同装上了“超级引擎”。
植物方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种植工程师聂维表示:“我们的灯具、电池、灯光控制器、水肥一体机、中央控制器、技术传感器等都是我们自主研发的,产量比平面种植提高40倍,相较于传统农业节水率达到了90%。”
除了大棚内,鱼塘边物联网也在悄然“值守”。武汉没有海,如何养鳗鱼?养殖“土专家”老黄给出答案。

鱼苗引进后,第一时间放入盐分接近海水的淡化池培育,为它“安家”;鳗鱼爱干净,养殖时需及时清除水中污物和残渣,控制水体内病原菌;鳗鱼爱活水,就用池底增氧系统通过底部罗茨鼓风机输送空气,“还原”出活水环境;鳗鱼很“娇气”,养殖池内就采取控温技术,池水温度常年控制在20℃以上……环境好、养护精,他的鳗鱼长得又好又快。
年关将至,肥硕的鳗鱼迎来上市期,游向市民的餐桌。武汉市科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黄元方表示:“通过不断的探索,工厂化、智能化让养殖产量翻3倍,上市时间至少提前1年,经过8个月的生长 ,这批正好在两节期间上市,节前我们计划投放市场130吨左右。”

在武汉,农业生产正被科技重塑。前沿技术让农业管理更聪慧、劳作更精细,“增产又增收”的梦想照进现实。目前,武汉市农业生产信息化率超过50%,稳居中部地区前列。
来源: 长江云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