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跑最后一名,真的很菜吗?

莫愁 2025-04-02 17:07:49

前两天发了一篇文章,分享“抽筋哥”横琴马拉松跑最后一名的故事,引起了很多人的围观和调侃。

《横琴马拉松:最后一名的高光时刻,“抽筋哥”喜提花环》

感谢抽筋哥给我们带来的欢乐,以及网友善意的互动留言。

有人或许会问:“跑最后一名,是不是很菜?”

那么我问你:“古希腊的斐迪庇第斯,作为马拉松祖师爷最后跑死了,他真的很菜吗?”

抽筋哥和斐迪庇第斯,用亲身经历告诉你:马拉松42.195公里,没有“菜”这个字。

他们是孤独的坚持者

真正了解马拉松的人知道,能站上马拉松赛道不仅需要运气,更需要实力,能坚持跑到终点更是毅力超凡,安全完赛就战胜了95%以上的人。

当领先的选手早已冲线,最后一名跑者面对的是一条空旷的赛道。补给站的水桌开始撤收,路边的观众陆续离开,甚至收容车缓缓跟在身后,随时准备接走放弃的人。

但他还在跑。

或许他的配速不快,甚至比许多人走路还慢,但他仍在用自己的节奏,一步一步向前。这种孤独的坚持,比顺境中的奔跑更需要强大的意志。

马拉松的关门时间通常是6小时或6小时15分,这意味着最后一名选手仍然在规则内完成了全程。而事实上,全球能跑完马拉松的人不到1%。即使是最后一名,也已经超越了绝大多数人——包括那些从未尝试过的人。

在2025无锡马拉松的赛道上,有一位73岁的贾大爷,40.5公里处被关门兔追上,但他不急不躁,稳住节奏,最后比关门兔先冲线,以6小时08分安全完赛,令人肃然起敬。

央视主持人朱迅也参加了今年的无锡马拉松,51岁的她以2小时13分的成绩完成了半马,并且还PB了。她说:“跑马拉松的人,每一个都是有故事的人。”

其实,最后一名跑者背后也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他们可能是初跑者,几个月前还只能跑5公里,如今却挑战了全程;他们可能是伤病康复者,用马拉松证明自己没有被击倒;

他们可能是年长者,用脚步向岁月宣告:“我还能行。”他们的成绩或许垫底,但他们的精神早已超越了排名。

他们是赛事里的无名英雄

在一些国际马拉松赛事中,最后一名跑者甚至会得到特别的尊重:

东京马拉松会为最后一名保留完赛仪式,志愿者和工作人员会陪他一起冲线;

波士顿马拉松有“尾行者”(Last Runner)传统,由专人陪跑,确保最后一位选手不被遗忘;

伦敦马拉松的收尾跑者常常是慈善跑者,他们用最慢的速度,为公益募捐。

这些赛事用行动告诉世界:马拉松的真正精神,不是比谁更快,而是看谁更能坚持。

所以,最后一名“菜”吗?不,他们只是用最慢的速度,做了一件最了不起的事。

当别人早已冲线,他们仍在和自己的极限对抗;当赛道变得冷清,他们还在用脚步丈量梦想;当计时器接近终点,他们证明了一件事:——

马拉松的最后一名,不是失败者,而是自己的英雄。

所以,有谁还敢说,马拉松最后一名很“菜”呢?

0 阅读:0
莫愁

莫愁

跑步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