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援助阿尔巴尼亚,并不是“败家”,而是有好处的

历史客栈 2024-07-22 16:01:10

经历过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肯定都知道阿尔巴尼亚,对“中阿友谊万古长青”肯定也是耳熟能详。

不过,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阿尔巴尼亚只是一个毫不起眼的欧洲小国,更不知道中国为什么要无私援助这个原本跟我们毫无关系的欧洲小国。

其实,这都是由国际斗争的形势引起的。

早在上世纪50年代,中国和阿尔巴尼亚都属于社会主义阵营,中国虽然对他们也有过援助,但并不是主流,对他们援助最多的,还是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哥苏联。

但是,进入60年代后,中苏关系开始交恶,大多数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都站在了苏联的一边,而阿尔巴尼亚却选择站在了中国的一边,跟着中国一起谴责苏联的霸权主义,这无疑让中国开始重新审视这个原本并不起眼的欧洲小兄弟。

于是,远隔万里的两个国家,开始越走越近,进入了前所未有的“蜜月期”。

比如在1966年4月,阿尔巴尼亚一支政府代表团访华,中国给予了他们极高的待遇,包括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领导人,都到机场亲自迎接,甚至出动了首都近百万人,张灯结彩,夹道欢迎这支代表团。

到了1966年11月,阿尔巴尼亚劳动党召开代表大会,中国也派康生率领一支代表团前去祝贺,在毛主席亲自审定的贺电中,称赞阿尔巴尼亚是欧洲“伟大的社会主义明灯”,中阿两国要“团结在一起,战斗在一起,胜利在一起”。

因为苏联已经停止了对阿尔巴尼亚的援助,中国作为新的大哥,自然也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了援助这个一穷二白的小兄弟的重任,从工业、农业、商业、军事等等各个领域,都进行了无微不至的帮助。

要知道,阿尔巴尼亚是一个很小的国家,面积只有2.87万平方公里,还不到北京的两倍,人口更是只有200万,所以,中国援助过去的大量物资,他们根本就用不完,很多都浪费掉了。

有一次,耿飚去访问的时候,发现大量的化肥都被丢弃在田里,大量的机器设备也都在路边生了锈,心情非常沉重。

另外,中国还先后援助了他们100多亿人民币,以200万的总人口来计算,相当于每人得到了5000元,而当时中国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年收入还不到100元。

想想真是让人无语!

当然,中国对阿尔巴尼亚这么好,也并不是没有好处的,主要有两点,第一,在中苏论战中,阿尔巴尼亚旗帜鲜明地站在了中国一边,对苏联是一个很大的制约,不至于让中国在国际上显得孤立无援。

第二,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益,就是阿尔巴尼亚等几个国家带头倡议的,毛主席曾经说过:“是非洲兄弟把我们抬进了联合国。”其实,欧洲的阿尔巴尼亚也是重要的发起人之一。

但是,进入70年代后,中阿两国的关系却开始急转直下,甚至反目成仇,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其实,同样是因国际形势而起。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打破了中美两国长达20多年的坚冰,也让世界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阿尔巴尼亚的反应就很强烈。

阿尔巴尼亚认为,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选择与美国交好,就是背叛了社会主义阵营,尤其是中国还没有和阿尔巴尼亚事先商量,就决定了这件事,更让他们感觉受到了欺骗。

于是,阿尔巴尼亚领导人霍查就开始公开指责中国,说中国变成了像苏联一样的修正主义,破坏了“阿中友好”的基础,宣布与中国决裂。

从此,阿尔巴尼亚国内就开始大肆批评中国,甚至连中国给他们的大量援助,也被说成是在“故意扰乱”他们的经济,还真是不要脸啊!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自然也就不再对阿尔巴尼亚进行援助了,结果,阿尔巴尼亚一下子失去了靠山,国内经济全面下滑,人均GDP从800美元很快就降到了200美元。

直到冷战结束后,阿尔巴尼亚才开始重新建立与中国的关系,两国也渐渐走上了正常外交的道路,中阿友谊虽然没有过去那么狂热,但也走得很稳固。

不得不说,这才是正常的、理智的外交关系。

(参考资料:《纵横》《党的生活》《文史精华》)

1 阅读:394

历史客栈

简介:《旧闻新知》主编,《读者·原创版》签约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