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已经于2023年正式确定,要在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月的宏伟目标。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稳步推进,国人对载人登月的期待也愈发高涨。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2025年2月12日对外公布的消息,通过公开征集并经专家评审,目前已正式确定登月服命名为“望宇”、载人月球车命名为“探索”,并且两者已全面进入初样研制阶段。
载人登月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这两大关键装备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与之紧密相关的,还有长征十号运载火箭、梦舟载人飞船、揽月月面着陆器等。长征十号运载火箭将承担起把航天员和相关设备送入地月转移轨道的重任,它的强大推力是整个任务的基石;梦舟载人飞船负责将航天员安全地送往月球并返回地球;揽月月面着陆器则要实现精准着陆,为航天员踏上月球表面搭建“天梯”。
中国早在上个世纪就有载人登月的梦想,只是当时没有那个实力,直到进入21世纪,才渐渐有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并逐渐掌握了一些实施载人登月的关键技术。
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一飞冲天,杨利伟成为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中国成功跻身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之列。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展成为了中国载人登月梦想的重要基石。
2004年,中国正式启动月球探测工程“嫦娥工程”,规划为“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个阶段,明确了中国月球探索的方向和目标,一场向着月球的探索之旅就此拉开帷幕。2020年,嫦娥五号完成月球表面采样后顺利返回地球,这一壮举标志着无人探月阶段的“绕、落、回”三期工程圆满完成,也意味着中国探月工程正式迈入载人登月阶段。嫦娥五号的成功,为载人登月提供了重要的技术验证和数据支持。
虽然中国载人登月任务是2023年正式批准立项的,但实际上早在2013年就已经开始攻关载人登月关键技术,并于2022年完成关键技术攻关,不然我国也不会在2023年宣称要在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月。
在载人登月任务从技术攻坚阶段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后不久,2024年长征十号运载火箭、梦舟载人飞船、揽月月面着陆器、登月航天服、载人月球车等已经在按计划陆续开展初样产品生产和相关地面试验,相关试验的成功,进一步验证了各项技术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近期,两大关键装备名称已确定且进入初样研制阶段的消息,让我们距离载人登月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从“嫦娥奔月”的古老传说,到如今载人登月工程稳步推进。从早期的探索积累,到如今各项关键装备的研制与试验。中国载人登月任务正一步步从蓝图变为现实,中国航天人正一步一个脚印,向着星辰大海不断迈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航天员必将穿着“望宇”航天服,驾驶“探索”月球车,在月球表面留下属于中国人的坚实脚印,开启人类探索宇宙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