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9日,注定成为中国智驾普及之路上一个特别的日子。
文丨智驾网 王欣编辑 | 雨来进入2025年不到两个月,一场智能驾驶的平权风暴被两大车企联手搅得天下不宁。
在DeepSeek加速上车之际,长安汽车与比亚迪分别在2月9日和10日前后召开了今年首个智能化战略大会。抢在比亚迪前一天的长安汽车,无疑是本月最先被放在闪光灯下聚焦的车企。
对比长安汽车和比亚迪分别喊出的「全民智驾」标准,显然长安汽车更猛一点:
将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下探至10万元,而比亚迪借助视觉方案实现了在6.98万元的海鸥车型上标配高阶智驾。
当然细数下来两家都很猛。
2月9日,当重庆夜色渐渐降临于长安当天发布会,一张「中国智驾合伙人」的照片打在长安舞台大荧幕之上,彼时在台上演讲的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背后,是来自吉利李书福、比亚迪王传福、长城魏建军、奇瑞尹同跃、广汽冯兴亚、东风周治平,蔚来李斌、北汽张建勇、小鹏何小鹏、上汽贾健旭等老总们,以「中国智驾合伙人」的身份发表的视频致辞,表达核心主题的同时,也给2025年中国汽车产业定了调:
开启全民智驾元年,一起推动智驾普及。
2025年能成为全民智驾元年吗?
至少在2024年,将带有城市NOA的高阶智驾功能逐渐下探至20万元、甚至10万元车型上时,整个行业想不都不敢想。
但2024年也完成了两件事,其一是千元级别的激光雷达研发成功,其二是基于端到端架构的视觉智驾突破了智驾能力的上限。
这两个方面的突破为2025年全民智驾或者说高阶智驾的普及打下了基石。
一年有一年的关键词,一个周期有一个周期的特定ego,多年以后再回看,智能驾驶的DeepSeek时刻原来不是夸张之言和痴人说梦。
与其坐等春天,不如在冬天过去之前做足储备。
01.北斗天枢2.0:开启全民智驾
离长安汽车上一次召开科技生态大会仅过去4个月有余,北斗天枢2.0计划又来了。
在长安汽车北斗天枢1.0时代下,启源是长安自动驾驶的核心自研产物,在有了“交互式智驾”的长安定义之后,长安汽车真正意义上补齐了自研智驾版图(详见《长安汽车完成自研智驾拼图》)。
而长安此次全新发布的「北斗天枢2.0」计划,对“数智汽车”开启了四大升级,其中,数智产品、数智技术和数智能源是长安汽车重点投入的三大领域。
在产品方面,从今年起,长安将不再开发非数智化新产品,未来3年将推出35款智能化汽车。
具体到产品线规划上,长安启源将推出经济代步小型SUV、中大型SUV、中大型MPV等10款,深蓝将推出紧凑型轿车、大六座SUV、全新硬派等10款,阿维塔将推出中大型五座、大六座SUV、中大型轿车等7款。
基于SDA平台以及天枢大模型开发下的天枢智驾、天域座舱、天衡底盘这些数智技术,长安计划接下来将推出50项具体功能。
以长安自研的天枢智驾为例,长安表示于2026年将实现全场景L3级自动驾驶,2028年进一步实现全场景L4功能。
基于端到端架构打造的天枢智驾,得益于万卡算力平台和充足的数据优势,能支持车主和智驾语音交互,可以给智驾下指令。
硬件上,长安表示今年8月份将率先在10万元级别车型搭载激光雷达。如果量产落地,这直接让十几万、20万元甚至更贵车型才有资本采用激光雷达方案的市场成为历史。
同时,长安将加速推动旗下所有工厂向超级工厂迈进,未来五年,计划增设8座符合超级工厂标准的新型工厂。
预计今年年底,长安新一代飞行汽车将完成试飞,到2028年长安的人形机器人将生产下线。
数智能源方面,发布会现场由长安的机器狗“来福”带来了——长安金钟罩全固态电池。
这款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可达400wh/kg,满电状态下续航里程将超过1500公里,还可通过AI远程诊断,使安全性提升70%。
朱华荣表示,年底前,长安将实现全固态电池的功能样车首发;2026年实现固态电池装车验证;2027年,推进全固态电池逐步量产——从时间段来看,这个目标与行业内对全固态电池量产的预期不谋而合,长安并不激进。
浸泡在愈发内卷的新能源市场,长安汽车再次制定了未来5年的雄大目标:将在2030年成为世界一流品牌,总销量突破500万辆,自主板块销量突破400万辆,数智新汽车销量突破300万辆(详见《五年投入500亿元,长安汽车立志三年成为智驾领导者》)。
对于这一目标设立的背后,是长安汽车多年前提出的三大战略:新能源香格里拉计划、智能化“北斗天枢”计划,以及全球化“海纳百川”计划。
以这三大计划为基础,至此,长安自主研发与合作的发展策略正加强全民智驾时代的加速到来。
所以,长安搭台,这次唱戏的主角是主打年轻个性的子品牌深蓝汽车,承接着长安普及全民智驾的使命。
02.深蓝打先锋
朱华荣此前曾形容,一个深蓝,万人支撑。
实现普及全民智驾的目标,让坚持自研与合作两条腿方式走路的深蓝,权重再上一级台阶。
一条腿是全栈自研,另一条腿则是与供应商合作,深度绑定的供应商就是华为。
继深蓝与华为在2023年8月16日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后,当天2月9日,双方又签署了全面深化协议。
目前,深蓝为旗下产品准备了三套智驾方案:
一套是自研的DEEPAL AD PRO,感知硬件方面,搭载一颗800万像素前视摄像头,以及4颗环视摄像头,5颗毫米波雷达和12颗超声波雷达。
可以实现高速NOA,以及自动泊车、远程泊车辅助、离车泊入等功能。
长安汽车介绍,DEEPAL AD PRO与天枢智驾同源共享,长安的夸克智算中心具备万卡平台算力,可以实现每5天模型更新迭代一次。
华为车BU CEO靳玉志对华为乾崑智驾ADS和华为乾崑智驾ADS SE两套方案进行了系统解读。
这两套方案分别属于高阶和低阶的关系,前者从纵向出发,不断向更高阶进化,能实现车位到车位的ADS 3.0便是高阶之下的产物。后者ADS SE从横向满足智驾普及的理念,当然两个版本最大的区别一个配备激光雷达,一个走的是视觉智驾的路线。
两款方案的配置如下:
华为乾崑智驾ADS:感知硬件上,包含一颗华为自研的192线激光雷达,11颗高清摄像头,3颗毫米波雷达,以及12颗超声波雷达。华为乾崑智驾ADS SE:感知硬件包含10颗高清摄像头(2颗前向、4颗环视、4颗侧视),3颗毫米波雷达,再加12颗超声波雷达。能力实现上,同样具备高速领航功能,以及城区LCC PLUS功能(拨杆变道、交通灯识别等)。
据了解,这是深蓝最早提出的需求。去年7月底,深蓝S07就宣布将搭载ADS SE,未来会在深蓝一些车型上实现标配。
而深蓝汽车总经理邓承浩也透露,华为乾崑智驾ADS SE版本正是华为与深蓝合作后的成果,原本华为智驾产品线里,并没有这一产品。
不过目前华为乾崑智驾ADS SE版本在智界、问界相关车型上也都有搭载。
做为高阶版,华为乾崑智驾已经更新到ADS Pro 3.2版本,并推出了「车位到车位」全场景智驾能力,华为也正在推进停车场与开放道路的智驾打通。
靳玉志强调,自家的「车位到车位」方案和其他玩家有所不同,他认为「友商跟进」的方案都是固定车位到固定车位,而华为的方案支持任意车位到任意车位。
此次深化合作,华为智驾未来将更深入地覆盖深蓝车型,同时,华为鸿蒙座舱也将上车深蓝。
目前,深蓝在售车型共计5款,包括深蓝S07、深蓝L07、深蓝S05、深蓝SL03,以及深蓝G318。此外,深蓝还将上市一款大六座SUV——深蓝S09。
除了深蓝SL03,其他五款产品都在发布会上做了更新。
升级之后,深蓝S07和深蓝L07将都具备DEEPAL AD PRO智驾版和华为乾崑智驾ADS SE版可供选择,深蓝S05也升级DEEPAL AD PRO智驾。深蓝G318推出了无忧穿越版。
最令人惊喜的是,深蓝S09则将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 3.0版本,并表示未来将首批升级最新一代系统(也就是ADS 4.0版本)。同时,也将搭载华为为深蓝S09定制开发的座舱系统HarmonySpace。
据邓承浩透露,深蓝今后研发的车型都将具备L2.5+的能力。
从深蓝S09透露的信息可以看出,华为正为深蓝倾斜更多技术开发资源。
在发布会上,邓承浩自问自答:“为何智能驾驶至今仍未普及?”
答案无外乎:太贵、麻烦、担心安全等等。
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日前发布的《汽车智能化发展报告(2024)智驾篇》中引用的数据显示:
「2024年我国乘用车市场虽实现了超过2680万台的销量,但2024年中国市场城市NOA车型搭载量为100万台,渗透率仍不足5%。但尽管如此高阶智驾已经迈过‘尝鲜期’,高速NOA、城市NOA等功能,正向10万-20万元的主流价格区间普及。」
不过,随着技术降本和算法成熟的双重奏催化下,高阶智驾在2025年的渗透率将有望实现2-3倍增长,预计到2025年年底乘用车NOA渗透率将达到20%。
2025可被视为智驾产业真正的变局之年,向上,是高阶智驾商业化落地的关键转折节点,向下,是AI浪潮引发全民智驾时代普及的到来。
对产业界而言,长安与它打造的深蓝正成为中国国有汽车集团转型的一个样本(详见《多品牌、增程、固态电池,与华为的合作——长安与深蓝详解央企转型路线图》)。
03.汽车界的超级央企,花落谁家?
也许是巧合,也许是有意为之,在长安汽车此次发布会同日,长安和东风两大央企及旗下多家上市公司同时发布公告其控股股东正在筹划重组。
关于中国兵器装备集团与东风汽车集团合并重组的猜想一时激起车市千层浪。
一汽、东风、长安(兵器集团)三家央企重组合并的传闻已有多年,三家车企已在智能网联汽车研发、T3出行领域组建了合资公司,此次重组公告预示着东风与长安可能先行一步。
2025年的开年,十分不平静,先是雷克萨斯确定在上海独资建厂,再是日产与本田的合并案陡然生变,与此同时,奔驰、大众也在进行新一轮的人事与架构调整。
在中国车企提速智驾普及的技术下放之际,影响的显然不仅仅是中国市场。
不过对于中国消费者而言,这确是最好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