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政府随手签下的条约放在今天看来真是赚大发了,斯瓦尔巴群岛这块地方不仅有石油天然气,还控制着北极航道的咽喉要道,中国凭这张条约直接在北极圈里头站稳了脚跟。
北洋政府当年在国际谈判桌上东倒西歪的,签了一堆看着没啥用的条约,谁能想到其中一个条约现在变成中国在极地事务的王牌,这就是《斯瓦尔巴条约》,这条约让中国在北极圈里头有了合法地位。
条约规定包括中国在内的签约国都能在斯瓦尔巴群岛搞经济活动,什么开矿、科研、经济开发都行,这意味着中国完全可以光明正大地在那建科研站、开发资源。
当年北洋政府被各国欺负得厉害,被迫在国际条约上签字,根本没想那么远,但现在全球都在盯着北极圈,斯瓦尔巴群岛的价值突然就上去了,中国作为条约签署国反倒占了便宜。
全球变暖导致北冰洋的冰层慢慢在融化,北极航道正在变成新的黄金水道,从亚洲到欧洲的船只走这条路能省下好多时间和油钱。
斯瓦尔巴群岛就卡在这条航道的关键位置上,就像马六甲海峡一样重要,谁要是想在北极说上话,都得考虑这个地方。
现在中国正在搞冰上丝绸之路,斯瓦尔巴群岛就成了中国进入北极事务的天然跳板,这位置太重要了。
北极圈里头不光是冰雪,底下埋着大量石油天然气,据美国地质调查局说,这地方藏着全球未发现石油的13%和天然气的30%,还有很多稀有金属。
虽说斯瓦尔巴群岛是挪威的地盘,但根据条约中国也有权在那开发资源,这就等于中国在北极圈里头有了自己的能源基地。
对中国来说,斯瓦尔巴群岛不单是个科研基地,以后说不定就是个重要的能源供应地,这战略价值简直太高了。
中国早在2004年就在斯瓦尔巴群岛建了个黄河站,专门搞科研,研究气候变化和海洋生态,慢慢地就在当地有了影响力。
通过长期的科研合作,中国在斯瓦尔巴地区站稳了脚跟,为以后更深入的经济开发和国际合作打下了基础。
中国的科学家们在那研究北极变化,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科研数据,这些都是未来开发北极的重要基础。
现在不光是搞科研,中国企业已经开始关注斯瓦尔巴群岛的旅游和航运业务,特别是北极旅游,这几年可火了。
斯瓦尔巴群岛以后可能成为中国远洋船只的补给点,如果中国企业能在那建设基础设施、搞物流供应,对中国在北极的布局帮助很大。
这地方的商业潜力巨大,中国企业已经开始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