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起点最低的皇帝,开局只是一个奴隶,后来如何逆袭?

历史视野解码 2025-03-17 21:58:39

要说历史上出身低的皇帝,好多人会想到朱元璋。可还有个人,出身比朱元璋还低,他就是后赵的建立者石勒,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从奴隶做到皇帝的人。石勒出生在西晋时期,是羯族人,或许是因为时局原因,羯族人和塞外匈奴部落一样,大批向内迁徙,到了中原地区。虽然石勒的家族算是一个小酋长家庭,但实际上羯族在当时是匈奴贵族的奴隶,所以石勒出身依旧寒微。家里的生活条件也就一般般。他的父亲常让他代替自己监督、治理胡人,而石勒管理得很有章法,对族人也谦逊有礼,因此各部胡人都喜爱、信任他。

他也很懂事,小的时候就跟着乡亲们到处找吃的,给人打短工。别看他穷,但是那脑袋瓜可聪明着呢,而且胆子也大,还特别讲义气,周围的小伙伴都愿意跟他一块儿玩。西晋那时候,世道可不太平。当官的贪污腐败,老百姓被压榨得厉害,到处都是流民。石勒年轻力壮,想着出去闯闯,说不定能混出个名堂。终于他逮着一个机会,他跟着一群人去洛阳做买卖,走到洛阳城门口,石勒扯开嗓子吆喝。正巧,西晋的大臣王衍从这儿路过,听到石勒的声音,扭头一看,只见石勒虽然穿着破旧,可眼神透着股机灵劲儿,气质也不一般。王衍就跟身边人说:“你们瞧见刚才那小子没?听他说话,看他样子,以后恐怕会搅乱天下。” 赶紧派人去抓石勒,可石勒早就走得没影了。

此时王衍是晋朝高官,出身琅琊王氏,前途无量,在朝廷上也能说得上话,相反再看石勒,藉藉无名,两人的差别可不是一般的大。后来西晋越来越乱,到处打仗。石勒家乡也遭了灾,没吃没喝的。为了活下去,石勒就跟着流民到处跑。这时候,有个叫郭敬的人,看石勒可怜,就经常周济他。石勒心里感激,可光靠别人救济也不是个事儿,他就想着怎么能自己挣口饭吃。当时西晋有个坏规矩,官府经常抓胡人去卖,把他们当成奴隶,换钱花。石勒运气不好,被人抓住,和一群胡人用绳子拴在一起,要拉到外地去卖。一路上,又饿又累,好多人都没挺过去,死在路上了。石勒命大,好歹熬到了地方,被卖给一个叫师欢的人做奴隶,而这也正是石勒人生当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师欢是个大地主,家里有大片的牧场。石勒以前在老家就对养马这些事儿很熟悉,到了师欢家,他就主动去帮忙照料马匹。石勒干活特别用心,把马养得是膘肥体壮,一匹匹都精神抖擞。师欢看到石勒把马照顾得这么好,心里很是惊讶。他觉得这个奴隶不一般,跟其他只会埋头干活的人不一样,石勒身上透着一股机灵劲儿和对养马的本事。师欢对石勒就多留了个心眼,平时也会留意他的一举一动。石勒不光养马厉害,为人处世也很有一套。他在师欢家,跟周围的人相处得都不错,大家对他印象都挺好。师欢看在眼里,觉得石勒这样的人不该一直当奴隶。而且师欢也担心石勒这么有本事,一直留在家里当奴隶,说不定哪天会给自己惹来麻烦。

思来想去,师欢就做了个决定,把石勒的奴隶身份给免了。就这样,石勒恢复了自由身。这对石勒来说,可是天大的好事,就像从黑暗的牢笼里一下子重见光明。恢复自由身的石勒,可不想就这么一直给人打工。那时候,到处都有人起义反抗西晋。石勒觉得机会来了,就召集了一群和他一样当过奴隶、流民的人,组成了一支队伍,开始跟着别人造反。石勒这人打仗也很厉害,他带着队伍,到处打胜仗。慢慢的,他的队伍越来越壮大,还引起了一个叫汲桑的人的注意。汲桑呢也是个在乱世中闯荡出一番名堂的人物。他在当地有些势力,手下也有一帮人。汲桑听说了石勒的事儿,觉得这个石勒不简单,是个能成事儿的人。于是,汲桑就主动联系石勒,两人一拍即合,决定一起干一番大事业。他们把各自的队伍合在一起,还特意给自己的队伍取了个响亮的名字,叫 “十八骑”,石勒和汲桑带着 “十八骑” 以及其他部众,开始在这乱世中四处征战。他们专门攻打那些西晋的官府和军队,劫富济贫,把抢来的财物分给老百姓。这一下,可就得到了很多老百姓的支持和拥护,队伍也越来越壮大。

有一次,他们听说有一支西晋的运粮队伍要经过一个地方。石勒和汲桑一商量,觉得这是个好机会。他们提前在运粮队伍的必经之路设下埋伏,等运粮队伍一到,“十八骑” 率先冲出去,其他人也跟着呐喊着杀向敌人。这一战,他们大获全胜,不光抢了粮食,还缴获了不少武器装备。随着队伍不断壮大,他们的名气也越来越大,引起了各方的关注。可西晋朝廷哪能容忍他们这样的反抗势力存在呢,就派兵来镇压。石勒和汲桑带着队伍和西晋的军队打了好几仗,虽然他们勇猛,但西晋军队人数众多,装备也更精良。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汲桑不幸战死。汲桑的死,对石勒来说是个沉重的打击。但石勒并没有被打倒,他收拾起悲痛的心情,带着剩下的队伍继续战斗。

刘渊也是反晋的,他建立了汉赵政权。刘渊看石勒能打仗,就封他做将军,让他带兵去攻打西晋的地盘。石勒带着兵,一路势如破竹,打下了好多地方,名气也越来越大。石勒不光会打仗,还挺有脑子。他知道光靠打打杀杀,成不了大事。每打下一个地方,他就想法子安抚当地的老百姓,还招揽一些有学问的人,给自己出谋划策。有个叫张宾的读书人,特别有才华,他觉得石勒这人不简单,以后肯定能成大事,就主动投奔了石勒。张宾给石勒出了好多好主意,帮石勒一步步壮大势力。随着势力越来越大,石勒就有了自己的想法。他不想一直待在汉赵政权下面,听别人指挥。正好这时候,汉赵的皇帝刘聪死了,他儿子刘粲继位。刘粲是个昏君,整天吃喝玩乐,不管国家大事。石勒一看,机会来了,就带着自己的队伍,脱离了汉赵。

他带着队伍,在河北、山东一带发展。这地方土地肥沃,人口也多,石勒在这里招兵买马,发展生产,慢慢地,他的地盘越来越大,势力也越来越强。公元 319 年,石勒觉得时机成熟了,就自己称帝,建立了后赵政权,石勒当了皇帝后,可没忘本。他知道老百姓日子苦,就减轻赋税,鼓励大家种地。每次出去打仗,抓到有学问的人,都好吃好喝招待着,让他们在后赵当官,为国家出谋划策。

不过,石勒的晚年也有点糟心。他儿子石弘性格软弱,可石勒的侄子石虎却是个野心勃勃的人。石虎跟着石勒打了不少仗,手里有兵权。石勒一死,石虎就把石弘赶下台,自己当了皇帝。石虎这人残暴得很,把后赵搞得乌烟瘴气,没几年,后赵就衰落了。石勒从一个奴隶,一步步当上皇帝,这一路上不容易,充满了艰难险阻,但是他依旧在为自己想要的奋斗,也成功实现了自己的华丽逆袭。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