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开始,美国如何疯狂扩张?最奇葩美国人认为:上帝让他扩张

雪莲果说历史 2024-12-08 05:25:30

之华说史,史说自话。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

18世纪40年代后,美国的领土扩张又有了新的发展,不仅速度快、面积大,而且还形成了扩张主义的理论——“天定命运”。

1845年7、8月间,《美国杂志和民主评论》的创办人、主编约翰·奥沙利文在该杂志的一篇关于得克萨斯问题的社论中,首先推出这一词汇。经过当年12月27日纽约《早晨新闻》关于俄勒冈争端的一篇社论的宣传之后,“天定命运”使成为40年代美国领土扩张的专门用语。

1、“天定命运”的扩张理论

在关于俄勒冈问题的辩论中,1846年1月3丹马萨诸塞州共和党参议员罗伯特C·温斯罗普又在国会中首先使用了这一词汇。

“天定命运”的含义有三,其一为美利坚合众国建立的必然性。“在北美大陆范围内建立一个自由、联合、自治的共和国——这就是天定命运,它是基于各州联合的共和主义。”

其二为美国领土扩张的合法性。“它意味着上天预先安排的向尚未明白确定的地区扩张。在一些人的心自中,向北美大陆扩张;在其他一些人的心目中,则是向西半球扩张。”

其三为传播民主制度的神圣性。“民主制度是如此尽善尽美,以至不会受到任何国界的限制…扩张是上天安排的启发邻近国家遭到暴君蹂躏的人民大众的一种手段,它不是帝国主义,而是强行的拯救!”

实际上,“天定命运”的思想可以追溯至殖民地时期。当时它被一些政治家用来维护英国在北美的扩张。曾负责组织英国人殖民弗吉尼亚的地理学家理查德·黑克路易特断言,盎格鲁-撒克逊人命中注定要占领,拓殖和发展新大陆。世上没有一个民族可以承担如此巨大的任务。

随着宗主国与殖民地矛盾的激化,“天定命运”的思想又被殖民地时期的政治家用来论证美国独立的必然性。当时殖民地盛传上帝赐福这块土地为“美州的以色列”。

《独立宣言》发表的第二天,约翰·亚当斯写道:“两个国家应该永远分离,这是上帝的意志。”

华盛顿在1781年3月的一封信中谈到,正是由于上帝的保护,美国人才度过了独立战争中极端艰难与黑暗的时刻。美国独立之后,这一思想就开始与领土扩张联系起来。在众多的鼓吹者中,以约翰·昆西·亚当斯为最甚。

早在1787年,他就公开宣称,新共和国“命中注定”要“扩张到全球1/4的北部(北美洲)”,1811年,他在写给父亲的信中指出:

“上帝似乎已经预定整个北美大陆要由一个国家的国民定居,他们说同一种语言,信奉同样的宗教和政治原则,习惯于相同的社会习俗。”

在1819年的一次内阁会议上,他又指出,美国对整个大陆的控制如同密西西比河要流向海洋一样,完全是自然法则。

1839年,《民主评论》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未来的伟大国家》。作者的扩张意图已经十分明显。

他写道:

“遥远无限的未来,将是美国的伟大时代。在其富丽堂皇的时空领域中,这个多民族的国家,注定将向人类显示出神意的完美,在大地上将建立起前所未有的极其高贵的殿堂。”

到40年代中期,“天定命运”说的正式出笼及其在美国各地的迅速蔓延,则表明了美国的扩张主义者迫不及待地要将在“遥远无限的未来”完成的“伟大业绩”立即付诸实现。

“天定命运”说之所以能够在40年代中期盛极一时,首先是因为经济危机的打击。1837年经济萧条持续到1845年才有明显好转。为了重新发展,不论北部资产阶级还是南部奴隶主都急于寻求新的市场。而“天定命运”说恰好为他们的这一要求提供了理论依据。因此很快被统治阶级视为恢复经济的一剂良方。

其次,19世纪40年代中期,随着美国东北部资本主义和南部植棉业的迅速发展以及社会弊端的逐渐暴露各种社会思潮纷纷涌现出来。

其中有以埃默森、索罗为代表的一批新英格兰知识分子的改革意见;有以威廉·劳埃德·加里森、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为领袖的废奴主义者废除奴隶制的强烈要求;有日益觉醒的工人阶级反抗资本主义剥削的明显倾向;有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无情批判;有土地改革者提出的土地分配原则和扩张主义者所鼓吹的“天定命运”。

在这众多的新思潮中,只有“天定命运”说可以将美国人的视线引向外部,最大限度地将国内各派政治力量汇集在它的旗帜下,哲时缓解各阶级、各派别在国内问题上的争吵。因此“天定命运”论能够备受青睐,喧嚣一时。

再者,人口迅速增加的巨大压力也是“天定命运”之说得以流行的原因之一。美国独立后日益涌入的外来移民,到40年代已颇具规模,尤其是在1840年爱尔兰土豆饥荒之后,大批爱尔兰人进入美国。很多人对此深感不安,唯恐外来移民会影响美国人的就业和收入。扩张主义者充分利用了人们的这一心理,来宣扬扩张理论。在各种耸人听闻的“忠告”和预言下,很多美国人相信只有扩张领土才会减少因人口增加而带来的贫困。

由于“天定命运”论适应扩张主义分子的需要,它不仅在当时被广泛地用来论证美国吞并俄勒冈、兼并得克萨斯、侵略墨西哥的合理性,而且在其后兼并古巴,购买阿拉斯加、吞并夏威夷当中也一直是美国统治阶级最重要的理论之一。

2、缅因边界争端

加拿大也是美国觊觎的对象。早在1778年富兰克林就不断向英国要求得到加拿大。其理由是加拿大迟早要归属美国。为避免冲突,英国应明智地答应美国的这一要求。塞缪尔·亚当斯当时也不断强调“上帝安排我们占有”加拿大和新斯科舍。

1783年的《巴黎和约》规定,沿魁北克和新斯科舍的分界线溯圣约翰河而上,经其源头,向北以圣劳伦斯河与大西洋之间的高地来划分美、加边界。很快人们就发现这一规定极其模糊:究竟哪条河为圣约瀚河,尚无定论;划分两国国界所依据的“高地”似乎根本不存在。虽然圣约翰河的位置最终于1798年由双方认可,但那块“高地”却一直无法找到。结束1812年战争的《根特和约》仍没有解决这一问题。一些美国人仍然在叫嚣要得到加拿大。一位众议员宣称,人类事物的伟大安排者有意让圣劳伦斯河与密西西比河属于同一国家。

另一位国会议员说得更露骨:

“在我看来,上帝已为我们定好国界。南到墨西哥湾,北到永不消失的森林地区。”

1820年缅因建州移民的增加使双方对这一地区上地和木材的争夺更加激烈。1827年尼德兰国王出面调停。他提出的能使美国得到这一地区23土地的方案仍被美国拒绝。1837年,加拿大境内由于人民不满教会特权、总督统治下的贵族政治以及法裔加拿大人和英裔加拿大人长期以来在争夺政府权利,控制国家财政等问题上的矛盾冲突而爆发反英独立运动。

一方面,美国人民将此视为“第二次北美革命”,热情地支持这一运动。另一方面,一些扩张主义者也摇旗呐喊,希望利用加拿大人民对英国殖民统治的不满取而代之。革命失败后,威廉·莱昂·麦肯齐等领导人流亡美国,继续招募军队,征集粮食武器,准备重返家园。当时美国东北边境地区的一些民间组织十分活跃,积极支持和参与了加拿大人的革命活动。

其中较为著名的是秘密会社“东部边疆追猎者”(简称“猎人会”)。11月流亡者开始向加拿大的普雷斯特和温泽发起进攻。

一个月后发生的“卡罗琳号”事件使英、美关系进一步恶化。

“卡罗琳号”是一只停泊在布法罗水面的为加拿大流亡者运送物资的美国小船。12月29日夜间,一群加拿大人越过边境,焚毁船只,杀死美国人阿莫斯·德菲。范布伦总统曾就此事向英国政府提出抗议,但没有得到答复。1840年11月12日,一位名叫亚历山大·麦克劳德的加拿大人突然承认他是杀死德菲的凶手。麦克劳德立即被捕。英国政府以焚毁船只是集体行动为由要求释放麦克劳德。而纽约最高法院却坚持要由州法院审理此案。

英国人大为不满,扬言只要宣布处死麦克劳德就立刻开战。美、加双方都在边界增加军事力量,大有一触即发之势。直到1841年10月12日法院证明麦克劳德纯系酒后胡言,案情发生时他根本不在场,才使局势得到缓和。

与此同时,1839年1月,缅因州土地局官员鲁弗斯·麦金太尔奉命进入这一地区驱逐加拿大伐木者,被加拿大拘捕。两个月内,一万缅因人聚集在圣约翰河支流——阿鲁斯图克河沿岸,准备一战。联邦政府在缅因州议员的要求下批准其招募一支5万人的军队,并拨款1000万美元用于战争。尽管美国对加拿大图谋已久,但由于它刚刚陷入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因此根本没有力量发动一场大规模的战争。英国也无意扩大事态。于是,“阿鲁斯图克战争”便成为一场未宣布的不流血的战年。1842年8月9日,英、美双方在华盛顿签订《韦伯斯特-阿什伯顿条约》,最终确定了这一地区的边界。加拿大得地5012平方英里,超出了荷兰国王方案的数量。美国则分到7015平方英里的土地。

两国之间湖泊和河流的分界线从苏圣马里继续向西划至伍兹湖。

3、兼并得克萨斯

得克萨斯原为西班牙殖民地。1821年墨西哥独立后,便成为墨西哥的一个省。早在1800年前,美国人就开始进入得克萨斯。但遭到西班牙殖民政权的干预,不是货物被没收,就是被判处监禁,鲜有成功者。

1812年,以墨西哥爱国者的名义组织的古铁雷斯-马吉远征队进入得克萨斯,其中至少包括400多名美国人。1819年,美国军医詹姆斯·朗率50多人占领纳科多契斯城,并宣布得克萨斯独立。但两年后朗被西班牙人处死。

墨西哥独立后,新政权力量有限,根本无力控制地处北部边疆地区的得克萨斯。美国人在圣菲贸易的发展过程中,注意到了这一情况,由此看到了征服这一地区的可能性。

1821年,摩西·奥斯汀率300户美国人来到得克萨斯。6个月后奥斯汀即死去。其子斯蒂芬·奥斯汀于1823年从墨西哥政府那里得到了65000英亩土地。他将这些土地廉价出售,吸引了大量移民前往定居。到1827年,得克萨斯的美国人已经达到1万,迁往那里的种植园主大都携带奴隶。于是,随着美国人的到来,得克萨斯便成为一个蓄奴省。

1826年,美国人黑登·爱德华兹因土地问题与墨西哥人发生争执,墨西哥政府取消了他的土地所有权。心怀不满的爱德华兹发动叛乱,在弗雷德里克建立了自己的政府。叛乱很快被镇压下去,墨西哥政府由此警惕起来。

1830年开始限制美国移民入境,禁止同新奥尔良的贸易,加强了边境地区的军事力量,并用鼓励非美国人进入得克萨斯的办法来削弱美国人在这一带的势力。但已为时过晚。1832年,发生了得克萨斯人的第一次起事。

为营救被加尔维斯顿的墨西哥驻军逮捕的得克萨斯人,当地人与军队发生冲突。最后,墨西哥军队撤离要塞。与此同时,一直密切注视得克萨斯局势的美国政府提出以500万美元购买得克萨斯,但由于美国政府代表巴特勒在谈判过程中妄图以贿赂取胜而被撤职,谈判告吹。

得克萨斯人与加尔维斯顿海关官员的冲突成了得克萨斯独立的导火线。

1835年,得克萨斯人因不满墨西哥的关税政策,对墨西哥海关官员玩弄恶作剧。被激怒的墨西哥人决心逮捕肇事者。大批墨西哥军队进入得克萨斯,双方发生冲突。

1836年3月2日得克萨斯人举行代表大会,宣布脱离墨西哥建立“孤星共和国”,委任杰克逊总统的朋友萨姆·豪斯顿将军指挥军队。得克萨斯军队与墨西哥军队相比,力量悬殊,因此连吃败仗。美国政府一直密切注视着得克萨斯的局势。扩张主义者先是为那里的叛乱而高兴,接着又为得克萨斯军队的惨败而担心。他们极力希望美国借机参战,夺取得克萨斯。

一时关于墨西哥政府的残暴统治以及利用印第安人反对得克萨斯人的种种夸张说法充斥各种宣传品。特别是新奥尔良和纽约报纸上登载的关于得克萨斯将向参战的美国人赠与土地的消息,更具有吸引力。在美国军队的协助下,4月21日圣哈辛托一战使得克萨斯人转败为胜。豪斯顿的军队俘虏了墨西哥总统桑塔·安纳。大量出逃的得克萨斯人又纷纷返回家园,通过了新宪法,宣布奴隶制为合法,选举豪斯顿为总统,提出了加入美利坚合众国或承认它为一个独立国家的要求。

1837年3月3日美国承认了“孤星共和国”,但合并问题却因为当时南、北部在奴隶制问题上的争执被搁置起来。

1843年1月23日刊登在素有总统喉舌之称的《麦迪逊》报上的关于得克萨斯的一封信,被认为是美国政府准备重新考虑合并得克萨斯的信号。

这封信出自泰勒总统的密友、前弗吉尼亚州长托马斯W·吉尔默之手。他认为“天定命运”说完全适用于墨西哥领土。南、北部都可以从兼并得克萨斯中得到好处;承认得克萨斯为联邦的一个州,可以使美国更加安全;拒绝接纳得克萨斯,则可能导致它与欧洲国家结盟。

至于影响合并的奴隶制问题可以根据宪法留给各州去解决。前总统杰克逊对这封信倍加推崇,立即撰文表示支持。接着,泰勒总统又任命赞成奴隶制的艾贝尔·P·厄普舍为国务卿,并派遣曾帮助自己成为辉格党副总统候选人的达夫·格特林作为代理人再次出访欧洲,了解各国对合并得克萨斯可能做出的反应。

在1844年的竞选中,合并得克萨斯成为两党争论的中心问题。在扩张主义者一阵紧锣密鼓的喧嚣声中,以罗伯特·J·沃克的“兼并得克萨斯函件”最为引人注目。

他鼓吹美国合并得克萨斯后,南部地力枯竭地区的奴隶制会逐渐转移到得克萨斯去。如果美国不合并得克萨斯,获得自由的黑奴或者逃往北部,给北方带来毁灭性的打击,或者图在南部导致战争和残杀。在南部一些大奴隶主的赞助下,这本耸人听闻的小册子印行了100多万份在北部发行,使一些反对兼并者改变初衷,进一步清除了兼并得克萨斯的障碍。

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詹姆斯·K·波尔克以“重新合并得克萨斯和重新占领俄勒冈”作为竞选纲领,被选为美国第十五届总统。

1844年12月3日,即将卸任的泰勒总统建议通过参、众两院的联合决议来完城兼并,这样可避免因参议院不到23的多数票而被否决。1845年初,国会通过合并决议。3月1日,泰勒总统正式签署。12月29日,占地39万平方英里的得克萨斯正式成为美国的第二十八个州。

4、与英国争夺俄勒冈

俄勒冈地区面积约55万平方英里,包括现在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特区和整个俄勒冈州,部分华盛顿、爱达荷、蒙大拿州的领土,约为原北美殖民地十三州面积的1.5倍。俄勒冈地区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繁茂的森林盛产木材,纵横交错的河流提供了丰富的渔产。它还是北美大陆不可多得的皮毛之乡。历史上,西班牙、英国、俄国和美国都曾宣布对该地的所有权。

1818年的《英美条约》规定,由伍兹湖至落基山的美加边界以北纬49°为界,但位于落基山以西的俄勒冈则由两国共管,期限为10年。第二年的《亚当斯-奥尼斯条约》将西班牙在北美的属地限制在北纬42°以南地区。1824年的《美俄条约》又将俄国的扩张限制在北纬54°40'以北的地区。从此,落基山以西北纬42一54°40'之间的土地便成为英美争夺的地区了。

两国都根据对俄勒冈的发现而坚持自己的权利。

1827年,美国曾建议将北纬49°的界限继续向西延至太平洋沿岸,遭到英国拒绝,于是仍维持联合占领的现状。

继探险家之后,美国皮毛商人开始进入俄勒冈地区。1812年战争前,约翰·雅各布·阿斯特的“太平洋皮毛公司”曾控制了这一带的皮毛贸易。1813年由于担心英国人占领货站,以58000美元将全部家当卖给英国的“西北公司”。

进入20年代后,美国人开始意识到控制俄勒冈贸易的重要性。1820年12月9日,被誉为“俄勒冈之父”的弗吉尼亚国会议员约翰·弗洛伊德建议国会组织一个委员会,专门调查太平洋沿岸的拓居情况和占领哥伦比亚河的策略。这一动议得以通过。弗洛伊德被任命为该委员会主席。但他提出的合并建议在众议院以100:61票的结果被否决。

1831年波士顿人霍尔·凯利组织了“美国促进殖民俄勒冈领地协会”前往俄勒冈活动。其后3年内,新英格兰商人纳撒尼尔·韦思又两次在俄勒冈组织贸易公司。凯利和韦思的计划虽然先后失败,但是却使越来越多的美国人了解到俄勒冈地区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及开展太平洋贸易的重要性。

1834年7月5日美国移民和传教士在威拉米特河谷的香波爱格建立了俄勒冈领地临时政府。到1844年,俄勒冈地区已有近6000名美国人,而英国人只有750人。1842年,企图缓和两国矛盾的《韦伯斯特-阿什伯顿条约》仍然没有解决俄勒冈的归属。

1843年,参议院通过法案要将俄勒冈收归美国,但遭到众议院的否决。1844年国务卿卡尔霍恩与英国驻华盛顿公使阿伯丁谈判,美国仍坚持沿北纬49°划分俄勒冈地区,英国人则再次拒绝接受这一要求。

1845年扩张主义者波尔克入主白宫。

他在就职演说中宣称:

“运用所有宪法措施来坚持和维护美国对落基山脉以西的我国领土的权利决不是我的次要职责。我国对俄勒冈的权利是‘明确无疑的'”。

接着,在12月2日致国会的年度咨文里他又提出了以北纬54°40'为界的强硬要求,建议国会在俄勒冈建立领地政府,并要求国会授权其终止英美对俄勒冈的共同占有。

与此同时,约翰·L·奥沙利文在那篇宣传“天定命运”的社论中气势汹汹地写道:

“然而终究不能回答的仍是我们对俄勒冈合法权利的表达方式…天定命运的权力要求我们为进行自由的伟大实验和联合自治政府的发展而开拓和占有上帝赋予我们的整个大陆。这就是我们的要求。”

在扩张主义者的煽动下,“54°40',否则就是战争”的口号响彻整个美国上空,大有不惜为俄勒冈而战的决心。但是波尔克毕竞不能同时进行两场战争。因为美墨战争已迫在眉睫,在俄勒冈问题上,波尔克便不能随心所欲。与此同时,面对大量进入俄勒冈地区的美国拓荒者,“哈得孙湾公司”已将货站从哥伦比亚河北岸迁往温哥华岛上的维多利亚要塞。加之海狸皮帽在欧洲已经过时,哥伦比亚河沿岸的皮毛贸易已日益衰落。因此,英国人认为已无必要为俄勒冈而战。

1846年2月,波尔克放弃了北纬54°40'的口号,国会同时授权其终止英美对俄勒冈的共同占有。英国认为这是与波尔克政府重新谈判的机会,便提出接受49°分界线的建议但要求占有温哥华岛。同年6月,参议院正式批准接受英国的建议。6月15日双方签订《俄勒冈条约》。以北纬49线作为英美俄勒冈的界线。至此,美国的领土又增加了285500多平方英里。1848年8月俄勒冈领地政府正式建立。1853年北半部地区分出,成立了华盛顿领地。1859年俄勒冈正式加入联邦。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2 阅读:9
雪莲果说历史

雪莲果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