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树疮痂病防治措施

怀瑶评趣社会事件 2025-02-11 16:22:39

桃树疮痂病又名桃树黑斑病,具有较强的传播性,对果树的危害程度较大。

日常管理中如果不加强防治措施,会影响桃树果实的外观,主要症状是一块块黑色斑点泛在在桃树的果实、枝叶上等部位。

桃树疮痂病的症状。

桃树疮痂病其实在果实障眼法上最容易分辨,因为桃子在未成熟的时候会有绿色的小圆点,点的数量从几颗到几十颗不等,时不时还会有一些变为褐色,非常显眼。

这就是桃子上最常见的疮痂病的症状,这些小圆点其实是病菌从此处侵入果肉的,之后等到它们成熟后就会出现裂果、木栓化等现象。

除此之外,桃树新梢以及叶片上也会存在一些症状,通常新梢上会有红色病斑,小的病斑并不会影响新梢生长,但是大型病斑往往对病害有影响,导致新梢提前枯死。

而叶子上最为突出的是叶柄处,在叶柄上会出现一根根黑色的斑点,并且病斑的大小不统一,有小的,也有大的非常显眼,这种现象并不会影响叶片的生长,但是过大的病斑会使叶片提前落地,减少光合作用。

桃树疮痂病发病规律。

一般来说,桃树疮痂病都在果实长到半个果大小的时候开始发生,因为这个时候果实表面会逐渐变得光滑干燥,比起皱皱巴巴的表皮更容易感染病菌,所以这个时期要特别注意防治。

桃树疮痂病发病的季节和地区有一定规律,南方地区每年的5、6月份是发病盛期,北方地区每年大约6月份发病严重,从7到8月份发病比例最高。

桃树疮痂病菌的繁殖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分生孢子直接从宿主身上繁殖,一种是通过担孢子在空气中传播。

除害措施也很多,如冬剪、施用农药等。

防治措施。

冬剪。

及时清理果园中的病萎枝,将其烧毁,可以减少病源。如果条件不具备,也可以将其深埋土内,杀死埋葬在其中的病菌,尽量保持果园环境干净卫生,有效防止疮痂病再次发生。

栽植合理。

合理控制桃树种植密度,让植物之间有一定距离,可以增加空气流通量,降低湿度,从而降低各种病害发生机率。

改善果园环境。

采用适当的授粉方式,在授粉后要及时将来不及授粉的花朵进行摘除,保持花朵数量适当并且尽量避免露水滋养,这样可以防止疮痂病加重。

定期喷药。

在春季每年的3月份进行及时喷药,可以有效防止桃树染上疮痂病,此时可以使用石硫合剂,按照1:3配型喷雾,1h浓度较佳,可以有效降低疮痂病发生几率。

并且石硫合剂在此时加入少量多菌灵能够事倍功半,可以降低石硫合剂浓度,同时提高防治效果,每年3月份可进行一次喷雾,然后在7月份再喷一次,用法同前一次。

除此之外,还可以间断使用戊唑醇等药物,可以起到一定杀菌作用,而且具有植物生长调节作用,可以帮助桃树更好地吸收养分促进生长,达到强身健体防止再次感染作用。并且需要对各种药剂进行交替使用,这样有助于提高防治效果。

0 阅读:0
怀瑶评趣社会事件

怀瑶评趣社会事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