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如果在世,虚算六十岁了……

我看世界 2023-08-20 06:45:05

去看看海子

文/周步

海子如果在世,虚算六十岁了。

六十年前发生在查湾村查家的事情,很多人都不记得了,但有一个人记得清清楚楚,那就是海子的母亲。海子的母亲八十八岁。五月八日,我去了怀宁,下午四点,在海子胞弟查曙明先生的陪同下,参观了海子纪念馆。之后,我想一个走走,便去了海子故居。门虚掩着,进去后发现一个老人在屋里窸窣着。我知道他是海子的母亲,老人家的照片我看到多次。尽管有些突然,但无须惊讶,更无须悲悯。和老人家聊了几句,我悄悄地退了出来,去了别处。我曾经想过和海子的母亲是要见面的,但不是这样的方式。但生活就是如此突如其来。

在海子纪念馆东边的廊桥上凝视的时候,有一只白色大鸟从视野里飞过。那一刻,我突然有一种感应:是海子向我打了个招呼。他知道我已来过。

去怀宁看看海子,是藏在心中多年的一个想法,但真的来到了怀宁,“看”到海子的一刻,心情还是有一些异样和激动。海子纪念馆以及海子文化园其他设施,比我原先设想的丰富许多,规模也大了许多。我心安然。

海子纪念馆前面是一个诗歌广场。站在这里诵读那些誊写在墙壁上的海子的诗歌,有一些更“真实”的感觉,仿佛沿着这条诗歌的轨道,就能够检索到海子的过往。我问曙明,“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这首诗中的“姐姐”,能对应到生活中的具体人物吗?曙明说,这个问题很多人都在问我。海子生前的朋友跟我说,这个姐姐是西藏一个诗社的社长,海子去西藏参加诗会,就是因为很欣赏这个“姐姐”的诗歌才华。这个姐姐当时离婚了,单身,海子很崇拜她。也有一种说法是,这个姐姐是海子中国政法大学的一位同事,做行政工作。她很欣赏海子,她的老家在德令哈。

曙明接着说,这个姐姐是谁并不重要,而是海子在参加诗会的时候,他的诗歌理念、诗歌主张不被人理解,在非常孤独的时候,坐火车经过无边的戈壁、无边的荒凉、无边的草原,外部的环境对应他内在的心情,他孤独的心情找到一种包容和依靠时发出的一种呐喊。所以说,这首诗理解成一首爱情诗也行,说是一首游历诗歌也行。但归根到底,这首诗是写孤独的。海子写孤独最好的一首诗是《九月》,这首诗歌最后的句子是:明月如镜高悬草原映照千年岁月/我的琴声呜咽,泪水全无/只身打马过草原。和那首途径德令哈写的诗歌,有若异曲同工。

来到海子故居,我最想探寻的是海子考上北大之前在查湾的一些事情。也就是说,他在怀宁乡间的那段生命历程。这些,在纪念馆里全部能够找到答案。海子纪念馆建于2017年10月,在这之前,甚至在海子刚刚去世的时候,在海子生前好友、诗人骆一禾与西川等人提议和悉心帮助下,海子的遗物就已得以保护。数以千计的海子生活过、使用过的物件和文稿,就是海子生命历程的全部珍存。

海子原名查海生,1964 年 3 月 24 日出生于安徽怀宁县高河镇查湾村。父亲查正全,母亲操采菊。他兄弟四人,二弟查曙明小海子三岁,三弟查训成和四弟查舜君分别小六岁和十岁。海子纪念馆里面,有他一周岁和童年的照片。

海子早慧,在他牙牙学语时,母亲发现海子对文字情有独钟,便找来报纸和书籍,教他识字。海子四岁就能背诵50多条毛主席语录,五岁那年,父亲托付人情,海子得以正式入学。海子从小学到中学,学习成绩一直优异。海子从小就被村人视为神童,具有超常的记忆力。乡村夏夜纳凉,村民们聚在一起聊天,聊到《三国演义》某处卡住了,海子就把故事完整地讲出来。十五岁那年,海子从怀宁高河中学考入北京大学。

纪念馆展出内容为五个单元,分别是查湾的海子;北大的海子;昌平的海子;海子的诗;春天,十个海子。展品有各个时期海子生活、学习、工作中使用过的各类物品以及照片、书信、书籍和纪念海子的活动说明。有木制水桶、砍柴的镰刀、穿过的高领毛衣、写作的信纸、佩戴过的校徽、使用的车票、法大的聘书等等。这些信物中,我对一张海子少年时期的照片凝视了许久。照片中的孩子,像极了少年的我。那眼神仿佛在寻觅,又若是在期盼。这和海子最经典的开怀大笑的那张照片虽则形成强烈对比,但却一脉相承。这两张照片之前在网上都看到过,但今天在海子纪念馆看到时,仍旧有一种无以言说的伤恸。

海子在北大学的是法律。毕业后,他有几种选择:安徽省司法厅、南京中级人民法院、中国政法大学。他最终选择留在了中国政法大学。曙明说,大哥选择中国政法大学的理由是,以后从北京调往其他城市容易些,但从其他城市调到北京很麻烦,所以他选择留在北京。海子在政法大学先后在校刊编辑部、哲学系工作。这期间,也是海子诗歌创作最旺盛的时期。海子短暂的二十五年的一生,却为我们留下了二百万字的文稿。他的那些已成为经典的诗歌作品,比如《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亚洲铜》《祖国(或以梦为马)》《给母亲(组诗)》《春天,十个海子》《九月》《日记》《太阳七部书》等,就创作于这段时期。这位“天然的诗人”(西川语),在他二十五岁那年的3月26日,在山海关以身殉诗。海子墓地,在距离海子纪念馆数百米远的地方。

是夜,我夜宿海子故居一墙之隔的“海子故居民俗客栈”。这个客栈连同海子纪念馆等海子文化园其他设施,均由查曙明责任管理。2017年,曙明成为新建的“海子纪念馆”副馆长、馆长。曙明说,他以前是不读诗歌的,因为整理海子遗作的出版及参与相关文化活动需要,他开始读诗,也写诗。通过诗歌,他真正走进了个哥哥曾经的世界。“海子诗歌成就的发现和推动,西川、骆一禾两位老师,付出了很多,我感念他们。”曙明说。

海子故居民俗客栈的窗口,正对着一片庄稼地,油菜已经成熟开始收割。清晨,站在窗口,我听见虫鸣,看到有鸟雀飞过,有农人走过。海子在这块地里是不是劳作过呢?我不知道,但他肯定曾从这片田地里走过……

2023.5.8于怀宁

原载《安庆日报》2023年8月3日星期四

http://aqdzb.aqnews.com.cn/epaper/read.do?m=i&iid=11291&eid=138235&sid=641925&idate=2_2023-08-03

(本文作者周步与海子胞弟查曙明)

周步,作家,诗人,地域文化写作者。甘肃山丹人,现居北京。写作题材以西部地域历史散文居多。作品获第二届沂蒙精神文学奖、张之洞文学奖等国内五十多个奖项。作品入编多个文学选本。多部作品被拍摄成电视散文等在电视台、广播电台朗诵播出。主编《中国企业发展报告》等图书项目。某文学网站总编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