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6月6日,防空委员会在南京第一公园(今公园路一带)举办防空展览会,防空展览会期间,组织者举行了防空讲演竞赛会。竞赛分小学、中学、大学、军校学生四个组,全市47所学校进入决赛。经过激烈角逐,小学组的督粮厅小学、武定门小学、扶轮小学;中学组的钟英中学、育群中学、汇文中学;大学组的中央政治学校、中央大学、金陵大学;军校学生组的兵工专门学校、陆军大学、中央军官学校分获四个组的前三名,每组第一名由军委会委员长蒋介石亲自颁发优胜锦旗一面。
1937年7月,日本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为配合地面部队的进攻,打击中国人民的反抗意志,占绝对优势的日本陆海军航空队,频繁轰炸了中国的重要城市、港口和交通要道。国民政府的首都南京更是日军空袭的重要目标。1937年8月15日,号称日本海军“虎之子”的木更津航空队从台湾基地起飞,首次空袭南京,从这一天起一直到12月13日南京失陷,在长达4个月的时间里,日军共空袭南京118次,投弹1357枚。由于战前防空事业准备比较充分,空袭造成的损失远较其他城市为小。
1937年11月8日,日军兵分两路直逼南京:一路以上海派遣军之第九、十三、十六师团主力尾随我国左翼部队沿沪宁线西进;一路以第十军之第六、十八、一一四师团和国崎支队全部沿太湖南岸向湖州集结,企图切断我军退路。
11月30日,广德失守,日军逆向南京右侧背迂回,形成对南京东南至西南面的包围。12月1日,江阴要塞失守。4日,日军完成了对南京东面的包围。这样,南京的第一道防线———江宁、牛首山、淳化、汤山、龙潭之线暴露在敌军的面前。我军自决定固守南京后,将在宁的教导总队、首都警备部队和由上海战场调回南京正在整补的第七十四、六十六、八十三军以及第八十七、八十八、三十六师编成卫戍军战斗序列,同时又命第二军团徐源泉部由湖北星夜兼程开赴南京。我军投入南京保卫战的总兵力共十余万人。12月8日晚,卫戍司令长官唐生智下令第一线守军退守复廓、战垣阵地继续抵抗,同时采取措施,决心背水一战。9日起,敌军结束外围战开始进攻南京城。
12月9日拂晓,敌人集中兵力攻击紫金山东麓老虎洞阵地。教导总队第五团罗雨丰营利用构筑好的阵地,以密集火力退敌。敌空军投掷大量炸弹,炮兵不断轰击,步兵连续冲锋。下午,守军牺牲过半,营长罗雨丰壮烈殉国,守军不得不向紫金山第二峰后撤。10日至11日,敌人向紫金山第二峰、陵园新村、孝陵卫西山主阵地发起猛攻。敌空军也常来轰炸助战,坦克、步兵一齐出动,战场硝烟弥漫,枪炮声震撼山谷,双方伤亡都很大。鏖战至12日下午6时,第二峰西山阵地被敌攻占;防守陵园新村的第三团退守天堡城、明孝陵东侧高地,致使紫金山落入敌手。
12月11日,日军的进攻重点转向中华门外的雨花台,雨花台失守,日军取得了制高点,继续向中华门进攻。至12日,守军74军51师302团团长程智殉国。但中华门守军依然死战不退。下午5时许,南京卫戍司令长官部召集各军师长开会,司令长官唐生智下令撤退。撤退令下达后,各军师长大多未回部队,只是打电话将命令下达后就各自跑掉。守军各部纷纷退向挹江门,形势大乱。南京就此沦陷。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