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又一条重要高速公路项目即将开建。这次是投资额高达99亿元的古交至娄烦至方山高速公路项目,采用特许经营模式,特许经营期长达30年。这一消息一经公布,立即在当地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
对于沿线居民来新建高速无疑是一件利好。这条高速公路建成后,将有效改善古交、娄烦、方山等地区的交通条件,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但与此30年的收费期限也让不少人感到忧虑。
从投资结构来这个项目总投资99亿元,其中近80%需要通过银行贷款解决。采用特许经营模式,意味着中标企业需要先行投入巨额资金建设,再通过收取通行费来收回成本并获取合理回报。
特许经营模式在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中并不罕见。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为解决公路建设资金短缺问题,我国就开始尝试采用BOT模式建设高速公路。这种模式既能缓解政府财政压力,又可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长期收费也确实给使用者带来了不小负担。有专家指出,高速公路收费标准的制定需要平衡投资方合理回报和社会公众承受能力。过高的收费可能会影响公路使用效率,导致"修得起但开不起"的尴尬局面。
从更深层次这个项目反映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向市场化方向转型。政府不再包揽一切,而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但如何在保障企业合理收益的更好维护公众利益,仍需要进一步探索。
值得注意的是,该项目已纳入山西省高速公路网规划。这意味着无论是否采用特许经营模式,这条高速都将建设。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建得更好、运营更优。
放眼全球,特许经营模式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比如法国的高速公路网络就主要依靠特许经营建设完成。但他们也在不断完善监管机制,确保公共利益不受损害。
专家建议,在特许经营期内,政府应加强监管,确保道路养护质量和服务水平。可以探索建立弹性收费机制,根据实际车流量和收益状况适时调整收费标准。
30年的收费期限,是否意味着要让三代人都为一条路"买单"?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发表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