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时报》提议乌克兰“以土地换和平”,选妥协还是踏入陷阱?

欣史调 2025-02-10 02:21:12

2月9日,《亚洲时报》发表争议性观点,呼吁乌克兰放弃顿涅茨克、卢甘斯克、赫尔松及扎波罗热的部分领土,并撤出库尔斯克,作为与俄罗斯达成和平协议的基础。

从2025年初以来的战况看,俄乌双方仍处于僵持状态。乌克兰虽在1月对俄境内军事设施发动了“规模最大的打击”,但俄军的报复性袭击也持续升级。与此同时,美国特朗普政府近期频繁释放推动和谈的信号,计划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提出一份“冻结冲突”的和平协议,允许俄方控制区维持现状,同时为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这一动向与《亚洲时报》的提议不谋而合,均暗示乌克兰需通过领土让步换取停火。

泽连斯基虽表态“愿与俄方谈判”,但前提是俄军必须退至2022年边界。然而,俄方立场强硬,坚持要求乌克兰承认乌东四州及克里米亚归属俄罗斯,并成为“无核中立国”。双方的核心矛盾难以调和,而美国的施压可能迫使乌克兰软化立场。美国甚至威胁对俄实施高额关税,以迫使俄方重返谈判桌,这进一步压缩了乌克兰的战略选择空间。

现在围绕这个领土让步的争议,主要是泽连斯基要选择短期止损还是长期隐患。《亚洲时报》的提议本质是让乌克兰接受失败事实,若泽连斯基接受这一方案,虽可能暂时停火,但将面临三重风险。一是可能削弱乌克兰国内支持,并引发反弹。二是俄方会得寸进尺,并将让步视为进一步施压的契机。三是乌克兰若被迫妥协,可能动摇欧洲盟友对其长期支持的信心。

对乌克兰而言,接受领土割让或意味着“生存权”的妥协,对于俄方则是巩固扩张成果的契机。而对美国,推动和谈既可缓解经济制裁负担,也可重塑“外交成绩”。然而,这种“和平”是否公正?若强权逻辑主导谈判,国际秩序或将陷入更深的丛林法则。

0 阅读:0
欣史调

欣史调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