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双盲机制,很多专门做考公的博主已经讲的足够清晰了,这个机制的细节部分也很详尽。
所谓双盲,就是考生和考官都“盲”。考生不知道自己进入哪个考场面试,考官也不知道自己进入哪个考场去面试考生。
而且考场内,哪怕是候场阶段,对于考生的纪律要求也很严格,所以基本上不存在可操作的空间了。
所谓的“黑幕”,大多数是很多人鼓吹出来的。
当然,双盲机制目前也不是所有的公务员考试都应用。
一般来说,具有公务员公开招录资格的,只有市级以上(不含市)的公务员组织机构,也就是说,如果你报考的是狭义上的公务员,也就是公务员编制,那恭喜你,基本沿用的都是双盲机制。因为在省一级的公务员考试里,双盲机制是标准配置,公平性拉满。
当然,有两个例外。一个是广义上的公务员,很多人不理解公务员考试,经常会把事业编制甚至是一切由体制内单位开展的招录和考试,都列入到公务员考试的范畴。
严格意义来说,这是不准确的。但都这么说,就有了广义上的公务员考试。也就是说,现在公考和考公的范畴,实际上不仅仅是公务员编制,而是所有依靠财政供养人员的准入考试都列入在内。
这第一个例外,就是还没有普及双盲机制的地市级招录事业单位人员时。只能说没有普及,但是大多数地区的操作,因为需要接受相关监督等,所以也相对比较规范了。但是不可避免,有的组织程序没有那么严密。
第二个例外是省级以上的,比如国考里的更高层次单位的公务员招录。这一级别招录,在面试里需要有考官资格的人员参加,但没有要求考官来自于外单位或者外部门。
所以经常会出现的是,考官来自于本单位,且有招录岗位的相关司局领导。但从中央单位的人才选用要求来说,一般对于选人标准更高,成绩只是其中一个很小的方面,主要是看人。毕竟层次相对较高,天然的公平性也能够显现出来。
除了这个之外,想单独说说面试。很多考生理不清楚的就是笔试和面试的关系。如果从备考的角度来说,我建议大家有这样一个思维,就是笔试只是一张入场券,进入面试阶段,一切又都是从零开始了。很多考生要么沉醉于上一阶段的好成绩,要么对上一阶段没有取得好成绩而感到懊悔,无论哪一种都会极大影响在面试阶段的发挥。
火烧的寂寞
正规的公务员考试很难有所谓的关系起作用。每个考官都是抽签决定自己的考室,考生也是抽签决定自己所在的考室。如果说关系有用,那这个关系得涉及到一大半的考官才能一半的机会。能有这个能量的也不用去考试了。人家有一百种方法曲线进去。
新都区海云装饰材料加工厂
面试 没有关系进不到
转角撞到墙 回复 06-01 09:25
考不上就觉得别人靠关系咯
新都区海云装饰材料加工厂 回复 05-05 06:52
你懂⚽️
husbea
我觉得面试就是多余的,口才和应变能力是日益月累的,不能单独死板硬套的一套答问就能体现出来的
用户13xxx63
衙门八字开无钱免向前,无论你怎么考多及格面试一关你肯定过不了
自言自语 回复 05-23 19:39
看来你很多年没出村口了。
用户10xxx66
!...
四大令
在说什么?
布偶喵 回复 04-27 01:24
说的是难有黑幕,面试也是公平的
用户12xxx36
不可能百分百公平 但是会相对比较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