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唯有两种人,可以不必去读《红楼梦》

心言聊历史 2024-09-25 21:34:40

清代作家曹雪芹历时10年创作,为世人留下了《红楼梦》前80回稿子。其中的精彩远远不止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服饰饮食、建筑园林,还有隐藏在里面,让人们挖掘不尽的亘古不变的人情与人性,让它成为了无数国人的精神家园,“红学”的形成足可以证明。

《红楼梦》以它卓越的文学魅力成为了国民经典,只可惜,书未成,作者便泪尽而逝,红楼一梦,却是人间无数。

曹雪芹的祖上很早就入了满族正白旗内务府,从他的曾祖父到他的父亲,都在清朝身居要职。据史料记载,康熙五次下南江,有四次都住在他家里,由此可见曹家在当时的富贵荣华和与皇室关系的亲密。

话又说回来,能与皇帝共处一隅,除了是百年望族外,还一定要有文化素养。曹雪芹的祖父就是那个时代有名的藏书家,不但擅长作诗填词,还会写剧本,皇族对此十分青睐。

如此一来,少年时期曹雪芹的生活必然是富贵奢华的。可是,没过几年,他的父亲就出事了,削职抄家为曹家带来了灭顶之灾,眨眼功夫就走向了衰败。

曹雪芹流落北京西郊,过着困苦的生活,那短暂的富贵便成了他一生难以忘怀的印象。

红楼风起,如南柯一梦。

关于曹雪芹的生平,极少有资料保存,从零散的记载,大致也给我们画出了一个轮廓:他能诗、善画、嗜酒、狷傲,他从小喜欢石头,在石头上作画,在石头上写诗,又经历了悲欢离合、世态炎凉,在生活极其囧困时,他开始创作《石头记》(即《红楼梦》),然而佳作未完,却贫病无医,爱子又突然夭折,让曹雪芹伤痛不已,整天泪湿衣襟,不到40岁便泪尽而逝。

他的红楼,是精致而完美的稀世之巢,是用明媚花瓣建起的大观园,是五光十色的荣国府,是数百个奴仆围着少数主子转的显贵大家族。然而,他又摒弃了属于这种氛围的奇奇怪怪的阴谋论和成功学,有的只是对日常生活一茶一饮、一花一草、一诗一画的理解与争辩,这无异于最基础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相比四大名著,《红楼梦》的精妙,不在天上,也不在绿林,更不在战场,而是在我们生活的这个烟火人间。

因为人间,所以爱情会有障碍;因为人间,所以真心会遇误解;因为人间,所以利益会起纷争;因为人间,所以会有许多的未知发生......

自《红楼梦》问世200多年以来,许许多多的人争相阅读它,谈论它,有人因书中的爱情而感动,有人书中的吃食而兴起,还有人因书中的官僚奢华而抨击,总之,有读不完的红梦楼,就有谈不完的曹雪芹,一代又一代的作家、学者对其进行研究、解读。

沪上作家潘向黎是红楼迷,她10岁开始读《红楼梦》,读了上百遍,她说:“世间唯有两种人,可以不必去读《红楼梦》。”

其一,就是认为爱情必定是轻松愉快的人,可不必去看《红楼梦》。

爱情这个字眼,对现实中的人们来说,那就是美好的情感体验。在追寻爱情的过程中,只觉得它是令人兴奋和令人陶醉的,从而忽略了它也可以令人痛苦和令人失望。

宝玉和黛玉之间并非是那种一见倾心的爱情,而是在他们长期相处、共同生活下产生的爱情。这样的爱情本是牢不可摧的,可它却因为两个人不同的人生和际遇走向了悲剧。

生长在贵族之家的宝玉,是家族的厚望,可他却不爱读书,厌恶家庭的束缚,反而喜欢身边众多乖巧的侍女,对她们的出生饱含同情。

而黛玉虽是个柔弱的女子,可她的自尊心极强,才华横溢处免不了表现得骄傲自恋,可那也掩饰不了寄人篱下,骨子里深深的自卑。

众女环绕,宝玉免不了多情;孤芳自赏,黛玉需要一尘不染的爱。

然而,即便宝玉心中只爱她,她也无法真正地轻松快乐。单单一个袭人就藏着暗沉沉的盘算,她看似温柔和顺的外表,其实是包裹着丝绒的拳头。晴雯就更不用说了,她的厉害就像玫瑰的刺,你索性避开了,却还有那明亮活泼的天机,余下的那些人,都各有各的道。

于是在众女子的口中,黛玉不会笑,只会流泪;黛玉不豁达,总喜欢怼人;黛玉不自信,总是自伤身世;黛玉没有情商,只会那两句吟风弄月,然后咄咄相逼。久而久之,整个大观园便都这样认为了。

只有宝玉看到了与他们相反的一面,他看到了黛玉的笑,看到了黛玉的豁达,看到了黛玉的自信,看到了黛玉的高情商,他一如既往地爱她,想跟她结婚,和她一起生活,然而洞房花烛那夜,当他掀起盖头,看到的却是另一张脸。

黛玉走了,宝玉的心也死了。虽然生在富贵之家,也得不到轻松愉快的爱情,更何况世间普通之人呢。

凡男女相遇,便是故事,何谈轻松?

其二,就是一心只想“有用”的人,只为“有用”活着的人,不必来读《红楼梦》。

这话听起来有点绕,“天生我才必有用”,谁不想成为有用之人呢?唯一的解释就只有那个引号,它可能指的是带着成功之心和功利之心的人。

这一类人会嫌弃宝玉成天穿梭于女人中间,胸无大志,会嫌弃黛玉的眼泪解决不了问题,甚至会嫌弃元春回家省亲没有贵妃的样子。

在他们心中,做人就要有自己的理想与志向,就要有解决问题的魄力,就要有“一览众山小”的姿态,这是他们判断“有用”和“无用”的标准。

若真是这样,世间岂不是少了有趣又自由的灵魂?这个世界,也并不需要每个人都来改变它。

在现代文明的社会里,红楼世界的崩塌依然层出不穷,究其原因,仍然是亘古不变的人情与人性。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0 阅读:19

心言聊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