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越南独立后,黎笋集团就开始在越南境内开展大规模的反华行动。与此同时,越南政府开始不断向中越边境地区派驻武装部队,骚扰中国边境军民,企图获得部分中国的领土。面对越南人的不断入侵,中国忍无可忍,最终向越南武装部队发动自卫反击战争。
在解放军进入越南作战的近一个月的时间里,解放军武装部队快攻猛进。在战争爆发之前,中央军委曾策划以50万人的兵力,借道老挝全歼30万越军的战斗计划,以求尽可能消灭越南的有生战斗力量,并占领越南首都,对越南实施毁灭性打击。
当时的这个作战计划在党内、军内经过了长时间的讨论,所有人都在为这场跨国作战行动做准备。但是在1979年2月12日,也就是解放军向越南发动自卫反击作战的一周前,这个作战计划却被取消了,为什么呢?
1976年7月2日,越南宣布独立,越南独立后,越南领导人黎笋带领越南人民开始在境内展开疯狂的“排华”行动,在这样的背景下,中越关系逐渐紧张。当时国际上的苏联和中国关系破裂,苏联便趁此时机和越南交好,企图通过越南扩大苏联在亚洲的势力范围。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ac076031f942daf1f5b1671b14056da.png)
到1978年,中苏两国关系在珍宝岛事件后持续恶化,苏联在中国边境部署了45个师的重兵,其中还包括6个坦克师和3个机械化步兵师。在中蒙边境上,苏联更是部署了先进的战术导弹系统,直接威胁到北京的安全。
同时,越南扩张野心日益显露,到1978年5月,越南在老挝派驻了大批部队,以“援助”的名义实际上控制老挝的军事和政治命脉。
1978年9月,越南又集结重兵向柬埔寨发动全面进攻。美国当时在日本的军事基地也组建了新的战术轰炸中队,他们声称加强在亚洲地区的军事实力是为了遏制苏联在远东地区的扩张,但其实他们当时的做法,也对中国产生了无形的威胁。
鉴于这样的情况,当时中国做了很长时间的战斗准备。1978年10月,越军在中越边境频繁挑衅,挑起多起流血事件。1978年10月25日,越军还突然在广西防城港地区发动袭击,打死打伤多名中国边民和边防战士,中越关系愈发紧张。
1978年12月底,中央军委在北京西郊的一处秘密会议室内召开了为期三天的军事会议。参加这场会议的人员包括解放军总参谋部、作战部、情报部、外事部等多个部门的负责人,还有解放军昆明军区、广州军区的一些重要领导。在这场会议上,主要的议题就是,讨论“如何在不引发大规模国际冲突的情况下,给予越南军事打击”。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925c0ab9b3a2092613f113c15cabd13.png)
关于这个问题,邓公早有一个初步的构思:越南的地形狭长,中国的武装部队可以利用老挝复杂的地形优势,从侧翼突袭越南腹地。这样可以直接打到越南中间,能够更好的对越南进行打击。
参会人员们对这个想法高度重视,感觉具有一定的可行性,随后进行了更加深入的讨论。
经过反复研究和论证,一个代号“闪电”的作战计划诞生了。该作战计划的核心是,解放军需要借助老挝丰沙里省路线,由解放军第50军和第54军两个主力军从侧翼突入越南腹地。进而直接对越南中部的重要城市进行打击,这样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对越南的武装部队造成打击。
解放军50军和54军是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的老牌劲旅,具有丰富的作战经验,按照计划预想,50军和54军将在穿越老挝后直接穿插至越南奠边府地区。这样就可以切断越军的南北交通线,配合正面突击的部队,形成合围之势。
当时我解放军作战参谋团队共在老挝境内规划了3条主要的穿插路线,一条是北线,我军从云南省动勐拉附近出发,经老挝丰沙里省北部,直接进入越南腹地;另一条是中线,我军从勐拉以南50公里处穿越边境,经过芒新地区进入越南;最后一条是南线,我军从勐拉以南100公里处出发,经过芒赛地区进入越南。
我军并未选定一条固定的穿插路线,所以在战前准备时对三条路线都进行了详细勘察,每一条都制定了详细的机动计划和应对方案。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b1a584d4a68ff9e41f79831d662ceeb.png)
为了确保计划的顺利进行,我解放军总参谋部专门抽调100名解放军特种兵,组成10个小组,计划在主力行动前48小时渗透到预定区域。特种小组的主要任务是破坏越军的通信设施干扰其指挥系统,并为主力部队指引穿插路线。对特种部队的运用,是整个作战计划中最具有创新性的。
当时大家都已经认定了“闪电”计划为中国对越南自卫反击作战的唯一作战计划,所有的备战措施也是根据这一计划来准备的。
到1979年1月,昆明军区副司令员查玉昇被任命为穿插部队的总指挥,负责带领50军和54军两支部队穿过老挝直插越南。查玉昇战斗经验丰富,对山地穿插作战颇有研究。
接到任命消息后,查玉昇立即带领50军军长张志礼和54军军长韩怀智前往中老边境地区进行实地勘察。经过一周的秘密勘察活动后,他们对老挝地区的地形地貌、可能的穿插路线以及越军在该地区的兵力部署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
经调查后,查玉昇发现,越军安排在老挝境内的部队主要是守备部队,防御战线比较长,这对于解放军的穿插行动并不适合。但是,越军在老挝的部队战斗力并不强,所以查玉昇认为解放军的这个穿插计划还是很有可行性的,这更加坚定了我军实施穿插计划的信心。
为了确保我军作战的隐蔽性,中国人民解放军作战总参谋部还专门制定了一套严密的部队调动计划,以确保部队能够按时、高效的到达指定地点。
按照计划,我解放军第50军和第54军的调动被伪装成例行的冬季训练,部队的战士们全部都在夜间行军,白天隐蔽,这样能最大程度降低被发现的风险,确保行动的秘密进行和进攻的突然性。同时,总参谋部还建议,解放军其他部队可以在中越边境地区有意制造出重兵集结的假象,从而吸引越军的注意力,减少前线调动被发现的可能性。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1ee61a2bd14d6960273882206deb77d.png)
当时我军为了确保穿插部队的补给,昆明军区还专门组建了一支负责后勤保障的队伍。这支队伍由3000多名运输兵和工兵组成,负责在丛林中开辟补给线路。同时,还储备了足够支撑两个月作战的弹药和给养。
同时,我解放军穿插部队还配备了专门改装的装甲车。这些装甲车经过特殊改装,增加了防地雷装置和丛林穿越能力,还为每个营级单位配备了美制电台的仿制品,这种电台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可以确保在复杂地形中保持通信畅通。
1979年1月18日,解放军穿插部队完成所有战前准备工作,蓄势待发。
那时全军有不少人都非常期待这次穿插计划的顺利实施,一旦实施成功,我军能够对越南形成南北夹击之势,再调头南下,一旦我解放军50万人的部队从老挝那边杀进越南的中心地带,再一刀切断越南南北的交通线,就可以把驻扎在越北的30万人的精锐部队全部消灭。
解放军50军和54军的主力部队当时已经秘密集结到预定位置,只等着最后的进攻命令了。按照“闪电”计划,这两个军将在接到命令后的48小时内完成穿插,切断越军的交通线。
但就在这个精心准备的计划在即将实施前夕,1979年1月19日,中央军委召开了一场特别会议,经过6小时讨论后,最终决定取消“闪电”计划。得知北京传来的消息后,尽管当时人们对中央的这一决定都感到非常意外,但军令如山,各部队只能按照新的作战方案调整部署。
在那场持续6小时的会议上,各位领导究竟出于哪些原因决定放弃借道老挝灭掉30万越军的呢?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37d0ca2254da0806a5056563016769d.png)
后经相关资料披露,当时我方领导层首先考虑到国际关系层面的影响。1979年1月18日,中国驻美大使馆收到了来自美国国务院的一份备忘录。备忘录指出,美方通过卫星侦察发现了中国军队在老挝边境的异常调动。美方委婉表示,如果中国军队进入老挝境内,可能会影响中美两国正在改善的关系。同时,日本外务省也通过外交渠道表达了类似担忧。
其次考虑到的是苏联和老挝关系当时正在改善,中方担心老挝背叛。不仅如此,解放军部队在军事技术层面,也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气象部门预测,1979年2月初,老挝北部地区将出现连续性降雨,这将严重影响穿插部队的机动能力。
同时,我方认为,如果通过老挝对越南实施包围作战,虽然可能取得重大军事胜利,但也可能导致整个越南地区局势失控。这不仅会给苏联干预提供借口,还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国际冲突。这样就违反了我国对越自卫反击战惩戒的初衷,最后经综合考虑后,中国决定取消“闪电”计划。
正因如此,在1979年解放军向越军发动自卫反击作战时,才会选择战线更长的“平推”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