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与药方,医心与医人,一个道理

闲闲投资 2024-08-29 21:56:31

著名作家王朔曾经有一段言论,那就是“但凡儒家有道理,中国不会百年积弱。”并且,以他那雄辩的口才,折服无数网民,引来了广泛转载。

这话肯定有问题,根本原因在于思想是为人服务的,人是活的,思想是“死的”。我不是说“思想”不会发展,是想表达的意思是,对于人类来说,“思想”不过是用来使用的工具而已。如果阁下遇到问题,你只顾埋怨工具,而不在自身上找原因,显然是舍本逐末,这才是我想要表达的思想核心。

另外,未曾看到中国因“百年积弱”的问题,王朔去指责大清朝,而一味地将“屎盆子”扣在了儒家的头上,这才是称奇的地方。盖因王朔为满族人,不肯直面大清统治者自身问题。

倘若单纯从学术上来论证的话,2000多年的帝制,并非是“独尊儒术”,而是行使的“儒表法里”这一套。只顾骂儒家,法家偷着乐了。

今天之所以突然想讨论这一段公案,是多年养生猛然有所得,撞开了一扇大门。思想其实跟药方一样,你不要奢望它是万能的,如果你寄希望它是万能的,肯定是自身出了问题。

现身说法,更具有说服力。

多年来,总是觉得身体状态不佳,精力不够充沛,中原人在岭南,湿气重是重要原因。早期主要采取辟谷、暴晒等策略来应对,进入壬寅、癸卯年后,天气多雨,于是乎不得已改为用中药调理。

2022壬寅年尤甚,已经不是单纯精力不足问题,腹胀得太厉害。

于是乎,就开始使用一些健脾的药,呈现出的效果是,用药时腹胀问题消失,不用时,腹胀问题复发。

彼时的心境非常糟糕,开口大骂这些丸药生产商是大骗子,只顾着赚钱,让病人产生依赖。现在想想,这跟王朔大骂儒家又有什么区别呢?

药方与思想一样,都是工具,问题不能彻底解决,你不能说工具有问题。

之所以有了这样的认知,是因为逐步对病理有了更深的理解。

到了2022年下半年,开始翻动了一下《伤寒论》,突然有所觉悟,湿寒不去,单纯用健脾药自然就不可能彻底解决。就好比,锅漏了,你只懂得加水,根本无济于事。

接下来的路径就非常清晰了,先去湿寒,然后再用中药调理,效果自然就事半功倍。

倘若事情到此就全部解决了,并不足以让人产生更大的冲击感,也不会有今天的心得。

当祛除湿寒后,进一步的调理,效果虽然是立竿见影。但,时日稍久,就会发现“病根”好像没有根除,迫不得已仍需要继续调理。

倘若按照王朔的思维,到这个时候,我岂不是要大骂医圣张仲景徒有虚名?

凡事要在自身上找原因,方能找到突破口,思想和药方都是工具,关键是在人如何应对。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早在10几年前,我买过两本医书,一本是《黄帝内经》,一本是《医林改错》。买《黄帝内经》的目的是为了养生,并且多年受益匪浅。至于《医林改错》基本上没有翻动过,之所以购买,只因老道米晶子重点点到过它。

2023年来,无意间翻动了一下,2024年来,才加以重视。清代医学大家王清任被誉为“化瘀第一人”,活血化瘀的几个著名方子都记载在了《医林改错》里面。

醍醐灌顶,光祛湿驱寒,依然不够,脏腑中的瘀血积久不化,自然难以调理好长期脾虚的问题。照此用药,迎刃而解。

思想和药方一样,一个思想不能让你解决问题的时候,你不能骂思想;一个药方不能治病的时候,你不能骂药方。

0 阅读:2

闲闲投资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