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戏精皇帝:李忱如何用36年的演技赢得天下?

九月读书 2024-06-15 21:16:51

在唐朝289年的历史当中,一共经历了21位皇帝,其中有一位最特殊的皇帝,他不是靠父亲的荫庇登上皇位,也不是靠自己的能力登上皇位,而是靠演技。他是唐朝头号戏精,靠装疯卖傻登上皇位,最后却成了一代明君。

他是唐朝的头号戏精,靠装疯卖傻登上皇位,最后却成一代明君。

俗话说,“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演一个傻子并不难,难的是日日夜夜都在扮演角色,而且一演就是36年,只为让别人相信他真的是一个傻子,这就很难得。这位兢兢业业的演员就是今天的主角,唐朝影帝唐宣宗李忱。

装疯卖傻情有可原

李忱,原名李怡,是唐宪宗的第十三子。虽然他生来就和皇位无缘,但毕竟是皇帝的亲儿子,也算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天潢贵胄,幼年的生活怎么也可以用幸福来形容吧。错!我们的主角,虽然贵为皇子,却一点都不受皇帝的待见,进而这位皇子也没有受到他的兄弟的喜爱,甚至连皇宫中的太监、宫女对这位都敬而远之,无他,因为李忱的亲生母亲地位太低下了。

李忱的生母郑氏原本是镇海节度使李锜的侍妾。在李锜叛乱失败后,郑氏作为叛臣家属被收入宫中,成为了唐宪宗宠爱的郭贵妃的侍女。一次偶然的机会,醉酒的唐宪宗临幸了郑氏,这才生下了李忱。

对于皇帝而言,李忱只是自己一时醉酒的产物,所以并不受皇帝的喜爱。

在众多皇子中,他是最不起眼的那个,因为身份的原因,总是和其他皇子格格不入。李忱经常一个人在角落里发呆,看着憨憨的,因此其他皇子总是取笑他像个傻子,就连宫里地位最底下的太监和宫女都瞧不起他!

尽管如此,唐穆宗也就是唐宣宗李忱的哥哥,在位期间册封其为光王。

在宫廷斗争中生存并寻找机会。

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做皇帝的皇子不是好儿子”,作为皇帝的儿子,年幼的李忱对于那个高高在上的老爹,除了陌生之外,更多的是崇拜和向往:若是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像那个便宜老爹一样,坐在金灿灿的龙椅上,气吞山河、挥斥方遒,那该是一件多么令人激动的事啊!

对于其他皇子而言,这样的理想也许并不遥远;但对于李忱而言,无异于是痴人说梦罢了。不仅是因为自己那卑微的出身,还有众多皇子的嘲笑和排挤。

一次,唐文宗李昂宴请诸王, 众位皇子在宴席之上觥筹交错,唯有李忱在宴会中不言不语,一人坐在角落发呆。看到此情景,唐文宗便指着李忱说:“谁能让皇叔开口说话,朕重重有赏。众人随即一哄而上,想尽各种办法戏弄李忱,试图引他开口,但李忱依然保持沉默,面色丝毫不改,始终是一副逆来顺受的样子。

逐渐的,众多皇子对于这位“皇叔”的性格有了了解,并以“光叔”来戏称这位沉默寡言的皇室宗亲。

如果说亲族之间对于自己的嘲笑是让自己沉默寡言的直接诱因,那么接下来的宫廷争斗才是让李忱选择将装疯卖傻进行到底的真正原因。

自从安史之乱后,大唐已经不复当年的强盛:社会混乱、经济衰退、国力锐减、农民起义频发,还有藩镇割据。更更更重要的是,朝廷中,因为平叛安史之乱有功,而受到重要的宦官,随着时件的发酵,势力越来越大,甚至已经到了可以左右朝政、更换皇帝的地步。

公元820年,李忱的便宜老爹唐宪宗被宦官陈弘志等人谋杀,享年43

公元824年,唐穆宗因为纵情享乐,并服用过量金丹而病重,最终驾鹤西游,享年29岁。

公元826年,唐敬宗被宦官刘克明等人谋杀,享年18岁。

公元840年,唐文宗因受到宦官势力的牵制,无法改革强国,最终因抑郁成疾而驾崩,享年33岁。

看看以上几任皇帝,最年轻的不过18,最年长的也才43岁,就这样早早的结束了自己美好的生命。所以,在李忱看来,在这样一个黑暗、混乱的宫廷之中做皇帝,风险是相当高的。自己可不想成为宫廷争斗的牺牲品,“皇位诚可贵,生命价更高啊!”所以,李忱选择了装疯卖傻,以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帝王的试探

尽管在缺乏娱乐项目的唐朝,李忱的演技堪称是影帝级别,但他过于谨小慎微的表演,还是露出了破绽,并没有人心所关注。那个人就是唐武宗李炎。

公元840年,唐文宗病重,宦官仇士良矫诏拥立李炎为皇太弟,随后继位成为皇帝。可以这么说,如果不是唐武宗在后期沉迷于修道、炼丹,也许唐朝在他的手里,可以重现辉煌。

这样一位精明的帝王,自然会格外爱惜自己的帝位,对于身边可能对自己形成威胁的人和事,都会格外细心。尽管李忱在外人眼中是一个行为古怪、言语不多的人,但李炎观察到李忱在某些关键时刻的反应,如在唐文宗的宴会上,尽管众人试图逗笑李忱,他始终保持沉默,这让李炎感到李忱可能并非真正的愚蠢,而是在刻意掩饰自己。

为了验证自己对于李忱的猜想,唐武宗曾多次试探这位人们眼中的“痴呆”皇叔:

在一个冬日的午后,当时大雪纷飞,李忱和诸王一起随武宗李炎外出踏雪。众人在兴尽归来时已是夕阳西下,加上中途休息时设宴畅饮,一个个都有些醉意了。在这个时候,谁也没有注意到,李忱已从马上坠落,落在了冰天雪地中。李炎原本料定李忱不会再回来,但出乎意料的是,第二天一早,侍卫来报,李忱又出现在了十六宅中。这次事件让李炎更加认定李忱有蹊跷。

经过多方试探,让李炎更加认定李忱有蹊跷,决定直接了结了他,以绝后患。

傻人有傻福

都说一个人的命运是天注定的,不会因为有人有意或无心拨动了历史的指针,就偏离应该的轨道,我觉得这句话用在李忱的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经过此前的多番试探,唐武宗李炎确定自己这位族叔,绝对是一个演技一流的老戏骨。为了保证自己皇位的稳固,暗中层多次命人按照各种“意外”,希望可以永绝后患。

意外连二连三的发生在李忱的身上,起初武宗为了不引起皇室众人的注意,所以每次给李忱下绊子都是非常隐蔽的!但是光王总是能逢凶化吉!武宗只好密令太监仇公武带人将李忱五花大绑扔进了后宫的茅坑里,认为这样李忱不可能存活。

其实这个时候的仇公武也有自己的心思:武宗身体不好,李忱又是傻子。一旦武宗归天,他就可以拥立李忱继位,这样就可以控制皇帝,掌控朝廷权利。于是在李忱被扔进粪坑后,仇公武又将他秘密救出。为了躲避追捕,李忱只得削发为僧,被安置在浙江安国寺内,从而暂时脱离了宫廷的纷争。

戏精的反击

公元846年,唐武宗驾崩,以马元贽为首的宦官为了控制朝政,选择拥立了看似痴傻的李忱为帝,即唐宣宗。本以为可以轻松驾驭这位新皇帝的仇公武、马元贽等人,这才发现现实给了他们多么响亮的一记巴掌。

李忱继位后,立即展开了削弱宦官势力的五部曲:

一,杀鸡儆猴:宦官李敬实在遇到宰相不下马时,李忱立即剥夺了他的官服,并让他去做奴隶。这一举动震慑了宦官,使他们不敢再嚣张跋扈。

二,严明法度,限制宦官干政

李忱实行了严厉的法律,严禁身边的人干预朝政。他规定,如果谁敢违法,即便是他的子弟,他也不宽容。宦官作为他身边的人,也受到了这一法律的制约,从而限制了宦官干政。

三,禁止大臣与宦官交往

李忱不允许宦官干政后,担心宦官会与大臣们私下勾结,因此他禁止了宦官与大臣的交往。例如,马元贽和宰相马植来往频繁,结果被李忱罢免了宰相职位,这一举措切断了宦官与大臣的联系,降低了宦官专权的可能性。

四,削弱宦官势力

李忱通过一系列政治手段削弱了宦官的势力。他逐步将一些宦官逐出朝廷,试图减轻他们的势力,并寻找并重用了一些有政治才能的贤臣,尤其是反对宦官干预的官员。这些措施有助于改善朝政,限制了宦官的权力。

五,整顿吏治,恢复皇权

李忱在位期间,还推动了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鼓励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承,试图提高国家的文化水平。他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维护国家的安全,包括加强边疆防御和军事力量。他试图保卫国家免受外部威胁,并在对内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限制了宦官的权力,改革了考试制度,促进了唐代文化的繁荣。

终通不过命运

只不过像唐宣宗这样的明君,依然逃不开对长生不老的贪恋,以至于最后服用金丹过量而送了命。

他的晚年却因过度服用丹药,导致健康恶化,最终在公元859年去世,享年50岁。

在唐朝的辉煌与动荡之中,唐宣宗李忱以其非凡的忍耐与智慧,书写了一段传奇的帝王之路。他的人生仿佛一场精心编排的戏剧,从被嘲笑的傻子到权谋的皇位争夺者,再到最终的明君,李忱用他的演技和策略,在宫廷斗争的漩涡中存活并最终胜出。尽管晚年因追求长生不老而误入歧途,服用丹药过量导致健康恶化,但他的一生仍然是对智慧与勇气的赞颂。

0 阅读:10

九月读书

简介:用心读懂每一本心仪的书,分享写作带来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