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1年,即将过自己38周岁生日的康熙,跑到了遥远的蒙古墓北草原上,在多伦诺尔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群欢。
参加这次宴会活动的,既有内蒙古的四十九旗王爷,也有漠北的三部汗王,同时,漠西的准格尔也在虎视眈眈的注视着这一区域。
这场历史上有名的多伦会盟,不仅解决了漠北三部汗王之间的矛盾,更是将漠北蒙古拉进了清朝的统治之内。
或许换一种说法更容易理解,那便是外蒙古区域正式纳入了中国的版图。
那么,这场历史上有名的多伦会盟,康熙是如何举办的,他的政治手段在这场会盟当中又有怎样的体现,另外,多伦会盟又是怎样消除北方游牧民族威胁的。
蒙古的基本盘
朱元璋将蒙古人赶回草原之后,蒙古人的内部也出现了分裂,到明末清初之际,蒙古人的分裂基本上有了一个定局。
那便是“三部蒙古分草原”,漠南、漠北、漠西三个部分。
通俗的来讲就是,内蒙古、外蒙古,以及厄鲁特蒙古。
虽说他们都是从昔日的蒙古帝国脱胎而出,是名义上的兄弟,但三方面从来没有明确的成熟关系,争斗时有发生。
当然,与清朝的关系也因地理位置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女真人崛起之际,就与漠南蒙古取得了联系,他们选择向女真人臣服,不仅称臣纳贡,更是在军事上与女真人深度捆绑在一起。
漠南蒙古这一支,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成吉思汗后裔,成吉思汗真正的后裔是漠北蒙古。
也正是基于这份高贵的认知,他们对于女真人持怀疑态度,不想做出臣服的姿态,以玷污黄金家族的名声。
康熙之前,漠北蒙古内部同样经历了分裂,也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势。
在喀尔喀蒙古也就是漠北蒙古的地盘上,从东往西依次是,车臣汗,土谢图汗,扎萨克图汗三个汗部。
这些真正的黄金家族后裔,彼此也并不和睦,时常会出手攻击对方。
从努尔哈赤到皇太极,甚至多尔衮时期,女真人都想把手伸进漠北蒙古的地盘里,但是黄金家族的意志抵御住了这种侵袭,宁肯拿出大量的牛马羊也不愿意低头。
一个良机,摆到了康熙的面前
1661年,年幼的康熙刚刚登上宝座,整个国家还处在权力交接的动荡时期,北部的喀尔喀蒙古却出现了一幕自相残杀的悲剧。
康熙登基后的第2年,处在漠北蒙古西边的扎萨克图汗部发生了一场弑君的谋杀。
扎萨克图汗旺舒客稀里糊涂的死在了自己人的手下,部落由此陷入到了混乱之中,大量的牧民为避灾祸躲到了邻居土谢图汗部。
扎萨克图汗部面对这一糟糕的情况,及时向清廷发出了求救信,但权力争斗正热的清朝没有过多理会漠北蒙古。
只是给出了旺舒客的弟弟成滚担任新汗旨意,并要求土谢图汗归还人家的牧民。
可是土谢图汗并没有归还人口的打算,就这样一直霸占着,直到漠北蒙古迎来了真正的敌人,漠西蒙古的准格尔汗国。
准格尔在1683年完成了厄鲁特蒙古的统一,实力大增,使它有了恢复蒙古帝国的野心。
眼看漠北蒙古内部出现了纷争,准格尔便假借帮助扎萨克汗的名义,拉拢其向土谢图汗报仇。
没成想准格尔的声明,竟然把土谢图汗吓住了,提前对扎萨克图汗沙喇和准格尔的弟弟痛下杀手,一下子给予了准格尔干预的真正借口。
1688年,准格尔的3万骑兵出现在了漠北草原之上,土谢图汗自然不是准葛尔的对手,被打得仓惶出逃,一路向南,向清朝求救。
准格尔并非善男信女,他的背后站着俄国人,在俄国人的怂恿之下,于北部边疆为清朝增加了不少的麻烦。
这就使得清朝与沙俄尼布楚谈判出现了变局,损失了不少领土。
而此时的清朝刚刚经历了三番之乱和收复台湾之战,国力正在快速恢复当中,还没有足够的力量应对北部边疆的变故。
准格尔也是瞅准了这一时机,在拿下土谢图汗之后,转身对扎萨克和车臣汗国发起了攻击。
漠北草原一时陷入到了混乱之中,漠北蒙古三部纷纷向清朝求援。
眼见国力恢复以及时机的到来,康熙果断出手,御驾亲征准格尔。
10万八旗军在乌兰布通与准格尔进行了决战,戈尔丹从准格尔汗国带来的3万骑兵,全部葬送在了乌兰布通的战场上。
清朝在漠南漠北的呼声达到了顶峰,康熙的政治手段也在这一过程当中有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多伦会盟的好处
趁着决战胜利之威,康熙在多伦诺尔召开了漠南、漠北蒙古全体会议,与会的人员包括了早已臣服的漠南蒙古49期王爷、王公,还包括向康熙求援的漠北蒙古三部。
在远离京城八百里之外的多伦诺尔,康熙一点也不担忧自己的安全,毕竟,在这里的是整个大清帝国的优秀士兵。
1万名骑兵和1200名步卒把康熙的大营团团围住,使得各部蒙古不敢蠢蠢欲动,更是震慑住了准格尔与沙俄。
本就平坦的十三里滩草原被康熙的兵丁、武器塞得满满当当,各种火炮、火器一应俱全,全部展示在漠北蒙古人的面前。
这种心理上的冲击,早已经击垮了漠北蒙古高傲的意志,使得他们在主观上向康熙低头不少。
只是进行静态展示还不够,康熙还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骑兵、步兵,以及火枪、火炮营,声势浩大的从蒙古人面前走过,彻底将他们心里最后一点侥幸碾碎。
有了视觉上的冲击之后,康熙接下来办的事就比较容易了。
他首先要求土谢图汗对于杀害扎萨可汗的事情进行认罪,光口头认罪还不行,必须写下认罪书,并当着全蒙古贵族的面高声朗读。
其次,扶正了已经死了的扎萨克汗的弟弟为新的汗王。
最后,则是从根本上消除了漠北蒙古独立的依据,不仅把旧有的诺颜等称号摒弃,还将喀尔喀蒙古按照漠南蒙古的编制进行编旗,形成了盟旗制度。
正式将它们按照清朝内部地方进行管理,基本如同内地省份一样。
另外,为了加强喀尔喀蒙古对清朝的认同感,康熙还将三部的贵族封王封爵,让他们既享受臣子的权利,也要明白臣子的责任。
在恩威并施的举措之下,漠北蒙古不论是从地理位置,还是从行政体制上,彻底融入进了清朝的统治。
这个在中国封建历史上,对中原王朝造成巨大影响的北方少数民族,在康熙的手中终于得到了彻底的解决。
多伦会盟的意义,在此刻被历史牢牢的记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