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常听老人说:“养儿莫养三,养三没有家”,是什么意思呢?

清风挽明月 2024-07-20 04:41:19

在农村生活,时常听到一些老人在说:“养儿莫养三,养三没有家”。初初听见这句话,没有搞懂是什么意思,摸不着头脑。可在村里老人们的讲述中,却蕴含着一个个令人深思的故事。

初生村的李大爷,年轻的时候那可是一把种地的好手,和老伴辛辛苦苦拉扯大了三个儿子。为了供孩子们读书、成家,老两口省吃俭用,没日没夜地在田地里劳作。

大儿子还算争气,考上了大学,毕业后在城里找了份不错的工作,娶了媳妇,安了家。刚开始的时候,大儿子还经常回来看望老两口,给他们带些城里的稀罕东西。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儿子工作越来越忙,回家的次数也越来越少。

二儿子呢,没读多少书,就在附近的镇上打工。虽说离得近,可二儿子娶的媳妇厉害,总是嫌弃李大爷老两口没本事,帮衬不了他们。二儿子耳根子软,渐渐地也和老两口疏远了。

小儿子从小被宠着长大,性格有些任性。长大后也没个正经工作,整天游手好闲。到了结婚的年纪,老两口为了给他娶媳妇,几乎花光了所有的积蓄,还借了不少外债。可小儿子结婚后,媳妇管得严,小儿子也很少关心老两口的生活。

李大爷和老伴年纪越来越大,身体也越来越差。有一次,李大爷不小心摔了一跤,躺在床上动不了。老伴去叫三个儿子回来商量怎么照顾李大爷,结果大儿子说工作忙走不开,二儿子说媳妇不让管,小儿子更是直接说没钱。

无奈之下,老伴只能一个人照顾李大爷。可她自己也是年老体弱,力不从心。看着曾经满心期待能给自己养老送终的三个儿子如今这般冷漠,李大爷老两口心里别提多难受了。

村里的人都为李大爷感到惋惜,纷纷感叹那句谚语真应验了。养了三个儿子,到头来却没有一个能依靠的,连个温暖的家都没有。

再说说秦守村的王奶奶,她也有三个儿子。王奶奶年轻的时候对三个儿子那是一视同仁,疼爱有加。可三个儿子长大后,却因为分家的事情闹得不可开交。

大儿子觉得自己出力最多,应该多分点家产;二儿子觉得自己最孝顺,也应该多分;小儿子则觉得两个哥哥都成家了,自己还没成家,应该多照顾自己。三兄弟吵得脸红脖子粗,最后甚至大打出手。

王奶奶看着三个儿子为了钱财反目成仇,心里像刀割一样。从那以后,三个儿子谁也不理谁,对王奶奶的生活也不管不顾。王奶奶一个人住在破旧的老房子里,孤孤单单,生病了也没人照顾。

这些故事在农村并不少见,“养儿别养三,养三没有家”这句谚语,反映的不仅仅是个别家庭的不幸,更是一种社会现象。其实,古人说的“三”并不是指三个儿子,而是多个,儿子多了老来养老都难,甚至可能没有家了,没有一点做父母的尊严。

客观来讲,子女孝不孝顺,还是与家庭教育息息相关。远房堂叔弟兄8人,可是对堂爷爷奶奶就十分孝敬,都抢着伺候,老夫妻80多岁才去世,没有受到一丝恶待,不仅仅是儿子有孝心,媳妇也很照顾老人。

农村有这么句话,十分在理。父母是儿子们的一面镜子,父母对爷爷奶奶孝顺,子女差也差不到哪里去,“麻布口袋,一代还一代”,对于不赡养父母的人,应该好好反思,自己老了之后子女会不会一样对待自己。

0 阅读:1
清风挽明月

清风挽明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