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人才之谜:蜀汉本人才济济,后期为何却出现无大将可用的困境

楚风文史 2024-06-14 00:50:58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妍妍

编辑|妍妍

前言

蜀汉,曾经在三国时期以其人才济济而闻名,英勇善战的将领和足智多谋的谋士们让这片土地焕发出耀眼的光芒。

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到了后期,蜀汉却陷入了“无大将可用”的困境。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曾经群英荟萃的蜀汉,为何会在关键时刻显得后继乏人?是人才凋零,还是另有隐情?

扶摇直上的蜀汉王朝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各路豪杰鼎立争雄。而在这乱世之中,有一个特殊的地方,却独树一帜,成为了相对稳定的一隅。

这片被誉为"天府之国"的益州沃野千里,不仅自身经济发达,粮食储备充足,更是汇聚了无数英雄豪杰,成为刘备建立蜀汉王朝的重要根基。

刘备虽出身微寒,却有着超人的气魄和宽广的胸襟。他善于结交賢能,先后联合了关羽、张飞、诸葛亮等一批能臣勇将,共同战胜了曹操、刘璋等强敌,在乱世中扶摇直上,建立了一方王国。

在刘备的勘察中,益州这块沃土不仅人口众多,更是蕴含着无尽的人才资源,成为他得天独厚的资源库。

诸葛亮:蜀汉最大的财富

而承担起这片王国重任的,正是刘备的智囊诸葛亮。这位被誉为"孔明"的奇才,不仅精通兵法、谋略,更有着卓越的执政才能。

在刘备的诚意邀请下,诸葛亮毅然放下隐居,出山辅佐刘备,成为了蜀汉王朝的柱石。

诸葛亮出身寒微,却有着非凡的才华和理想抱负。他心怀报国之志,致力于建立一个公正、富强的王朝。

在治理蜀汉的过程中,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才能,先是帮助刘备夺得益州,巩固了王朝的根基,随后又主导了一系列政策改革,大大提升了蜀汉的军事和经济实力。

在诸葛亮的谋划下,蜀汉王朝迅速崛起,在短短几十年内,从一个弱小的割据政权,成长为与曹魏、东吴齐肩而立的主要诸侯国。

这背后的关键,正是诸葛亮大量挖掘和培养人才的成果。正如刘备所言,"此须大家共济,非一人之力所能办也。"而诸葛亮正是蜀汉最强大的财富和动力。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

然而,好景不长。仅在诸葛亮去世后的几十年内,蜀汉却陷入了人才枯竭的困境。这个曾经人才济济的王朝,竟然出现了"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窘境。这究竟是怎样一种悲剧性的逆转?

这一切的根源,还要追溯到刘备和诸葛亮在用人上的一些失误。虽然刘备以"仁义"著称,但在实际治理中,他似乎过于小心谨慎,对身边的人才采取了"君强臣弱"的策略。

他压制了益州本土势力,同时也限制了荆州派的权力伸展,导致两大集团内耗不断,人才得不到应有的发挥。

比如当年刘备委派诸葛亮守荆州时,就选中了刚愎自用的关羽,忽视了其致命缺点,最终导致了荆州的丧失。

再比如,在马谡守街亭一役中,诸葛亮任用这位年轻有为的将领,却没有得到荆州派将领的全力配合,最终孤立无援,仓惶而死。

这些人才的相继陨落,给蜀汉的战略造成了致命打击。诸葛亮虽然在用人方面也有些错漏,但他毕竟是个有远见的大政治家。

他深知靠一己之力难以支撑起蜀汉的未来,所以在最后时期,他发出了悲切的呼吁:"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可见,人才的断层对蜀汉来说,已成了一个迫在眉睫的危机。

"蜀汉遗祸":刘备的"君强臣弱"

要理解蜀汉后期出现人才枯竭的原因,就不得不深究刘备的用人政策。作为一个开国君主,刘备虽然谋略高超,却在用人方面显露出了一些弊端。

首先是对益州本土势力的打压。作为一个外来者,刘备对益州的本土豪强存在一定的不信任感。他担心这些势力会效仿曾经的刘璋,对自己构成威胁,于是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以限制。

比如大肆重用随自己入蜀的荆州派,同时借助法正等人物,以严刑峻法打压益州本土豪强。而对于代表益州本土势力的孟达、李严等人,则又不断限制,甚至将其派往外地作为炮灰。

这种对内外势力交替打压的做法,导致益州本土人才难以真正振兴。其次是对荆州派的削弱。

作为刘备的老部下,诸如关羽、张飞等荆州派的重量级人物,本应成为蜀汉的中坚力量。但刘备似乎对他们有所忌惮,宁可让荆州失守,也不愿意全力支持关羽。

在关羽发起襄樊之战后,刘备甚至没有努力增援,任由其兵败身亡。这不仅失去了这位勇猛的将领,也让荆州永久沦陷,给蜀汉王朝带来沉重打击。

此后,刘备又将张飞调回成都,任命年轻的魏延为汉中太守,用此来抑制荆州派的势力。

这种"君强臣弱"的用人政策,一方面限制了老臣的权力,另一方面又无法培养出真正出色的新人。在这种夹缝中,蜀汉的人才逐渐内耗枯竭,直至后期人才奇缺的尴尬局面。

正如有学者所言:"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

挥泪斩马谡

在蜀汉人才断层的过程中,有两个关键事件值得重点关注。首先是诸葛亮任用马谡镇守街亭一役。

马谡出身于荆州本地名门,才华出众,深受刘备赏识,被视为蜀汉新生代人才的代表。但在街亭之战中,他最终孤立无援,战败陨落。

出现这种结果的一个重要原因,正是刘备"君强臣弱"的用人策略造成的。刘备一方面压制了老臣关羽等人的权势,另一方面却又不放心将重要任务交给年轻人。

这就造成了一种尴尬的局面:马谡虽然被重用,却难以获得荆州派元老的真心支持。

当街亭之战来临时,作为马谡副将的王平,就只是敷衍配合,而老将魏延等人更是冷眼旁观,并没有给予应有的支援。在这种孤立无援的情况下,马谡自然难以取得胜利。

诸葛亮虽然明知马谡才能出众,但还是不得不作出惨痛的决定:"挥泪斩马谡"。这不仅成为了诸葛亮用人上的痛苦回忆,更是蜀汉年轻一代人才受到打压,难以成长的缩影。

"势在必行"的姜维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关键人物,就是姜维。姜维是蜀汉后期的一代军事奇才,因其在凉州一役中的辉煌战绩,而被诸葛亮高度重用,作为攻占凉州的关键力量。

但姜维作为一个外来者,却面临着融入内部派系的困难。作为魏国投降将领,他一方面难获益州本土势力的信任,另一方面也无法真正融入荆州派的核心圈层。

在诸葛亮死后,姜维虽然被冠以"辅政大臣"的高位,却始终未能进入蜀汉的核心决策层。他一直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只能在军事上发挥才能,在朝堂上无法真正施展。

这种处境,与刘备、诸葛亮先前对内外势力的打压政策密切相关。由于益州本土人才无法茁壮成长,而荆州派又逐渐式微,蜀汉最终只能依赖这样一个既非内部人,又难以得到真心支持的外来人才。

即便如此,姜维仍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数次凉州之战中,他屡创奇功,险些攻下魏国重镇长安,给对方造成沉重打击。

虽然最终未能取得决定性胜利,但姜维的军事才能,已经成为了蜀汉王朝在艰难周期中的一线希望。

正如诸葛亮所言:"势在必行",即便环境严峻,姜维仍在为蜀汉艰难续命。但这也只是暂时的延续,毕竟蜀汉内部的人才断层,终究无法彻底解决。

"青黄不接"的蜀汉

随着时间的推移,蜀汉的人才问题愈加严峻。在关羽陨落、夷陵之战大败后,一批老将相继离世,如黄权投降、法正、黄忠等相继病故。

而新生代人才如马忠、张嶷等,也难以在朝堂上崭露头角,只能沦为冷板凳。

这种"青黄不接"的局面,不仅体现在数量上,质量上也难以与曹魏、东吴相比。《藏书·武臣传》中指出,三国时期真正称得上大将的,只有周瑜、吕蒙、陆逊、陆抗等人,而蜀汉竟无一人入选。

连关羽、张飞这样的勇将,也只能被归类为"贤将",远不及其他两国的顶尖人物。

究其原因,还是要归结到刘备和诸葛亮的用人策略上。他们既压制了益州本土势力,又限制了荆州派的发展,最终导致蜀汉既无内生动力,也缺乏外来支援。

后期只能将希望寄托在姜维等极少数身外之人,但这远远不足以支撑整个王朝。

相比之下,东吴的人才培养就要成功得多。孙权没有对自己的支持者进行持续打压,而是让淮泗集团和江东势力在一种动态平衡中发展,你争我夺、此消彼长。

这样使得无论是张昭、周瑜,还是吕蒙、陆逊,都能充分施展所长,最终成为顶级人才。

这就是为什么即便是在三国鼎立的时期,东吴也能一直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直到最后仍能对抗曹魏。而蜀汉虽然起初如日中天,但最终还是难逃"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悲剧性命运。

结语

看似人才济济的蜀汉,最终还是沦落至"青黄不接"的困境。刘备和诸葛亮在用人上的一些失误,造就了这个悲剧性的结局。

关羽、马谡等英杰在他们手下先后陨落,未能尽展所长。后来连姜维这样的外来人才,也难以融入并发挥作用。

这究竟启示我们什么?用人之道,当以人才发展为前提,否则恐难成就一番事业。

0 阅读:0

楚风文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